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290-3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290-300(第4/18页)

被他利用。

    至于太子那边,则是根本没将康熙的态度放在心上,反而借机向康熙请旨,意欲整顿一下内务府。

    “为这件事死的人已经够多了,适可而止吧,太子!”康熙语重心长地驳回了太子的建议。

    内务府是从未入关前便有的部门,来源成分复杂,服务皇室已经许多年了。

    他们不但彼此之间相互联姻,有的上三旗包衣,甚至将女儿嫁入了八旗权贵之家。

    可以说,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早已形成了一股难以撼动的势力。若要整顿内务府,必然要引起一番动荡。

    康熙早就不是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了,近些年他做事越发求稳,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冒险的。

    对于康熙的反应,太子早有预料。

    他假装不满的蹙起眉头,抱怨道:“汗阿玛待他们如此宽厚,倒显得儿子斤斤计较了。”

    是的,他表达出的不是对康熙决定的不满,而是对自己的阿玛不向着自己的不乐。

    康熙失笑道:“多大的人了,还这次小儿女态。”

    “再大也是汗阿玛的儿子,你得疼我。”

    想想以眼泪博出位的刘皇叔,再想想白莲指数十级的唐太宗,太子表示:不就是对自己亲阿玛撒娇吗?本太子毫无压力!

    康熙哈哈大笑,“好,好,好,阿玛疼你。梁九功,快把太子爱吃的松子糖端上来,堵堵你二爷的嘴。”

    “嗻。”梁九功笑眯眯地应了,并亲自去端了一碟新进上的松子糖,嘴里还替康熙说好话,“万岁爷知晓您爱吃,特意让御膳房做的。”

    太子对他微微点了点头,道了声“有劳”,捻起一颗剔透如琥珀的松子糖放进嘴里,脸上逐渐露出了怀念的神色。

    “记得儿臣小时候,汗阿玛为了哄儿臣安静不打扰您批折子。每到儿臣哭闹的时候,就为儿臣松子糖吃。”

    其实,太子打小就很少哭闹。

    婴儿的本能是很敏锐的,他们下意识地知道,在谁面前能闹,在谁面前不能闹。

    仔细算来,太子虽然是被康熙抚养长大的,父子二人却没有多少平常人家该有的温馨和亲昵。

    但这并不妨碍太子把那少得可怜的温馨拿出来,反反复复地好生利用。

    人的记忆是会被大脑美化的,谎言说上一千遍也能变成真理。

    太子相信只要他说的次数够多,每次提起的时候都不着痕迹的添加上一些东西。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康熙的记忆里。

    只要康熙自己记得了,谁还敢指着康熙的鼻子,说他记错了?

    没有温情,那就创造温情!

    借着一碟松子糖,太子成功软化了康熙。

    等糖吃完太子又不甘心的说:“儿臣知道汗阿玛仁慈,不愿意多造杀孽。但内物符贪腐问题日渐严重,却也不能放任不管。”

    “那依太子之见,该如何整顿呢?”康熙的神情有些无奈,态度已经不复一开始的强硬了。

    “这个,得让儿臣想想。”太子沉眉思索了片刻,提议道,“既然内务府不好查,那不如就查给内务府供货的皇商?”

    和内务府的奴才们一样,皇商的职位也是世袭的,这些年几乎没怎么变动过,严重缺少新鲜血液,也缺乏竞争力。

    太子觉得,只要严惩一批皇商,再招募一批新的上来。至少短时间之内,新上位的皇商不敢糊弄上头。

    内务府那些奴才有了先前的震慑,也不敢立即就与新的皇商相互勾结,欺上瞒下。

    这法子虽然治标不治本,但扬汤止沸,总比放任自流的强。

    康熙已经否定了太子一次,而太子也明显退了一大步,一时倒不好再次否决。

    且皇商说起来再怎么好听,毕竟还是商人。

    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市农工商”的等阶思想,已经深深印刻在康熙的脑子里了。

    对于商人,康熙下意识的轻视。

    如今太子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康熙并不想因为一点小事与太子撕破脸,沉吟了片刻便准了。

    “汗阿玛圣明!”孩子低头暗笑。

    ——原本他的目的,就是整顿皇商。至于严查内务府,不过是个幌子。

    第293章 再次出京

    且不说太子和八阿哥在京城,是如何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说胤禛出京之后,整个人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尽情撒欢。

    少年意气,身量初成,早不是当年头一次出京的那个小豆丁了。

    这几年他虽然不大进无逸斋,但教他的揆叙本身文采骑射都不错。他跟这揆叙虽然学不成个大儒,也做不了大将军,可骑马射箭也都拿得出手,看文言文也能当日常文字了。

    “四爷,您慢点!当心前路。”

    出了城外十里亭,他便一挥马鞭,骏马长嘶一声飞蹿而出,吓了揆叙一跳。

    同行的隆科多哈哈大笑,对着揆叙喊了一声,“揆二爷别慌,待我追上四爷,一定保证四爷的安全。”

    话音未落,他已经连人带马飞弛而出。

    这位也是少年心性,俗称不靠谱。

    回去无奈的摇了摇头,转头间脸上便挂满了谦和的笑容,对身侧那骑着毛驴,身着道袍,头戴逍遥巾,臂挽拂尘的老道说:“四爷也是在京城憋得久了,猛一出来,难免兴奋。”

    这个老道道号玄真,是皇甫老先生举荐给胤禛的。

    能被皇甫老先生专门举荐过来的,道行肯定不低。一手御剑术出神入化,据说是能在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至于是真是假,胤禛不知道,也没试过。他总不能为了印证这个的真假,专门让玄真道人去杀个人吧?

    不过,自从他来了之后,这几年胤禛不方便出京,哪处官员上折子,说自己治下有了灵异事件,都是玄真道人去处理的。

    他处事还算公正,又懂得避嫌,并不插手当地的政务,在康熙面前也挂了号,还曾专门召见过他。

    不过,玄真道人并不喜欢沾染俗世,也不愿意太过遵守俗世的礼节。康熙见了他一回,就不大乐意见他了。

    对此,这老道士也乐得自在。没有妖邪需要他除的时候,他便窝在随顾园里,或找芍药仙子品茶,或和别的同僚切磋道法,日子过得很是悠闲。

    前些日子,他去云南铲除一个吸食人精气的花妖时,被那花妖的毒粉伤了元气。

    这次神仙岛之行,胤禛本来是不准备带他,让他安心在随顾园里养伤的。

    可是,玄真道人却坚决要求随行,无论谁劝都不管用。

    他来了也有三四年了,还是第一次对一件事这样执着,明眼人都知道必有缘故。胤禛感念他这几年的襄助之德,不忍心让他失望,便答应带着他一起去。

    至于他一定要去的原因是什么,既然他不愿意说,胤禛也就没有追问。

    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