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40-450(第3/24页)
这说不通的。谁不想在朝廷里呼风唤雨呢?
祝缨道:“谁说我现在活得不轻松了?我将以前掩人耳目的精神省了,这一分精神放到别处,你知道我有多么的自在吗?”
陈枚哑然。
祝缨道:“至于失算,多了去了。我小的时候,只想有一间茶铺,养活一家人,不用奔波讨生活。然后就被抓去当赘婿了,亲爹也吃了官司。想救亲爹,又被郑相公抓去要我做随从。好容易从他那里逃出来,遇到你们家找失散的亲戚。跟着进京,又被个纨绔一句话扔进大牢。出了大牢去考试做官,本以为能够平安一生,又遇着了刺客。南下梧州,想蜷在这儿,朝廷又嫌我在这儿经营太久,非给调回去。回京的时候,我都三十二了,三十二年,惊喜不断。
每一件事,都出乎我的意料。
算无遗策?万全之策?你哪里来的这样的想法?嗯?”
“呃……”
祝缨笑笑:“一会儿给你看样东西。”
“哎!好!”
…………
酒足饭饱,陈枚收好奏本,跟着祝缨到了书房。如今论品级,祝缨只是一个县令,陈枚还是执子侄礼,老实站在她的桌前。
祝缨拉开抽屉,取出一个信封,从中抽出一张纸来:“来,看看。”
陈枚踮着脚尖上前,只看了一眼,脊背生汗——这就是陈萌让他讨的字据。
他喉咙发干,说话声间也呜呜的:“这、这是……”
“你家这个舅爷,上辈子别是你们的债主吧?”
陈枚道:“谁说不是呢?阿爹在家里骂了三天,又不能大声骂,气得差点儿要请病假。”
“这玩艺儿,在我手里也没什么用,隔着三千里,想用它都嫌远。”
陈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我就拿走了?”
祝缨点了点头,又问:“京里最近如何?”
陈枚飞快收了字据,嘴也没闲:“不太好,冼相公旧事重提,请求重新释经。陛下没答应。但他总是磨着。他手下那群伪君子,又提议以后科考,入场前要验明正身,以防‘舞弊’。岳尚书以为,这是侮辱士人,与他们吵了起来。那个……”
祝缨笑道:“知道了。”
“小侄的意思是,其实,陛下也不是很开心,梧州刺史的事儿,必有人反对,陛下也必然不会乐意。除非,郑相公那儿您有把握,家父与他合二人之力,或许能够争一争。否则这一份奏本,恐怕是要泥牛入海的。”
“梧州是羁縻,朝廷不能派人过来,只能我们自己选。如何治理,也是依我们的风俗。我做刺史,要有上州的品级,梧州要可以养兵,我来领兵,当然,钱不用朝廷出。”
“啊?”
祝缨道:“我刚才告诉过你,梧州远在三千里外。有什么事儿,顶好一次都讲清了,免得往来费时。朝廷想拿捏腔调也行,想拖那就拖下去。西番也很喜欢这里产的茶砖。”
陈枚愕然:“您……”这也只是知会朝廷一声吗?
祝缨道:“我不喜欢热脸贴冷屁股,更不喜欢受气,跟我交易,要买卖公平。你回去也可以换一个说法,一个刺史换我牵制西番。天下,不会有人怀疑我办不到吧?”
陈枚低头想了一下,道:“好!我爹也愿意你们在梧州能够平安度日,如今他与郑相公反而比之前更亲近些了。”
“别是靠骂我变得亲近的吧?”
陈枚喉咙一紧:“不、不,不至于。”
祝缨道:“我不喜欢拖沓。”
“我明天就动身!”
祝缨道:“刺史的敕封到了之后,我再给你们一样东西,你爹、郑七,都有份。”
“敢问是什么东西?”
祝缨道:“我已经给了你一样了,你得把我的事办了,才能得到另一样。”
陈枚道:“我明天就回吉远府!”
后手
夏季的山中别业较之山下要凉爽许多,陈枚却完全无心享受这种清凉。他恨不得能够日行千里,一眨眼就回到京城,尽快将这件事情给了结。
出了书房回到住处,随从、仆人早已眼巴巴地等着了。他作为“外面的使者”并没有被安排住进祝宅,而是住进了一所比较安静的客馆里。
随行的官吏与陈家的仆人分别从左右两边扑了上来:“大人/二郎!”
“大人,祝……呃,是个什么意思?”
“二郎,快进来用些冰饮吧!背上都汗透了。”
陈枚自嘲地笑笑:“怪道刚才风一吹,我还说怎么这么凉快呢。进去说吧。”
进了正房,仆人忙来忙去,给他换衣服、擦汗、上手巾,随从官员则小声询问:“还顺利么?”
陈枚拿湿帕子捂着脸,声音有点含糊地说:“明天一早咱们就动身回去!要快!”
众人吓了一跳,有人警惕地望向门外,也有人想奔去抄家伙。陈枚斥道:“看看你们那个没出息的样儿!”
“那大人的意思是?”
陈枚道:“咱们是为陛下办事,怎么可够拖拖拉拉?早日回去复命是正经!”
两拨人听到他这样说,将所有的心事都放下,只余一个念头:对!快点回去!
烟瘴之地不是闹着玩的,本地人都说比二十年前好多了,他们看来也确实没那么糟糕,但仍然让人心中不安。
他们开始连夜收拾行李,陈枚道:“小点儿动静,收拾完了就睡,她是什么样的人?真要扣下咱们,谁都走不了。既答应了让他们走,就不会反悔的。”
众人知道他说的有理,动作变得从容了一些。
陈枚自己却没有睡得很安生,他不担心安全,却担心接下来回京之后要怎么办。京城是很乱的,政事堂里人心也不齐,自从有了政事堂,丞相们就没有一条心过,丞相要是一条心了,皇帝该不干了。
但是,以前那些矛盾很多时候是可以调节的,现在不一样,冼敬与郑熹已经摆到台面上来了。要命的是,因为祝缨,郑熹是明着被质疑是不是共犯,而陈萌也有包庇的嫌疑。
祝缨现在又要做梧州刺史,还点菜!还要品级!
陈枚完全不敢想象接下来会闹成什么样。
朝廷可以不答应,但如果不能如了祝缨的意,她会再做出什么来,还真不好讲。陈枚当然也知道,如果由着祝缨坐大,朝廷以后就更难辖制她了。出现一个不受控的、有不小地盘的势力,对朝廷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甚至可能猜到朝廷中另一部分人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围剿?收伏?
陈枚的脸在黑暗中露出一丝苦笑,梧州这地理,怎么进兵?他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一线天”,不是游玩时矮山里只有一道几十尺的小景致,想从这儿打进去……
陈枚叹了口气,在床上辗转反侧。
次日一早,鸡一叫,陈枚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随从们也陆续起身。客馆的人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