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370-3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370-380(第8/15页)

果。

    正如玉录玳了解他一样,八贝勒如何不了解自己的妻子?

    尽管玉录玳听了八贝勒转述胤禛的话,心已经放下了大半。但她毕竟没有直面过胤禛的神奇之处,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万一,万一呢?

    万一这只是八贝勒安慰她的话呢?万一雍亲王看得不准呢?

    子嗣一事,于她而言,是带了一辈子的魔咒,每每想起都痛不欲生。

    而八贝勒就是想告诉她,这辈子咱们都不要执着于子嗣,我不在乎,希望你也不要在乎了。

    第376章 八阿哥谏康熙

    八贝勒成婚,夫妻琴瑟和鸣,好不美满。

    因为这次结亲排场极大,参与人数身份高贵者极多,整个京城都大为轰动,百姓津津乐道。

    他们成婚都个把月了,京城里的喜气还没有散尽。

    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有人高兴就有人恼怒。

    比如:康熙。

    自胤礽登基之后,便以适宜休养为名,将康熙挪到了热河行宫。

    在这个圆明园连雏形都还没有的时代,热河行宫已经是皇家陵园的最高代表。

    可以说,胤礽把康熙送到那里休养,只要不是故意和新帝过不去的,没人会说出半点不是。

    那些想要浑水摸鱼宗室倒是有心,奈何康熙的儿子们这回太过团结,且无论年龄大小,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宗室亲王们一时畏惧,便失了先机。

    传播谣言的最佳时机一旦失去,再做这件事就是得不偿失。

    他们只是想把水搅,好浑从中渔利,并不是想找死,自然不敢胤礽地给得罪死了。

    或许热和行宫的地气是真的适合休养,康熙来了几个月,已经能基本控制住自己,不再嘴歪眼斜流口水。

    中风这种病,在后世的医疗条件下都无法治愈,更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

    但无论古今,心血管类疾病的保养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少操心、多休息、适当运动。

    康熙退位之后,没了国家大事给的压力,甚至连说话和走路都不能,自然是除了休息还是休息。

    刚开始那一个月之所以病情越来越重,是因为他心里总是不甘,脑子里总是琢磨着等身体好一些,该怎么搞事情,怎么夺权。

    直到有一次,七个太医众口一词地下了论断:若再多思多虑,不出半月便回天乏术,才把康熙给吓住了。

    权力没了,还可以想法子捞回来;钱财没了,还能想办法赚回来;名声臭了,也能花数十年的功夫尽力扭转。

    可若是命没了,那就一切都完了。

    再有胤礽跪在康熙的病榻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求他保重身体,不要让他生儿丧母又少年丧父,大大的触动了康熙的柔软心肠。

    最重要的是,见太子登基之后仍旧对他如此孝顺,康熙心头的不甘散去了大半,终于肯收起杂念,好好休养了。

    但这种安稳,却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见康熙服软了,胤礽的心也软了,为了康熙最好的休养环境,和最高级别的医疗团队。

    通过三个月的精心调养,康熙终于能正常说话,也能在宫人的搀扶下走上几步了。

    让一个从八岁起就不得不踏上和权臣争权的道路,未来的十几年里,一直都在为了收拢皇权各种努力的帝王,放弃对权势的渴望,这种概率是多少呢?

    别人不知道,但对康熙来说,绝境之时尚有五成,一旦境遇好转,便连两成都不剩了。

    这不,他的身体刚一好转,便吵着要回宫休养,说是在承德山庄住腻了,还是乾清宫住得舒坦习惯。

    等下面的人把康熙的原话转述给八贝勒的时候,八贝勒当时就被逗笑了。

    乾清宫是什么地方?自先帝入主中原以来,乾清宫就是皇帝的居所。帝居之所,代指的就是皇帝。

    哦,承德山庄住不习惯,乾清宫才住的习惯。你是不是想说,太上皇当着不习惯,再当皇帝才舒坦?

    八贝勒把自己都卖了,换来了照顾康熙的任务,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看康熙重临帝为吗?

    别开玩笑了,他可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圣人。

    上辈子,康熙把他们一群兄弟整得那么惨。这辈子既然有机会让他提前下台,八贝勒怎么可能给他机会复辟?

    “这件事你们不用管了,等我处理完了手头上的这两件事,便亲自去见汗阿玛,好好与他老人家分说利害。”

    把手头上这两件事处理完?

    来传话的小太监欲言又止:八爷,您这样怠慢太上皇,不大好吧?

    但他只是个奴才,虽然八贝勒愿意给他两个脸面,他却不敢违背做奴才的本分。

    若非他如此谨慎,胤禩也不会用他。

    所以,面对他的欲言又止,胤禩没多说什么,也没有责怪他,只是让他等着。

    小太监还能怎么办呢?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了。

    他来的时候是上午,等胤禩处理完了手头上的公务,已经到了要用午膳的时候了。

    那时候,一天只有两顿正餐,午膳时分,就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

    胤禩非常礼贤下士地赐了小太监一顿午膳,笑眯眯地叮嘱他慢慢吃,不着急。

    小太监:“…………”

    ——罢了,反正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再晚一些也无妨。

    他干脆就放平心态,跟着底下人到侧屋去。那里已经摆好了一桌宴席。

    小太监大大方方地坐下,该吃吃该喝喝,颇有几分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就算是太上皇降罪,要砍他的脑袋,他好歹做个饱死鬼。

    这边胤禩在正屋慢悠悠地吃完了饭,打发人回宫和玉录玳说了一声,这才骑着马出了京城,往热河行宫赶去。

    热河行宫距离京城七十多里,快马加鞭绝对用不了一个时辰。

    但胤禩却一点都不着急,硬生生用了两个时辰,才出现在康熙的面前。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因公务繁多,未能及时应召,还请汗阿玛恕罪。”

    康熙:“…………”

    ——逆子,真是个逆子!

    他差点没被胤禩给噎死。

    本来他等了大半天,心里憋了一肚子的火。听见人通报的一瞬间,怒火瞬间攀上高峰。

    原本等胤禩请完安,他的怒火就会顺势倾泻出来,把这个儿子骂的狗血淋头。一来消他心头之恨,二来也是先给这个儿子来个下马威,打压他的气焰。

    哪知道,胤禩请完安,根本不给他发泄的机会,直接就拿“公务”来堵他。

    他能说儿子一心为公是错的吗?

    就算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嘴里也不能说出来。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把那想发而不能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