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皇贵妃: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100-110(第30/44页)

好了,就连头发都更有光泽了。

    她们就纳闷了,听的是同一场法会,怎么沐瑶跟其他人就是不一样了,仿佛她被开光了一样?

    沐瑶自己并不明白,乾隆过来看见的时候也惊住了。

    他看着沐瑶,不由感慨道:“你这是返老还童了吧?原本就比朕小几岁,如今瞧着小上许多了。”

    沐瑶不由笑道:“我也没想到只跟着太后娘娘听法会,竟然有如此意外之喜。”

    她摸着自己的脸颊又疑惑道:“不会真是返老还童吧?要多听几场法会,我变得跟永璋的岁数一样大,那可怎么办?”

    那就比原身进潜邸的时候年纪还要小,乾隆跟她站一块,不就成了老牛成嫩草了?

    “要不,后边的法会,我就不去听了?”

    乾隆好笑道:“这样,朕去问一问章嘉国师,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章嘉国师过来,只在院子门口外远远看了一眼沐瑶,乾隆就带着他去了行宫的湖中亭里,这里是说话的好地方,也不怕别人听见了。

    两人落座后,章嘉国师才道:“皇上放心,只是方外之人之前不太适应此处,如今听了法会稳固后,身子骨不会跟以前那般孱弱了。“

    这就叫乾隆放心了,之前沐瑶的底子是好一些了,太医依旧说她身子骨还是有些弱,需要好好保养才是。

    如今有章嘉国师这话,他就能安心一些,不必担心沐瑶跟魏贵人说的那样,还有十年左右的功夫就会病逝了。

    确实,沐瑶后来跟着太后去法会,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大的变化了。

    再就是每天一场法会,她还真有点吃不消,太后却乐此不疲。

    高贵妃私下跟沐瑶偷偷嘀咕,估计太后也纳闷沐瑶的变化那么大,她也想变美变年轻,于是就一个劲让僧侣们每天来一场法会,就不信丝毫没一点变化!

    然而太后每天一场法会之后,也不算没变化,就是夜里睡得更踏实,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的,面色是好些了,却不如沐瑶变化那么大,到底有些遗憾的。

    乾隆看在眼内,只能私下告诉太后,沐瑶会变化的缘故。

    太后知道之后有些遗憾,不过看乾隆因为沐瑶能更长寿一些而高兴,她也就释然了。

    乾隆得到好消息后心情不错,他一高兴就喜欢到处打赏,给了不少香油钱和贵重的供奉。

    供奉都是一车车送来,然后抬上山的,沐瑶看得咂舌。

    见她惊讶的模样,乾隆就笑道:“这些不是国库的东西,是朕的私库,当然也有刚送来的上贡。”

    西边被傅恒打蒙了,自然愿意臣服为附属,立刻就派人送来不少当地贵重的物件作为贡品和赔礼。

    那边出产最多的就是和田玉和羊脂玉,送来的都是上好的。

    乾隆留下最好的一部分,其他的几乎都送到五台山来供奉了。

    还有些打算开光之后,让工匠做成首饰,他也可以用来赏人。

    打一场仗差不多一年,国库消耗不少,傅恒作为兼任的户部尚书不是来哭,而是来跟乾隆打起算盘,无论如何都要让对方补回来。

    对方没钱,补不了,那就用别的来替代。

    于是那边苦哈哈把值钱的东西数一数,一股脑都送过来了。

    沐瑶倒觉得傅恒这样也不是贪财,而是直接让对方起码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都掏空了,没钱怎么打仗,毕竟粮草和养士兵都需要钱啊!

    他们要休养生息起来,就需要时间,十年都够呛了。

    乾隆也是这么觉得,所以一点都不手软,全都收下了,还要对方年一上贡,数目不能太少。

    当然,他也不会那么不近人情,不要每次都比这次的多,对方已经很感恩了。

    其实沐瑶听着却觉得,乾隆这是怕逼紧了,对方实在拿不出来,也就索性反了呢!

    还不如缓一缓,一次掏空大部分,小部分让他们苟延残喘不至于立刻就死了,还愿意继续苟下去。

    不得不说,乾隆这法子确实不错。

    哪怕对方的聪明人看出乾隆的想法,却是正大光明的阳谋,百姓们自然不愿意继续打仗,他们不可能说服所有人,就只能捏着鼻子暂时认了。

    乾隆自然不会觉得这些人真的安分守己好几年不动弹,私下也派人盯着,就怕他们卷土重来!对方的银钱都进了国库,至于这些贵重礼物自然就是直接送给乾隆,他就都收下,带到五台山来了。

    反正乾隆收下,这些就是他的东西,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了。

    哪怕对方知道,恨得咬咬牙,也奈何不了乾隆,乾隆也是不在乎对方怎么想的。

    沐瑶感慨傅恒倒是十分了解乾隆了,记得前面那位户部尚书就跟铁公鸡一样,收进国库的东西都肯随意拿出来。

    虽然是尽职尽责,却让乾隆颇为恼火,才会把人撤职,然后让傅恒兼任了。

    傅恒这样一边能充盈国库,没叫国库被乾隆随意花光了,却又让乾隆高兴,确实很有能耐了。

    上回下江南,河道两岸唱歌跳舞好不热闹,之前官员们误会乾隆不喜欢,这次去五台山又是佛门清净之地,自然没人敢这么闹腾。

    所以一路过来就安安静静的,倒是两岸官员还是会表表心意,送来十分清雅的礼物,比如孤本和字画。

    孤本自然是给永璋准备的,显然他们听说阿哥喜欢这个,也就投其所好了。

    字画是送给乾隆的,送的还是真迹。

    其中有一个字帖,竟然是兰亭帖。

    然后乾隆很遗憾,他的印章大部分都放在九州清晏了。

    沐瑶却很庆幸,这兰亭帖逃过一劫了。

    不过等回去京城,估计这兰亭帖要保不住。

    她要直接抢过来也不好,毕竟乾隆看着挺喜欢的,就怕印章一多给糟蹋了。

    于是沐瑶就道:“等永瑢和七阿哥长大点要读书开始写字的时候,也能临摹这个字帖了。”

    乾隆就笑道:“这字帖对他们两个小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一点,再长大一些才能临摹,不然就临摹不出风骨来了。”

    毕竟孩子手小,力度也小,要临摹出这样的风骨来,也太为难他们了。

    若是如此,他要是盖章的话,以后两个孩子临摹,估计就要看不清楚的。

    乾隆总觉得沐瑶在意的是这个,而不是给两个孩子临摹这个字帖。

    不过他想想就丢开了,反正还有那么多真迹,盖别的也行。

    而且乾隆这趟出行,除了上山下雨之外,其他都很顺利,于是就诗兴大发,一口气作了很多首诗。

    离开五台山之前,他还交代章嘉国师请工匠把诗句篆刻在石碑,就放在五台山的山脚下。

    沐瑶离得远,看不清章嘉国师的表情,估计也是有点无奈,不过还是会照做了。

    乾隆一路回去一路作诗,在哪里停留的时候就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