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200-210(第3/16页)

国公那里掳了多少去,布帛、盐等更是不计其数。英国公府想断西边盐道,却先叫赖瑶他们断了他的盐道。

    现在卫国公跟英国公成了对头,再瞧见长岭山卡住平野县通道,心头只觉痛快!

    军队赶路,可比百姓们牵着孩子背着重物拉着车要快得多,百姓能走一个月的路,他们不到七天就赶到了。

    他们抵达京江县城的时候,赖瑶已经率领大军在攻城了,离得老远就听到轰隆隆的投石机落下的巨响,城外摆开黑压压的军阵。

    方稷早就收到消息,已经调备齐物资等着卫国公。

    卫国公虽不苛责底下的兵卒,奈何打了这么多年的只见出不见入的苦仗,又不像沐瑾守着草原那么大的养殖产肉的地儿,底下的兵大多都只能勉强混个温饱,肉食都不多。

    方稷把拉来的食物交给卫国公,又把赖瑶写的亲笔书信交给他。

    赖瑶让卫国公的兵稍作休整,吃饱饭便立即赶奔京江口,修筑防御工事。她拿下京江县后,便会立即去跟他会合。知他带的粮食不多,不必担忧,后勤补给,自有方稷料理。

    卫国公望向那些拉满粮车的粮车,因为不清楚拉的是些什么粮,便不好估数,刚想问就见方稷掏出一份单子给他。

    他展开,便见上面是一份物资清单,其中三分之一是牛羊肉,三分之一是稻米,三分之一是豆、黍等。京城的禁军、南北卫营大军的伙食都没这么好!除了粮食以外,还有煤炭、木炭等物资。

    方稷说:“劳烦派人去跟我核实数目,再签名。”

    卫国公当即把自家小儿子叫到跟前,让他去清点数目,等签收后赶紧给底下的兵将们发下去。

    才十七岁的岚枫“哎”地应了声,接过清单,看得眼睛都直了,问方稷:“都是给我们的?”

    方稷道:“都是。”

    卫国公一脚踹在小儿子身上,催促道:“赶紧去。”

    岚枫“哎”了声,问清楚是找谁清点签后收,一把拉起方稷旁边的主簿,飞奔赶往粮车。

    卫国公打了好几年的苦仗,这两年一直在求粮、求支援的路上挣扎,突然遇到方稷这么送肉送粮,那心情真是……用翻江倒海来形容都不为过。

    卫国公带来的兵卒子们一路急行军赶路,走得脚快要断了,对于前方的战事都只是看了几眼,就坐下抓紧时间歇气,顺便吃点草上带的炒米粒,不时抬眼望向前面那支护卫森严的商队。他们想到身上带的粮食只够吃到明天,心头难免惴惴不安。

    忽然,传讯兵来喊:“各千总营立即派人去领粮。”

    领粮?这是发粮了!这么快就发粮了?一群兵卒子们大喜过望,纷纷站起身,对身旁的人说:“发粮了?”

    千总正在歇脚,清点底下的兵都到齐没有,有没的走散的,便听到说发粮了。当即把手里的兵卒册子名单交给身后的亲卫,大喊声:“来二十个人,跟我去领粮。”

    不过,快断粮了,这会儿有,也很好了。

    千总们带着底下的兵卒到了粮车点,抬眼只看到密密码码的粮车,等走近了才听到牛叫声、羊叫声。这都是从草原赶过来的,京城附近有很多牧草,够养活。

    有脚程快的千总已经领到了粮,牵着牛羊带着兵卒子,喜笑颜开地往回走。他们牵的是草原大黄牛,牛背上驮着粮食袋,身后的兵卒子们还扛有粮食袋和装炭的袋子。

    后面排队的千总见得眼馋,赶紧问:“都是些什么?发的多久的粮?”

    “只是七天的粮,由我们自己带着,后续的粮会直接运到京江口大营。”

    这里跟京江口只隔了一座县城,要是绕路,也才半天时间。不绕路,直接穿城而过,县城的另一头就是码头。要不是前面在打仗,估计这批粮食能直接运到大营。

    领到食物的,当即杀牛宰羊做饭,把肚子吃得饱饱的。

    卫国公收到赖瑶给的消息,立即下令全军集合。

    京江口是座大县,城里有守军,是从南边调来的。出了县城,就容易遭到骑兵掳劫,堵在城里的商队极多。他们都知道南边的大军即将过来,原以为商路很快就要通了,哪想到,自己的军队没到,长岭山里的大军竟然出来攻城了。

    两万守军,扛三万多人进攻,原本是可以守的。可那投石机不断地落下石头,直接把城墙砸塌了。中午刚过,赖瑶的大军直接翻过倒塌的城墙,踩着被落石砸死的尸体,攻入城中。跟那些退到城中街巷里的兵卒们展开巷战。

    城破得极快,许多豪商、官员见势不对,赶紧往码头跑。

    路不通,租仓库要钱,且仓库都满了,租不到了,一些商船返航了。各郡调给京城的粮食、物资、盐油布泉等都还在船上,就等着路通之后送进去。如果城破,船还停靠在码头,那不是白等着大军来劫么!

    码头的船太多,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仓促之下,想要全部撤离,并不容易。

    赖瑶的军队攻进城后,把直通码头的主干道清理出来,立即给后方的卫国公传讯,让他们赶紧去码头。

    卫国公亲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横穿县城,直奔码头。

    他们到码头上时,人山人海,豪族、扈从、官员逃兵密密麻麻地全挤在一起,疯狂地往停泊在码头处的岸上跑。

    东边都是丘陵,江河都不算大,渔船居多,商船也就两三丈长,跑一些有河流往来的县城地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好几十丈的大船,更没见过这么大的码头。

    卫国公打了多年防守,从来没有打过这种攻夺别人的城池战,看到眼前的一幕,愣了好几息时间才反应过来,立即下令:“抓人,夺船,别让他们带着船上的粮食跑了!”

    第203章

    京江口码头在县城里, 对岸就是漓郡,除开五千郡兵,还有两万大军, 随时可以前来支援。从对面调兵过来, 一天时间都不需要,大半天就到了。大军乘船开到京江口下游处,从侧面绕袭攻城方。

    正是因为想不到赖瑶会冒如此奇险来攻城, 以至于船上根本没什么人。

    给京城运输物资的以船官为主, 船上的兵卒、船工在停船靠岸后,早就到城里的酒楼、妓馆、赌坊里吃喝玩乐去了,不少人头天晚上喝大了,睡在妓馆中,到现在还没醒。

    官造的运货大船没人开,占去大半水道。中小型商船蜂拥往外撤, 又因为水道窄, 大家挤着往外出,反而给塞住了, 以至于只有边缘地带的少数船只来得及撤走。

    下午, 对岸的援军就到了。他们看到岸上、船上的敌军数量,根本没敢靠过来, 观望了一会儿,便调头撤了回去。

    到傍晚的时候,京江县城已经全部落入赖瑶之手。

    ……

    卫国公检查了船上的物资, 激动得手脚发抖,派人去请赖瑶和方稷过来。

    这些船主要以运输盐、稻谷、水产、丝绸布帛为主。这些都是要运往京城的, 因为有屠娇娘劫道, 全都堵在这。可以说屠娇娘忙活这半年, 劫得的只是这里冒险运出去的一点零头,真正的大头全在码头仓库里和船上,就等着京城来接应运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