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一眼着迷》 60-70(第7/20页)
陆玺和陈家宿昨晚也住在这里,只不过他们两个起不来,通常要睡到中午。
或许只有纪淮周的话,他们愿意听进去,当天下午他们就离开了,一个去EB收拾残局,一个去纪淮周交管的飞行器品牌港区总部新官上任。
终于有一天,他们也要面对一个现实——假装成长是一场庞氏骗局。
送走了陆玺和陈家宿,当晚,许织夏又送纪淮周到了庭院门口。知道他们兄妹分开前有话要讲,周清梧和明廷送到这里便回屋了。
庭院大门没开,他们在门前告别。
门侧围墙的壁灯映下一圈暖光,像在他们周身,打下一束舞台的聚光灯。
“哥哥再见。”
许织夏渲开笑意,如同过去每次他送她去上学,她都这样朝着他挥挥手,乖乖说这句话。
只不过这回是送他。
她倒是平静,纪淮周噙起笑:“就这样?不怕哥哥又被关着,你还得再救我一回?”
回顾那天她坐上去往伦敦的航班,直至此刻,这些时日经历的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
许织夏凝思了会儿,冲他摇摇头:“昨晚你跟家宿哥讲话的时候说,纪家你做主。”
“嗯?”他等着她下文。
许织夏眨了眨眼:“其实我们不去纪家闹腾,你也能回来的,是不是?”
纪淮周抬了下眉骨。
“但哥哥还是陪我们闹了,”许织夏接着说:“是为了陪我们开心。”
“就这么确定?”纪淮周两根手指捏着她脸颊肉,轻掐了下:“吃死我了?”
许织夏笃定一点头:“嗯,哥哥答应过我一定会回来,你的话我都信。”
他在这话里笑了,等同于默认。
“纪家的事情,我知道三言两语讲不清,就算哥哥讲了,我大概也听不懂。”
许织夏仰着脸,她的眼里盛着清泉,深刻而柔软的眼神望向他,似能洗净落了他一身的尘埃。
她静静地,慢慢地说:“但是我知道,哥哥这四年,肯定辛苦。”
纪淮周眸光不经意一闪。
这个世界上,除了纪淮崇,这样的言语,他只能从她口中听见。
他不显山不露水,抬手去揉她的脑袋,像小时候那样揉得她脑袋轻晃。
出于分别的真情实感,也可能是在他这一贯的动作下受到触动,许织夏发自内心道:“我也很想和淮崇哥哥一样,为哥哥做点什么,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
纪淮周弯唇笑着:“哥哥不要你为我做任何事。”
“为什么?”
纪淮周眸光深静,定在她眼瞳里。
绿化照明下的植物枝叶碧绿,小桥静卧池上,月亮照进院子里,月光碎了一池,几条小锦鲤和汨汨的水流声一起,在池子里嬉戏。
轻柔的天籁中,纪淮周缓声开口:“因为哥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他蓝色的眸子宛如一片午夜的深海。
“哥哥所做的一切,”他总算亲口告诉她:“都是因为想要早一点回到你身边。”
许织夏顿时透不过气,鼻腔发涩起来。
陈家宿说,他被困在英国四年,想尽办法安排她去港大交流学习,才有了这么个见她一面的机会。
刚到港区时,她趴在的士的车窗上,望着外面的垂丝海棠,还纳闷,是谁这么有闲钱,大费周章在港区种江南的海棠。
原来是他为她高兴。
他自己说,和她从别人口中听说,前者能直面感受到爱意。
许织夏一对瞳仁浮着薄薄水光,却又笑得双眼亮盈盈,昂着下巴,拉住他的手:“哥哥,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回棠里镇看看吧。”
第64章 雨濯春尘
【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想你……
不行, 不能想了。
哥哥会一直打喷嚏的。
——周楚今】-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日升月落,杭市闷热的三伏天也在日渐过去。
在这段需要熬夜才能看到同一个月亮的日子里, 他们都在北半球各自好好生活。
许织夏又想起曾经,陪着芙妮窝在斯坦福宿舍里,看廊桥遗梦这部电影。
“我不想再需要你, 因为我无法拥有你。”
电影里的这句对白, 在过去的某段时间, 曾被她奉为感情永恒的真理,她试着接纳现实, 不再执着要朝夕相伴。
现在因为需要他, 她又如此地想要拥有他。
生活就是一个永不止息地,向内探索的过程,那个流落在雨夜里的小女孩,起起落落地长到今天, 她的心理是一副拼图, 在越长大越完整。
生活是,学问也是,学无止境。
虽在暑期,但周清梧身为浙校教授,常能接触心理学培训或演讲课,有时她是受邀讲师, 有时她是听者提升自己, 许织夏就跟着她一块儿去。
虽然没有他的陪伴, 但她依旧过得很充实。
某夜, 许织夏坐在书桌前看了会儿书,日常临睡前, 又在群里和孟熙陶思勉聊天。
他们三人的小群,群名天天在变。
今天叫:周公主解孟。
永远不能上桌的陶思勉,在群里拍桌。
陶餮:【每改一个群名,就会有一个陶思勉心碎】
陶餮:【我质疑!】
于是孟熙在群里发了个红包,陶思勉立刻就领了,红包金额一块钱,对于平时只能收到她一毛钱红包的陶思勉而言,也算涨了十倍。
陶餮:【孟姐大气】
别给我熙熙哈哈:【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陶餮:【……】
陶餮:【好好好,吾皇,明天臣请您和您的公主吃饭】
别给我熙熙哈哈:【明天不行,明天我得去医院,我爷爷受伤了】
许织夏抱着腿窝在椅子里,翻看前面的聊天记录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但笑容在看到最新那句的瞬间无影无踪。
她忙不叠打字问:【孟爷爷怎么了?】
孟熙发起群视频聊天,同她讲事情始末。
千寻集团因私心,要涨门票的价格。
棠里镇景区对外宣称是“特色千年古镇”,见惯千篇一律的商业小镇,众人都慕名而去,可所谓千年古镇的真实面貌,依旧是铜臭味熏天的资本收割地,这便造成棠里镇在网上褒贬极端的风评。
贬低都来自真实游客。
而夸得天花乱坠的,大部分是各大博主,收了景区公司的酬劳配合营销。
名不副实的古镇,百元门票足以令人诟病,再涨是要害棠里镇臭名昭着。
除了眼见商机而入驻的外地商户,棠里镇的原住户谁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