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320-330(第9/31页)

他们家虽然与郑侯府上有渊源,但也确实不能坐等郑府事事为他考虑。府里给金良从一个家仆带成了个六品官,已是非常好的主家了。

    祝缨点了点头。以前不好说,现在有把握了——阮丞在兵部做郎中了。中低级的军官的管理、选拔、考核、升降,是兵部在做。

    “这么多年的猪蹄子,可不能白吃啊。”祝缨笑着说。

    “哎!”金大娘子说。

    金良道:“你哎的什么呀。”

    祝缨笑出声,金大娘子也笑出了声。

    …………

    祝缨第二天带着赵苏去鸿胪寺,先认齐了余下的人,再办交割。然后她就理所当然地将大把的事务都交到赵苏手上了!

    赵苏是她带出来的人,做事与她有几分像,很是让人省心。

    赵苏一就位,骆晟举荐的那位阳丞也快到了。鸿胪寺里已有人知道赵苏与祁泰的关系,又有小黄等人,祝缨俨然已掌握了鸿胪寺的半壁江山。却没什么人讲歪话——祝缨提拔自己人,但不刻薄其他人。

    柯典客就一门心思也想变成“自己人”,与赵苏十分配合。

    祝缨落衙后又往温宅去转了一圈,再往郑府去。

    郑熹才从京兆府回来就听说她到了,在书房里见了她,彼时郑川正在一旁伺候笔墨。

    郑熹道:“看来温家的事儿也耽误不着你。”

    祝缨道:“只怕耽误着您了吧?”

    郑熹挑眉,祝缨道:“温大郎在禁军里多少年了,这节骨眼儿上痛失慈母,上进的天赐良机也溜走了。”

    “是啊,诸王蠢蠢欲动,”郑熹先踩了诸王一脚,然后说,“你是有想法了?”

    祝缨道:“您要在禁军里头已经安排好了别的,当我没说。要是还没有,请您得尽早安排了。”

    郑熹点了点头。

    祝缨又说:“想来别人的安排也被那一场架打乱了。”朝会一场群架,武职的也有参与的,末了皇帝又把武职、禁军调动了一番。

    郑熹道:“还有呢?”

    “我在温大家遇着金大父子俩了,您要是对他们没有安排,我想帮金彪往上走一走。当年金大帮过我不少。”

    郑熹问道:“你要怎么帮金彪?”

    祝缨道:“他们的升迁是兵部在管,走一走兵部的门路。”

    “阮?”

    “是。”

    郑熹道:“好。”

    祝缨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当然。你自己的事情也要上心,鸿胪寺不是久留之地。”

    祝缨笑道:“我不挑活儿。”

    郑熹道:“那还往鸿胪寺里放那么多人?”

    “不是往那里放人,是我到哪里,哪里就有我的人。”

    郑熹笑骂:“大言不惭!与骆晟不要走太近,你难道想做外戚一党?他聪明能干也就罢了,一个菩萨,你拽不动。”

    “这不是在一处混日子么?不在一处,也就管不了了。”

    郑熹道:“邵书新后天到,休沐日聚一聚。”

    “好。”

    外面来说晚饭好了,郑熹道:“一起?”

    “我又赶上了!”

    ……

    邵书新入京的时候天气更凉快了一点,这天不是休沐日,祝缨还是预备落衙后去他家里看看他。

    杂事都推给赵苏,祝缨翻看邸报,忽然觉得嘴里没味儿——陈峦的孙子、陈萌的儿子,出仕了,起手就是正六品。

    飞快地浏览完了全部的内容,祝缨轻轻地合上邸报站了起来。

    不知陈峦放不放心孙子进京呢?

    陈放

    二十年来多少能人的天才设想都破产于皇帝死得太晚!

    譬如王云鹤,也是有一点“新群登基万象更新,我做一些改革更方便”的想法,哪知能干的先太子死在了皇帝前头,新太子又是那样一个脾气,皇帝活得久,诸王又被纵容成了这样,都是阻力。

    譬如施鲲,一位只想安稳混日子的人,与王、陈谋划了一件人生中俯仰无愧天地的事——送了许多年轻精英出京历练储备人才兼避开乱局,为国为民死了到地府都能吹牛的那种。皇帝多活了这些年,眼瞅着精英们都长成了,他们不踏进这场乱局都不行了。磨炼你们不是让你们练好了拳回来打架的啊!朝会上动拳脚只是表面,私底下大动干戈的主力可不就是这群人么?成养蛊了,避了个寂寞!

    譬如郑熹,很早到了先太子的身边,起手就是一个詹事,多么的亲密无间,他也乐于为太子扛雷。结果呢?皇帝活得比先太子还长!不说努力付诸东流,留下来成果的也不多。安排了温岳在禁军,皇帝熬到了温岳丁忧。安排了蔺振在皇帝身边、姜植在御史台,皇帝熬到了把这二人调出京。这都什么事儿啊!

    譬如刘松年,他被皇帝召进京,是为了准备襄助过度的,这一过度就是二十年,天天在京城里耗着,耗得老刘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活得过皇帝。

    又或者段琳,段家相当的明白,他们有仇人,但是问题不大,一朝新旧交替,就是洗牌的机会。结果桌上这一局牌它打不完了!

    更不要提英年早逝的先太子一系了,先太子的命不算很短了,多少雄心化成灰土。先太子妃满眼光辉灿烂的人生,“噗”一声,被吹灭了。承义郡王、东宫旧属等等等等……都没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就是皇帝自己,二十年前拔除龚劼开始,也是为了好儿子。结果儿子居然不耐活。把好外甥郑熹给了东宫,然后郑熹也跟着蹉跎了好几年。眼看旧臣故人渐次凋敝,剩下的儿子皆不如死了的,皇帝心里也是凄凉得很。

    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皇帝活太长”带来的难题,以及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题目。世界它居然不照着大家规划的来,总是出意外!

    不如意事常八、九啊!

    人们不太敢将对皇帝寿数的推测说出来,只能奋力地解着衍生的狗屁题目。

    京城里每天都有整个帝国的菁华们惆怅、调整,远在千里之外,还有一个郁郁的人——陈峦。

    他急流勇退又安排陈萌往外任去,便是担心儿子脑子不够使,搅进新旧交替的时刻成了别人的垫脚石。新旧更替,他一个老臣上表一贺,自己儿子就又能现到新君面前了,那时候再往京城一放。妥贴。

    哪想到皇帝又活了十年?直熬到了他孙子都能出仕了,儿子的资历都攒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怎么安排?怎么安排都是含了口滚烫的羊肉,咽也不是、吐也不是。早知道该让儿子在地方上攒点资历就火速回京磨着,把脑子磨好了下场迎接交替!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

    孙子出仕不是陈峦安排的,皇帝想起他来的时候也没有同他打个招呼。

    说不得,只好随机应变了。

    “帖子拿好。进京后先拜见陛下,然后拜见各位相公,要恭敬,”陈峦对孙子陈放说,“几位相公眼下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