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80-90(第15/16页)
爹娘的意愿,心里不安。”
孝道是最重要的品行,若是一个人不孝顺,是万万当不了官。
听文渝搬出爹娘,太子也不好再多说,只是态度瞬间变了。从最开始的热情,到一瞬间的冰冷,众人都看出太子不高兴。
等宴席结束,离开东宫时,文渝的手还是冷冰冰的。
“我总觉得,这次出榜,我不会有好名次了。”文渝目光呆滞地看着江云康。
“别想太多,殿试一甲的名次由皇上钦点,你这次拒绝太子,说不定还是件好事。”江云康安抚道。
张博宇在一旁点头说是,“要不然,你让家里快点定个亲事吧。你长得这样好,马上又有功名,等榜一出,肯定会被更多人看中。”
文渝的爹娘见识比较少,这会也定不下什么好亲事,况且结亲这种事,又不能随便选一个。若是没选好,往后得后悔一辈子。
江云康说还是要好好挑,“文师兄也可以让邱院长帮忙介绍,有他帮你把关,肯定可以。”
其实现在更近的是木须先生,但木须先生这两年的社交比较少,远不如邱杰认识的人多。而且邱杰也更圆滑一点,又是文渝的先生,肯定会为文渝着想。
文渝苦笑道,“院长是说等我榜出来后,再帮我寻门亲事,现在就怕,我还没回书院,就遇到一堆为难的事。”
“那也不怕,你就说家里有安排,别人虽然不会太高兴,但也不至于为难你,毕竟你要孝顺爹娘,谁也没理由反驳。只是你得提前和家中爹娘打好招呼,别说漏嘴了。”江云康说话时,马车已经停在承安侯府门口。
等江云康下马车后,张博宇才突然说了一句,“经过今晚的对比,我倒是觉得,往常说太子殿下的那些话,确实有理由,他的做法就比不上贤王。”
“你说什么呢!”文渝听得眉头直跳,忙伸手去捂张博宇的嘴,压着嗓子道,“太子怎么样,还轮不到我们来议论。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说,你我还没入仕呢。”
张博宇被紧紧捂住嘴巴,等他点头后,文渝才松手。
他拍着胸膛大口喘气,“这里……又没其他人,别人又听不到。行行行,我不多说了。”
看文渝又要捂他嘴,张博宇先闭嘴,过了会,等马车到木府时,他才道,“不过我放才说的话,你可得上点心。可惜我家没有合适的妹子,不然这会先和你定下,你好我也好。”
文渝笑了,“你可别光顾着说我,你自个也是个光棍。”
“我可不怕,我爹已经帮我看好两户人家,等榜出来后,便会去说亲。”张博宇道。
第90章
成亲是人生大事, 木疆和徐放已经成亲,江云康身边熟悉一点的人,适龄还没成亲的便是文渝和张博宇。至于林源, 林家的意思是等下次乡试再说。
江云康夜里回去和林氏说到文渝,再次庆幸自个已经成亲,反倒是不用担心这个。
林氏听到后, 心里才不担忧了。
离放榜还有三日,江云康接下来参加了好几次的宴席, 都是拒绝不了的王爷和一些亲戚家的。
每天都是算着时辰在过。
同样的,皇上这会, 也在说进士名次的事。
殿试的考官已经挑了二十份试卷呈上来,皇上昨日已经看过,明日便是放榜的日子,但皇上还没定下名次。
他叫来了三个儿子,让他们一起看看。
“朕昨晚思索到深夜,觉得吾儿们都大了,也该有些看人的目光。”皇上坐在上首, 瞥了眼堂下的三个儿子,“你们都看了好一会儿, 可以说说,这次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给谁比较好?”
太子先抬头去看皇上, 但很快又低头, 他很犹豫,二十篇文章里, 他觉得有一半都很好, 实在难分伯仲。
可父皇开口问他们, 便是给他们考验,他又不想输给两个弟弟,便开口道,“会父皇,儿臣觉得张赫宣,还有成述的文章最好。”
“好在哪里呢?”皇上又问。
“好在……”太子瞬间哑口,想了想,有点慌张地回答道,“张赫宣用词老练,很是体现了文字底蕴。成述的见解独到,继续开凿运河确实可行。”
回答完后,太子便小心翼翼地去观察父皇的脸色。他当了太子二十几年,那么长的时间里,很少有得到父皇夸奖的时刻。凭他对父皇的了解,觉得父皇应该会喜欢他说的两个人。
皇上却没给太子回应,目光平淡地从太子身上飘走,看向另外两个儿子,“你们也说说。”
贤王比恭王要大,所以他先回答,“儿臣觉得,倒是文渝的文章不错,当得状元。文渝字迹娟秀,行文颇为大气,一看便是有志之士。”
恭王最年轻,不过二十有三,母亲是进宫后就盛宠至今的盛贵妃。
皇上时常说,恭王颇有他年轻时的样子,故而和贤王一块留在京城。
听贤王说完,恭王也点头道,“文渝的确不错,不过让他当状元,多少有点不能服众。翁行鑫的文章就很不错,有理有据,还引经据典,儿臣推荐他当状元。”
皇上看着三个儿子,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却也代表了儿子们拉拢的对象。
今日的问话,是考验,也是试探。
皇上年岁大了,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总觉得可能哪天醒来,皇位上就会换一个人,越是这样想,就越对儿子们不放心。
现在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皇上藏在袖中的手指有规律地点着手背,目光扫了一遍三个儿子,“张赫宣的字迹确实不错,可他的内容不实际。朕要的是能为民为国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做文章的才子。”
顿了下,又说到成述,“继续开凿运河,哪里来得钱?太子难道不知道,边境的军粮已经拖了一个月?”
去年水灾,收上来的税赋少了四成,北境的几个敌国虎视眈眈,军士们都快吃不上饭,哪里有钱去开凿运河。
皇上说完这两句,太子立马抿紧唇,不敢再多言。
恭王的唇角立马弯起浅浅的笑意,还抬手挡了下脸,生怕别人看不到似的。
说完太子的提议,皇上又说到文渝,面色这才缓和一些,“贤王提的文渝还不错,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抱负,出身又贫寒,确实能带动西边一带学子读书的积极性。”
文渝被夸,贤王面上有光,但他并不多建议,“儿臣不如父皇思虑周全,还是父皇想的周到。”
在皇上的诸多儿子里,若说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做得很好的,也就只有贤王。虽然贤王的母亲出身不高,但因为贤王的出色,皇上才给升贵妃的位份。
皇上知道贤王是拍马屁,但这话说得他很开心,哈哈笑了下,又去看恭王。
说起来,恭王才是皇上现在最宠爱的皇子,所谓爱屋及乌,皇上对盛贵妃有多宠爱,就多疼恭王。
不过恭王是皇上中年得的儿子,又有个宠妃母亲,性子便高傲许多。
“至于那个翁行鑫嘛……”皇上顿住,看着恭王期待的模样,他还是摇了摇头,“笔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