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50-60(第9/18页)



    “你看看这本奏折,汴州又有灾情,你是何作想。”

    “是。”崔夷玉垂眼打开奏疏,开始阅览。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随皇帝一同在书房阅政。

    那夜之后,太子闭门发泄之后,气血翻涌,晕倒在床,由尚在太子府的太医诊治,气色极差,需得静养。

    太子昏倒一事重大,崔夷玉当即换衣进宫说与皇后。

    皇后脸色苍白,未曾多言,只让他继续顶替太子,莫要出差错。

    这一换,就换了数日。

    太子几日后苏醒,又回到了净清苑静养,并命令其他暗卫去往各个地方寻求救治之法。

    但这一次,显然比之前更为艰难。

    皇帝为了表面太子地位不可动摇,隔日便将崔夷玉唤进书房言传身教。

    好在崔夷玉适应力强,又实在擅于分析,他学识不差,只是思维模式实在难改,只得一点点在掩饰中锻炼。

    与过去纯粹的假扮太子不同,他在逐渐适应着太子的身份,也在渐渐影响着皇帝眼中太子的印象。

    “儿臣记得上月中旬,父皇已遣了户部的卢大人同工部郎中一同前往赈灾。”崔夷玉闭眸回忆了下,精准地搜寻到了记忆,“如今应是已经到了。”

    只是崔夷玉看着奏疏上汴州知府的裴姓,到底停留了下。

    天子坐于朝堂,要通过这一本本奏疏来判断天下形势,可如今崔夷玉在看到桌案上分门别类的奏疏之后意识到,这其中多的是真假难辨的讯息。

    党同伐异,贪污受贿,上行下效等…数不胜数。

    单单是一本灾情的奏疏便隐含着太多常人难以辨别之事。

    皇帝“嗯”了声,示意崔夷玉继续说。

    “今年雨水颇丰,沿水一带是有洪涝,可父皇已提前颁布预涝之敕,若有知府管辖之处仍受灾严重,需二次赈灾……”崔夷玉捏着奏疏,“儿臣认为,当先遣御史前去查看。”

    皇帝:“你觉得谁合适?”

    崔夷玉垂下眼睑,目光扫过御史台的名单,目光蓦然一停,手指停在了一个姜姓御史身上。

    他的记忆里姜家与崔氏交好,这个御史乃姜家长子,性情坚毅,在御史中算得上孔武有力。

    “那便他了。”皇帝瞥了眼崔夷玉指着的人,稍一思索,又根据崔夷玉的意见言简意赅地补充了好几句,才批完这本奏疏,快速往下一本。

    等时过晌午,李公公已经添了好几次茶和点心。

    “你身子不好,早些回去休息罢。”皇帝还惦记着崔夷玉的病体,虽然脸色相较于过去好上许多,但精神气到底不如往日英姿勃发,“后日工部侍郎归京,让你见见那眼神不好的糟老头子。”

    “儿臣遵命。”崔夷玉脑子里还在回想着半日的功夫,行完礼刚准备走,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步伐停了停。

    “怎么了?”皇帝拿起一块糕点,也不讲究,顺着茶往里面咽。

    就见崔夷玉转过头,稍有迟疑地看向皇帝:“父皇,儿臣有个不情之请。”

    皇帝挑起眉,竟很是好奇:“说。”

    太子鲜少寻他帮忙,一是太子本就不缺衣少食,二是多得是人愿意奉承一国储君,今日竟出奇地开口。

    “儿臣刚迎娶太子妃的翌日来宫中祭拜先祖,离去之时,儿臣借花献人,拿了花园一盆绿菊。”崔夷玉先解释前情。

    皇帝日理万机,倒真是不知道这事。

    他也不在意什么花花草草。

    “所以?”

    “太子妃虽日日照料,但花期总不过一月有余,哪怕她百般呵护,如今也已谢了。”崔夷玉认真地望向皇帝,“太子妃如今长滞闺中养病,父皇真知灼见,可教儿臣赠何物为宜?”

    皇帝“嘶”了声,皱起眉来:“倒是个难题。”

    难得太子虚心问他这个做父亲的,他多少得展示一下身为人父的阅历和情致。花有花期,赠花是好意,可如今秋冬,再加之之前赠的菊花都谢了,再赠显然诚意不足。

    更何况太子妃如今不似在林府中,眼界和条件也大为不同,寻常物什也体现不出太子用心。

    有什么存在时间长,好看,女儿家喜欢还能病重解闷的玩意儿?

    书房里久违地陷入了沉思。

    倒是李公公添完茶后,见眼前的天家父子仍在思索,笑着提议道:“去岁有异国在上供之时进贡了只黄头的白鹦鹉,性情活泼好动,如今在南苑住着,也不知太子妃喜不喜欢。”

    “说得对。”皇帝赞许地看向李公公,对着崔夷玉说,“女儿家大多喜欢聘些猫猫狗狗把玩,那只鹦鹉个子不小,寿命却不短,又是贡品,正合适你送太子妃。”

    他对那只鸟有点儿印象,贡品的前缀和喜兆一大堆都记不清,就记得那只鹦鹉好似寿命比一般人要长许多。

    既是太子要亲手送给太子妃养的,那必须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是普通的小猫小狗可以比拟的!

    “多谢父皇指点。”崔夷玉再次行礼,眉眼间少有地透出了些少年气,转身随着李公公遣的人一同前往南苑。

    皇帝看着崔夷玉的背影渐渐消失,感慨道:“你觉得他像朕吗?”

    李公公笑得脸上出了褶子:“像啊,陛下当年也是这般英姿勃发,痴心不改呢。”

    “胡说。”皇帝看似不吃这奉承,实际上还是笑了笑,叹了口气,“朕当年若是懂得‘花开堪折直须折’,多用些真心便好了。”

    “如今太子与太子妃伉俪情深,也是陛下赐下的一桩福气呢。”李公公道。

    “好了,不提了,不提了。”

    崔夷玉离开书房,去了南苑将李公公提起的那只“活泼好动”的黄头白鹦鹉请了出来。

    那只鹦鹉头顶嫩黄色的尖毛,眼睛滚圆若黑珍珠,浑身雪白若鸿鹄,一看便饲养得极好,个头也当真是不小,大抵有林元瑾半条手臂那么长。

    崔夷玉在看到抓在苑林使肩膀上叽叽喳喳,跳来跳去,似要和人吵架的贡品,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只是想给林元瑾一个御赐之物来“防身”。

    只要筹码越多,她的日子就过得越稳。

    其次是,崔夷玉虽扮演太子,但太子如今虽在养病,却仍然紧盯着他的动向。

    他已经好些时日没有与林元瑾说过话了。

    可他真的要把这只与其说活泼好动,不如说是嘈杂的大鹦鹉送给林元瑾吗……可是已经经过了皇帝一道,崔夷玉若没有拿,可能之后又要问起来。

    失策。

    苑林使显然察觉到了太子殿下的迟疑,饱含歉意地笑着说:“殿下有所不知,下官曾与小国来使多次确认,这鸟寿命确实长,就是天生好动,爱好模仿,嗓子不好还爱唱歌。”

    崔夷玉想,李公公大抵也不知细则,只是好心推荐。

    罢了。

    林元瑾若不喜欢让下人养着便是,这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