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240-2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240-250(第9/19页)

禛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竟还因自己方才的想法,产生了些微的愧疚。

    但也只是些微而已。

    因着康熙之前的所作所为,他并不觉得误会康熙全是自己的错,反而觉得康熙自己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因为信任这种东西,一旦打破是很难再重建的。

    但胤禛却把那一点愧疚在脸上无限放大,又是羞愧又是不安地说:“汗阿玛,儿臣无能。儿臣法力浅薄,对付不了无心道人种下的魔种。”

    这也在康熙的意料之中。

    毕竟,他才修行了多久,怎么可能解得了无心道人的邪术?康熙本也没将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因而,康熙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位钟大师也无能为力吗?”

    胤禛面露迟疑,“回汗阿玛的话,钟大师乃是修佛的,而且是苦行僧,对于道家方术并不怎么了解。”

    佛道两家各有秘术,且两家隔着道统之争,自然不会互通有无。

    想到那些被中了某种的人的身份,康熙有些烦躁。

    那些人身份个个都不一般,既不能长久的关押他们,更不能直接杀了他们。

    可是,若他们体内的魔种不能解除,康熙也不敢把他们放了。要不然,万一那无心道人催动魔种,要利用他们做些什么,必然是一场大麻烦。

    而且康熙总有一种直觉: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那无心道人一定会在二月份的科举上做乱。

    科举与祭祀和军事一样,都属于国之重器,此等伦才大典文旧容不得出任何差错。

    更何况,今年的科举和以前都不一样,是康熙改革科举后的第一次试验。

    如果这次科举失败了,本就对科举改革心存不满的满洲贵族们,一定会借机反弹。

    非但如此,那些本应在此次科举中获得利益的汉人,也会心生不满,极容易被人煽动作乱。

    可以说,这一场科举对康熙来说,本就是一场豪赌。

    赢了就前途无量,输了就得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对极其在乎自己名声的康熙来说,在史书上留下骂名,比当面打他的脸也差不了多少了。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康熙有些病急乱投医,“那两株花呢?那么大的两株花,应该已经成精了吧?她们也没有办法吗?”

    胤禛摇了摇头,叹道:“植物都有天然的净化之力,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邪气入体,两位小花仙自然是手到擒来。

    可魔种却不是邪气,类似于蛊虫却又比蛊虫更厉害百倍。我请来的那两位花仙连化形都没有完全,怎么可能对付得了?”

    听到他这样说,康熙静静地盯着他看了许久,只得道:“既然如此,只能想办法拖延,等到科举过去之后,再把那些人给放了。”

    胤禛忙道:“儿臣会尽力看护他们,不让他们在大理寺的。”

    “嗯,这件事朕也只有交给你才放心。”康熙说的语重心长,仿佛对胤禛这个儿子有多么看重一般。

    可实际上,这种超自然的事件,目前除了胤禛之外,康熙根本无人可用。

    但胤禛仍是一脸激动,大声道:“汗阿玛放心,儿臣不会辜负您的的期望!”

    康熙欣慰地点了点头,又鼓励了他两句,忽而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说:“这次的事情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日后只怕还多着呢。你那里若有认识的高人,还应该多多请回京才是。”

    康熙所言,正是胤禛心中所想。

    如果他们只是普通人家的父子,胤禛一定会笑嘻嘻地说他们父子心有灵犀。

    只可惜,他们不是。

    纵然胤禛心里在怎么乐意,脸上也只能故作为难,“儿臣会尽力而为的。只是……高人大多脾气古怪,性情高傲,只怕不会乐意掺和俗事。”

    胤禛说得很委婉,但康熙却听得很明白。

    说什么不愿意掺合俗事,其实说白了不就是蔑视皇权,不就是所谓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吗?

    对于这类人,康熙心中最是恼怒,却也最是没有办法。

    他时常会忍不住暗暗抱怨:老天为什么要将两个世界强行融合?作为一个自幼生存在唯物世界观里的皇帝,他一点儿都不想这世上有所谓的鬼狐神佛。

    至于所谓的长生不老,康熙更是以前朝史事为鉴,把秦皇、汉武、唐太宗、嘉靖帝全都当成笑话看。

    这世上,人活百岁已是罕见,又岂有长生一说?

    可是突然有一天,老天爷连招呼都不跟他打一个,就擅自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康熙心头的恼恨可想而知。

    偏偏这种恼恨,他又不能宣泄出来,也无处可宣泄。

    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尽快消除满汉之间的隔阂,把所有普通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不遵守时间规则的鬼狐妖魔。

    只是,他手中无人可用呀!

    小四还得好好教导啊,说不定他这个儿子,就是他将来整顿天下的一把利器。

    想到这里,他对胤禛的态度更加温和了,宽慰道:“这件事本也急不来,你只需多多接触那些怜悯众生的高人,多给他说说百姓深受鬼狐之苦即可。”

    “是。”胤禛乖乖应了。

    “嗯。”康熙笑着点了点头柔声道,“好了,太皇太后这里有朕和诸位娘娘照料,用不着你们小孩子操心。小四,你把你二哥送回毓庆宫去,让他好好休养。”

    胤禛下意识想要和太子对视一眼,却又强制忍住了,拱手应喏道:“汗阿玛放心,儿臣一定亲自把二哥送到寝宫里去。”

    “好了,去吧。”

    “如此,儿臣和四弟便先告退了。”太子领着胤禛退了出去。

    把他们打发走了之后,康熙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梁九功轻手轻脚地给她换了茶之后,也不敢打扰,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一旁,静待康熙吩咐。

    只是,他却忍不住在心里琢磨:莫不是万岁爷要咽气太子或是四爷了?

    只能说,梁九功完全是心思太活络,想得太多了。

    康熙之所以脸色阴沉,虽然有胤禛的原因,但也只是觉得胤禛有些不太争气,暂且不能帮他遏制世间妖邪而已。

    不过,只要想想胤禛如今的年龄,康熙对这个儿子还是给予厚望的。

    他之所以高兴不起来,全都因为如今这世上超出皇权掌控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康熙有心铲除这些东西,想让世界恢复成原本的模样。

    可是纵然他胸中有万千谋略,手头上的实力不够,也都白搭。

    但凡胤禛能够多拉拢一些有本事的和尚道士,他也不至于如此捉襟见肘。

    因为对神佛没有敬畏,所以康熙看那些所谓的高人时,从来不带滤镜。

    他坚信,就算是习得了法术的高人,本质上也还是人。

    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可能所有高人思想都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