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140-150(第10/19页)
侯府有什么事吗?”徐放放下茶盏问,“要是有麻烦, 让我父亲帮帮。”
信是承安侯亲自写的, 这还是江云康离开京城后,第一次收到承安侯的信。
一开始是报喜, 说五弟江云熠中了进士, 往后得靠江云康多多提携。有说两句客套话, 问江云康近况如何。
承安侯能问江云康怎么样,看到这里,江云康就预感不太好。
等信的末尾,承安侯说要让二哥江云启来永平城和江云康混。
江云康的二哥也从武,但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兵书什么的都不通,全靠家中花钱找关系弄了个活干。
现在承安侯要江云启来永平城,无非是看江云康得皇上重用,又是一方父母官,想让江云启过来沾点边。
除去死了的四弟,家中还剩四个兄弟。
大哥为人磊落,且心胸宽广,不需要江云康操心,反而还能和江云康互相提携。五弟是个嘴上不饶人的,性格不讨人喜欢,心思却不坏,本性好强上进。六弟比较软糯一些,却也懂得知恩图报。
唯独二哥不求上进,还风流好色,本事不多,是非却不断。
“没出什么事,是我父亲要让我二哥来永平城。”江云康皱眉道。
徐放知道江云康家中情况,眼下承安侯写信来,怕也不是商量,而是直接通知。父母的命令,又不好违背,不然传个不孝的名声,江云康之前做的所有功绩都白费。
“你要是怕你二哥麻烦,就把他交给我操练。”徐放提议道,“就算是再懒惰的性格,到我手下,那也得老实听话。到时候我好好磨炼他一番,指不定就吃不了苦,闹着要回去了。”
“他在京城吃喝不愁,还有兄长庇佑,非要来永平城?真是自讨苦吃!”
江云康忍不住哼了一声,沉思片刻,摇头道,“不能让他来永平城,我那个二哥,平生最不上进,他要是来了永平城,少不了添麻烦。我这就修书一封,让贺将军把他截在临兴关,让贺将军去操练他,也是一样。”
都是从武,可在京城领着闲职,和到真的战场,是完全不一样的。
江云康不信二哥吃得了这个苦,从小被孟氏宠着长大,本事又没几分。就是不知道,这个主意,谁给他父亲出的。
这会的承安侯府,是一片喜庆。
殿试榜已出,江云熠高中进士,名次虽倒数,也也不容易。
在给江云熠办酒时,孟家人和承安侯多提了两句,说江家几个二郎都有出息,唯独嫡出的老二远不如一个庶出的弟弟。
承安侯思索了一晚,就决定写信给江云康。
一开始,孟氏并不同意。
她知道自个和江云康关系一般,不可能真心提携二儿子。但承安侯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江云康再厉害,那也是江家儿子,逃也逃不掉的血脉。
孟氏再三思索后,又去找了大儿子,结果大儿子也说让二儿子去历练一番也好。
最终,孟氏还是送二儿子出门。
而江云启自己,是不太愿意去永平的,他没上过战场,但是听过不少战场的事,刀剑无眼,随时都会丢命。
但耐不住家中人劝说,总不能全家兄弟都厉害,唯独他还止步不前吧。
想了想,江云启也觉得舅舅他们说得对,去永平城待一段日子,到时候随便写点功绩,回京城时好歹也有个一官半职。
就这样,江云启出发先去新余了。
而江云启出发没几日后,承安侯想着几个儿子都要光耀门楣,偷着多喝两壶酒,醉了后就晕了过去。
大夫来诊脉后,还是说承安侯身体太虚,不能再饮酒之类的话。
孟氏当时就把大夫叫到一边,要大夫说一句准话,想知道承安侯到底还能活多少年。
大夫一开始不敢说,后来被孟氏再三追问,才低头道,“侯爷的身子早就被掏空,好好拖着,也就是这两三年的光阴了。”
孟氏当时就快晕厥过去。
她与承安侯早没了夫妻情分,并不是伤心承安侯命不久矣,而是担心承安侯死后,会影响儿子们的前程,特别是大儿子的。
如今大儿子深得皇上重用,正是最好升官的机会,如果守孝三年,待朝政稳定时,哪里还有大儿子的位置。
孟氏的一生希望,全寄托在大儿子身上,只能让大夫尽量拖着承安侯,又换了承安侯身边伺候的人,不许再出现偷喝酒的情况。
刚因为小儿子中举来的好心情,孟氏又开始发愁起来。
另一边,林府却不一样。
林源殿试不错,中了第二十名,林家上下都非常高兴。
不过,木须先生早就交代过,林家是商贾,就算林源中了好名次,也不要太高调,做些行善积德的好事便可。
故而林府这几日都施粥送粮,却没有摆酒请客,但林府内里,是日日好酒好菜的庆祝。
而且在林府借住的薛见山,这次拿下武科状元,更是一大惊喜。
薛见山中了武状元后,立马请命要去永平城为国效力,皇上感念薛见山的忠心,不仅给薛家加封,还给薛见山赐婚。赐的还不是别人,是徐放的妹妹徐宜兰。
这门婚事,外人看着是皇上赏识薛见山,这才做主给赐婚。
不过他们内里的人都知道,这是在薛见山中了武状元后,去和皇上求来的。
薛见山得了江云康的恩惠,才能有今日的成就,他到了京城后,受到江云康和徐放等人的拜托,去拜访了徐家、木家等。
在徐府时,便和徐宜兰看对了眼。
三年前长公主就在为徐宜兰相看亲事,后来遇到先帝驾崩,各种事加起来一耽搁,便又拖了这几年。
长公主为了女儿的婚事,是日夜发愁。直到薛见山上门后,发觉女儿的心思,这才关注薛见山。
不过她也是等薛见山中了武状元,才点头同意,不然以薛家现在的情况,长公主还是不太愿意把女儿嫁过去。
薛见山急着要去永平城,加上徐宜兰的年岁也大了,他和徐宜兰的婚事便没拖,日子定在一个月后。
这个好消息送到永平城时,徐放是既高兴,又发愁。
高兴的是薛见山秉性不错,愁的是妹妹嫁了个武将,往后怕是要两地分居。
江云康是真没想到还会有这个缘分,现下京城里有那么多好消息,就等着薛见山来永平城报道了。
与此同时,江云启也到了临兴关。
得知江云康要他留在临兴关,当即不高兴,还是坚持要去永平城,却被贺之洲给扣了下来。
江云康在信中写,他的这个二哥生性惫懒,不是个上进勤快的人。他现在忙于永平城的公务,实在没功夫处理这个二哥,让贺之洲帮忙管管。
收到信后,贺之洲当即就明白江云康的意思,既然江云启不老实,就先关起来饿两天。他带兵多年,就没有训不好的兵。
等江云康收到贺之洲的信时,看完后颇为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