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皇后被迫登基(基建):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亡国皇后被迫登基(基建)》 40-50(第11/16页)

京城设有渡口的海商便?是首选!

    海商

    为了那不知道可不可行的海商, 楚云腰一头扎进书房,把近十年有关海商的书全翻了一遍,甚至跟着书里的内容画出一张简易的海上舆图来。

    北周建国已有一百五十年之久, 早在北周建国之初,就有沿海的百姓到远海捕鱼, 后因机缘巧合发现了海外的岛国,从此开始海商商贸之行。

    只海商发展初期, 百姓因没有合适的大?船,时常会因海上风浪出现船毁人亡的事迹, 待这种事发生的次数一多?,自然也就震慑了许多?人,不光临海的百姓不愿远航了, 就是一些?有钱造大?船的人家,也不觉得海上贸易会有什么收获,并?不愿在上面投钱。

    一来二?去的, 在最初的近百年里?, 海商始终停滞不前。

    后有一南方匠人, 因洪灾来到北方避难,几经流转到了一渔村, 为了报答救下他与家人的村民,竭心研制出一艘坚固的巨船,寻常船只最多?只能承载二?三十人,而这新研制出的巨船足能装载二?百余人,船舱底下还能存放四五百斤的货物, 便?是在狂风巨浪中, 也能抵抗数个时辰。

    当时的渔村还只是一个贫困村,村里?老小全靠海边捡拾的海货生存, 如?今有了巨船,村里?的壮劳力几经思量,决定冒险一回。

    而就是这次冒险,此巨船在海上航行一年之久,沿途经过?十三个国家,他们以物易物,最终带回上百箱的海外货物,就此发了财。

    后来这艘巨船被朝廷征用,渔村则得了御赐新名——

    望海村。

    也就是史书上的北周海商发扬之地。

    在这之后,海商得到大?力发扬,前?后二?十年里?,各大?码头渡口收到的关税占全国商税的三成之多?,便?是朝廷都为其高额利润所惑,建立了专门?的海事司,招募民间船手,代朝廷出海。

    而端妃外祖家的海商,也是在那个时候得到发展的。

    仔细算起来,北周海商兴盛之始也就在三十年前?,禁海则是最近七八年才逐渐有的,起因便?是朝廷不欲将这重利分与百姓,妄图将海上得到的利益全部控制在朝廷之手,故颁发了禁海令,从南到北,一点点地关停渡口,并?以各种名义查缴了几个有名的大?海商,叫寻常百姓望而生畏。

    随着周灵帝登基,禁海之策也彻底落实下去。

    从此除官家商船外,私人商船不得驶离陆地百里?,违者重罚。

    至于在海商兴盛那二?十年里?备受欢迎和尊重的造船匠人们,也全被用一点微薄的月俸招揽进朝廷,美名其曰招贤纳士。

    若有那不愿意给朝廷办事的也行,要么自断双臂,要么全家抄没,据周灵帝所说,这是为了避免他们被人威逼利诱,私下里?帮人造船,做出有违禁海令的事,防患于未然罢了。

    楚云腰:“……”头一次知道防患还能这样防的。

    她有些?想不明?白:“朝廷便?是禁了海又如?何,难道靠着朝廷的这点人,就能把北周疆外的航线全走遍吗?这样看似是把海商的利润全抓在了皇家手里?,可最后每年的盈利,只怕远比不上之前?的关税吧?”

    素衣想了想:“奴婢也说不好,不过?两?年前?朝廷惯用的那艘巨船遭了大?浪,勉强靠了岸却是再不能用了,皇上又不愿拨钱造新船,海事司的大?人们没有了出海的工具,近两?年已经很少出海了。”

    “就算是出去,也只是划着小船往近处走一走,左右不过?是东夷国和宝洲国两?地,这两?地一个盛产棕榈木一个盛产海蛎虾子,全是咱们北周自有的,从他们两?国辛苦运回来也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另有小道消息,说是自皇上登基后,海商所得全是叫皇上收进了自己的私库,像是前?年新建的避暑庄子,就是皇上自己出的钱,说句大?不敬的话?,若非……哪里?来的这么些?钱。”

    对此,楚云腰深以为然。

    她又问:“那关于高家出海的生意,你?还晓得其他的吗?”

    素衣又是仔细回想了半天,忽然一拍脑袋:“是了!说起端妃娘娘入宫,也有几分这海商的缘由,奴婢记得端妃娘娘入宫那年,禁海令刚实行,只许海事司官员和皇亲国戚出海,而高家有两?艘船已在远洋漂泊两?年多?,忽然赶上禁海令,根本不敢靠岸。”

    “最后还是靠端妃娘娘入了宫,勉强算个皇亲了,这才得以靠岸,之后为了保险,高家也再没派船出去过?,就连那两?艘船带回来的宝贝们都没敢公开拿出来售卖,至今不知是私下里?变卖了,还是仍存在高家呢。”

    楚云腰若有所思,喃喃问了一句:“如?此说来,高家当年在海上纵横时,不光攒下了许多?财产和海外货物,就连出海的商船也是有些?家底的,我若是想把他家的船买下来……”

    “殿下想做什么?”素衣惊讶道,“殿下莫不是想遣船出海了?”

    “可那高家的船不一定能有多?便?宜,虽比不上朝廷征用来的巨船,可也是能载上百人的,相传高家的几艘船造了好几年,更是用上了好些?铁片,在海商最盛行时,有人出价二?十万两?,也没能叫高家割爱呢!”

    “殿下您莫不是忘了,您的钱全拿去置办京外的田地了,便?是又攒下些?,如?今能动用的也不足十万两?,殿下您没钱了呀!”

    楚云腰:“……”谢谢,梦醒了。

    得知那船根本不是她一时半会?儿能买下的,楚云腰一下子泄了气。

    而素衣还在旁边说:“殿下若想在海商上做点什么,恐还是要提早准备点什么,实在是这两?年海上的商船太少了,如?高家那般的大?船更是一艘都没有,您贸然派船出去,恐会?惹来不必要的注意。”

    “就说皇上那边……”她委婉道,“皇上怕是不愿殿下多?辛劳的。”

    楚云腰知道,皇帝哪里?是怕她辛劳,皇帝分明?是看不惯她的一切,这等能赚大?钱的行当,更是无法容忍她掺一脚了。

    经素衣这一提醒,她算是彻底清醒过?来。

    “你?说的是,若要派商船出海,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但若是说叫她彻底放弃这一想法,楚云腰尚且无法对那巨大?的利益不为所动。

    素衣不晓得她的心思,只这厢见她放弃,心头暂时松了口气。

    转日又到妃嫔请安时,楚云腰特意将素衣从宫外带回来的东西拿了出来,挑了几样新奇的,以分享的名义送给嫔妃们赏玩。

    这些?妃嫔也算是见过?一二?好东西的,又是在官宦或富贵之家长?大?的,眼光不说多?出众,好歹也能跟得上外面妇人小姐们的潮流。

    楚云腰便?借交流之意,不动声色地询问了她们对这些?东西的看法。

    贤妃拿了两?块香胰子,虽是对那独特的香味和造型感到好奇,但也质疑制作这香胰子的材料,细声说:“毕竟是要用在脸上的东西,妾身又对牡丹过?敏,唯恐这里?面添了牡丹,可不敢随意乱用。”

    楚云腰心念一动:“那若是将用到的材料都在木匣底部篆刻标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