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60-70(第6/17页)
失利一次就直接躺平?
这么没种真的是他的后代吗?!
赵匡胤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纵观宋朝,除了赵匡胤,从赵光义开始就一直在议和议和,仅有的几次反扑也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后果就是下次议和,对方会提出更加不合理的要求。而宋朝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些不平等条约。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和宋宁宗一样,宋理宗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子嗣,只能立侄子为太子,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智商盆地宋度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宋度宗脑子不好使。但宋理宗对他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众所周知,要求不一定能出完美太子,前面我们已经看过了,但不要求一定出不了完美太子。
李世民默默的喝了一口茶,假装自己的膝盖没有中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宋度宗终日不思进取,只顾着玩乐。加上宋理宗晚年留下的权臣贾似道此时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权力,整个南宋朝堂一片昏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雪上加霜的是,这时忽必烈已经夺得了蒙古的汉位,前面说杨琏真迦的时候就提到过元世宗忽必烈,蒙古帝国的创始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宋朝决定重文轻武那一刻起,无数良将遇上的却是无能的皇帝的那一刻起,命运早已为这个王朝写好了结局。忽必烈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贾似道还把事情瞒得死死的,放纵自己和宋度宗寻欢作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宋度宗自己是玩够了,甚至纵情享乐把自己享死了,他是一拍屁股走人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难以弥补的大窟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宋恭帝就是那个倒霉蛋,出生三年爹死了,被迫登基,结果登基没两年,国又亡了,才五岁,就直接向忽必烈投降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投降这事确实也怪不到宋恭帝头上,他年纪太小了,说不说话都一样,说了也没人听。只是可惜了文天祥和张世杰这样忠心的将领,他们自身是不怕死的,甚至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但因为掌权者的胡来,最后只能窝囊的投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宋恭帝吧也算是个奇人了,当完皇帝当忽必烈女婿,当完女婿又跑西藏当得道高僧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虽然他们投降了,南宋暂时也还没有灭亡,文天祥是被元朝给扣了,但张世杰还在外面,而宋端宗在元军刚大举进犯的时候就已经逃了出去了,他被人藏得很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张世杰将宋恭帝的儿子立为宋端宗,但光复宋朝的心愿实在不是那么好完成的,在身后还有元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张世杰也只能带着宋端宗东躲西藏,由于端宗年纪太小,一直奔波在逃亡路上,最终也因为受惊过度病死了。皇位也就来到了宋怀宗、南宋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任皇帝。
【帝师一号】言羽阳:宋怀宗也没比宋端宗大多少,宋端宗死的时候十一岁,但怀宗继位的时候才八岁。宋怀宗只当了313天的皇帝,就因为元军的穷追不舍,导致陆秀夫带着宋怀宗投海自尽了。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这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悲壮的一场战役,崖山海战。
赵匡胤:?
多少?!
你说多少?!?!
【宋太祖】赵匡胤:十万?!十万军民全都投海殉国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是啊,十万全都投海殉国了。
言羽阳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遗憾,提起崖山海战,没有人能不惋惜。
比起投降,殉国似乎让宋朝的落幕变得不那么令人唾弃。
赵匡胤此刻只觉得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他已经分不清此刻是应该立刻杀了赵光义、还是养精蓄锐把北边的女真蒙古通通消灭。
第064章 不聊了、纯日常
这得是什么样无能的君主, 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变成这样?
言羽阳说了。
宋朝不是没有好将领,只是没遇上对的人。
为什么会遇不上对的人呢?
是因为整个大宋的皇帝,就没有正常人吗?
还是说大宋的好将领很少呢?
赵匡胤更倾向于前者。
毕竟在南宋即将灭亡的时候, 还依旧有许多的将领在为了挽救这个王朝而拼命努力。
赵匡胤仔细的思索着言羽阳说过的宋朝的相关信息。
然后他绝望的发现, 只要是有关宋朝,好像言羽阳真的都没给什么好评价。
重文轻武、不平等条约、软骨头等等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 赵匡胤的脸色已经黑成一块炭了。
说了那么多言羽阳也说累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今天的课外小科普课堂就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其他想知道的我们下次再继续聊。
【秦始皇】嬴政:好的帝师。
赵匡胤原本还想再问点其他的,但听言羽阳这么说。
他还是停下了继续写字的手。
言羽阳已经说了挺多了, 他声音里的疲倦是个人都能听出来。
【宋太祖】赵匡胤:帝师下次有机会接着说说宋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看情况吧, 老说宋朝也没什么意思其实。好了, 我下了。
言羽阳下线后赵匡胤立刻黑着脸让人把赵光义给他叫来。
他现在已经完全想明白了。
蒙古人和金人不是一时半会能灭掉的。
他现在连统一境内政权都还没做到。
但是弟弟这东西, 是想打就可以及时打的。
被赵匡胤吩咐去跑腿的宫人怯怯的说:“官家, 难道你忘了吗?您吩咐开封尹就待在自己的府邸,无论是谁找, 都不准踏出府邸一步。”
赵匡胤:
他什么时候下过这种命令?
好半晌, 赵匡胤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扒拉出来了一点回忆。他好像确实吩咐过。把赵光义给禁足了,哪也不准去。
不过没关系, 山不来就我, 我就去就山。
赵匡胤并不介意自己多走几步路, 去赵光义的府上打他一顿, 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
在赵光义的府上把他杀了, 还不用料理, 杀人的事后现场。
简直一举两得。
赵光义被禁足的日子也过得不是很差。赵匡胤只是吩咐不让他出门, 并没有吩咐虐待他。
他的一应衣食住行和以前都没什么区别。
反而禁足不用上朝以后, 日子过得越发滋润了。
赵光义正美滋滋的等着侍女给他喂葡萄。
就看见门房手脚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