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3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30-340(第16/18页)

身份体面,薛怀义得宠的时候,就去替薛怀义牵马,还口称‘薛师’,后来张氏兄弟得宠的时候,又去替他们牵马,把他们夸的一朵花似的。

    趋炎附势之心,可见一斑。

    而这条线上,武家人过的无权无势颇为潦倒,想来更是恨不得削尖了脑袋,钻到权势中去,求得庇护。

    如今神都中权势最盛者——

    太平提起这件事,气的连瓜都不想吃了:“他们竟然也敢痴心妄想,与姨母家联姻?!”

    姜握看了一眼婉儿:是的,在武家人看来,她这位大司徒无子无女,只有一弟子,还是女弟子,正是绝好的攀附对象!

    若娶此女,与大司徒的‘女婿’就是一样的。

    而大司徒又没有儿女,那女婿就是儿子啊!还怕她不扶持帮衬武家吗?

    太平哪怕知道此事必然不能成,但听闻也气的够呛,直接道:“这便是癞虫合、虫莫跳到脚背上,不咬人也恶心人。”

    婉儿倒是听笑了。

    太平又奇道:“他们难道不觉得自己讨人嫌?!吐蕃到现在为止还未定下和亲事,说不定,就是看不上武家那起子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呢!”

    *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姜宅,太平对于武氏宗亲的一通‘不配’‘痴心妄想’的气话,旁人听了也罢了,倒是李显听了,越想越害怕。

    于是端午前一日傍晚,圣神皇帝久违地接到了周王李显的单独请见。

    他不但自己来了,还特意带了伴手礼:两只肥鸡。

    说是他亲手养的,亲手捆的,又亲手交给了严公公。

    然后又从袖中摸出一份公文,向母亲汇报,他最近在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如何配比一种能防部分鸡瘟的药粉。

    他说的认真,圣神皇帝却有几分唏嘘。

    她想起了从前李显怎么都不肯好生进学,把先帝气的,有次都抱怨道‘这是儿子吗?这分明是滚刀肉’。

    如今却也老老实实上进了。

    大约是终于懂事了吧。

    圣神皇帝刚想到‘懂事’这两个字。

    就听李显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母亲,你不要把我送去给吐蕃的摄政王后好不好?我不想去当后爹。”

    圣神皇帝:……

    半晌才道:“谁告诉你这些话的?”

    李显毫不犹豫:“是令月。说吐蕃看不上武家人那种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

    那谁上得了台面?

    必然是他这种有用的,有是出身正嫡的皇子啊!

    李显顿时有了危机感。

    事后,被圣神皇帝叫过去问此事的太平,好悬没有冤枉死。

    **

    说起来,这一年的新西瓜,还运了一些回长安,以供皇陵。

    四时祭祀,除了三牲三禽,也自少不得瓜果等物。

    圣神皇帝自选了数个好瓜送与乾陵。

    昭陵也是一般的份额。倒是高祖李渊的献陵,圣神皇帝还真犹豫了下:毕竟头起儿的西瓜数量太少。

    而在世的重要的人还有许多等着分瓜,献陵要不依旧用香瓜吧。

    后来还是看在晋阳公主等数位还在,并且在为本朝出力的李唐宗亲份上,献陵也换上了少许西瓜。

    *

    其实对晋阳公主来说,比起献陵的西瓜,她如今更看重的倒是另外一处。

    作为医学院的院长,她来与姜握这位副校长告假。

    “趁着这个端午和田假,再多几日正够往返一趟华原——我想亲自去给师父送西瓜。”

    华原,孙思邈孙神医隐居养老之地。

    晋阳公主垂眸:“上月,华原送来的书信,不是师父亲笔写的了,而是他口述,卢司马代笔。”

    “我去一回华原吧。”!

    第340章 武大郎求见

    上阳宫学校的师生,都有严格的告假程序。

    晋阳也并不搞什么特殊,按部就班先拿到了教导处处长刘仁轨的批假条,然后来到了分管副院长姜握这里。

    两人说起孙神医,自与旁人不同。

    毕竟姜握与孙神医也相识甚早,渊源又深。

    晋阳还将师父的信拿出来与姜握看——

    字迹姜握很熟悉,是卢照邻的字。说来也巧,当年正是因为她心念一动,提醒卢照邻去看病,才有机缘见到孙神医。

    晋阳伤叹道:“师父依旧在关心上阳宫医学院的事儿L。字字句句,说起的都是如何传承医道。”

    自去岁上阳宫办学后,师父再寄给她的信,绝大部分就都是有关教学之事了。

    姜握自然也清楚:卢照邻陪伴孙神医隐居华原,也常寄信给她说起孙神医的近况。

    并且还有两回,随信而来的,正是孙神医指点,他来笔录重新编篡的教学版医书。

    如今……

    晋阳与姜握两人都没有再说起,不只是大部头的医书,孙神医连信也写不来,需人代笔了。

    晋阳换了个话题——

    “我来去不过月余,陪师父待几日我就回来。”便是她不舍得回,师父估计也要赶她回来教书的。

    “五月里,正是曜初孕中期,是胎相最稳固的时候。”

    这段日子,算是孕妇和孩子最安全的时间段——不似孕早期流产的风险高,反应也重,也不似七个月后的孕晚期,随时有临产或是早产的风险。

    “镇国公主府的两个女医,经验也丰富。”晋阳顿了顿,又看向姜握道:“何况我这次去探望师父,正好再问一问你说起的剖宫产之事。”

    姜握点头:“这只是最以防万一的准备罢了。”

    此时的医学技术,当然是不支持剖宫产这种手术的。

    其实外科切开缝合之技术,包括麻醉的药物,在华夏出现的都很早,反而无法突破的医学瓶颈在于标准的手术环境,以及监护上——

    在正规的医院,手术室的通风,都要求经过专门的‘集中净化系统’,故而有些手术室医生护士会戏称自己每天‘不见天日’。再辅以紫外线灯、消毒药水等数种方式,每天对室内进行消毒。

    再有,若要尽量安全的手术,必然要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控。

    姜握前世做过几次必须要全麻或者半麻的大手术。

    在手术同意书之外,还会有麻醉医师另外告知风险,签署的麻醉同意书。

    她至今还记得,手术室里围绕着一圈各种滴滴滴的监护仪器。

    麻醉医师绝不只是用麻醉和止疼镇定的药物就算完了,还要查看各种仪器,随时监护病人心跳、血氧等各种体征。

    术后还得把人送去专业的麻醉后苏醒室。

    每次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