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5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50-60(第8/32页)

省下来送给原主。

    施懿高原反应严重,他就亲自去采药煎药,照顾施懿。

    这一来二去,两个孤单的灵魂就成了朋友。

    后来,凌秋桑还教施懿骑马,教他方言,教会施懿如何在高海拔地区保护自己。

    而施懿,也在少年的陪伴下,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闲暇时期,施懿也会教凌秋桑一些初高中的知识。

    友情的变质,就在凌秋桑十八岁这年。

    施懿这时候已经二十三岁了,他们这地方偏远穷苦,许多人都没读过书,所以读书人的地位,还是很受推崇的。

    在这一年,村里的老人就开始给施懿做媒了。

    知青下乡之后,如果回城无望,跟本地人结亲的不少,很多都在本地结婚生子,安顿了下来。

    施懿二十三岁,正是说亲的年纪,长得又帅气,还是城里的读书人,虽然经济条件差了一点,但是只要肯留在本地,还是很受人欢迎的。

    特别是藏民们还挺喜欢招上门女婿的。

    凌秋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难受得紧,一个人骑着马,跑了好远。

    他觉得自己不对劲,他不想让这个老看的城里哥哥娶媳妇,但他又想不到原因。

    他一个人在外头待了两天,最后是施懿骑马来找到了他,问清楚了原因,说了自己没有在这里结婚的打算,才把他带回了家。

    恰逢那时候初冬,两人骑马受了寒,回家赶紧烧了热水洗澡。

    是的,一起洗的。

    从前也不是没有一起洗过澡,但那天的气氛就有些不对劲了。

    施懿到底是城里人,见识比凌秋桑这个牧马少年要多得多,意识到少年的感情,他却没有排斥,反而纵容。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对少年的感情其实也非同一般。

    之后两人暧昧了好一阵,在次年的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两人分到一个小队外出牧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心旷神怡的蓝天白云下。

    在临时搭建的毡包里,第一次有了深入的交流。

    之后两人就默契的展开了地下恋情,跟凌秋桑和施懿想的一样,以前这两人的关系就很好,根本没人察觉到不对劲。

    两人的改变,依旧是在施懿奶奶的去世,还有高考恢复。

    施懿想带凌秋桑一起走,可是凌秋桑从没走出过这个地方,甚至连镇上都没去过几次,他虽然想去见识外面的风光,却也胆怯懦弱。

    最重要的是,他不能成为施懿的拖累。

    施懿是要高考出去读书的,他跟过去,又能干什么呢?他除了牧马,什么都不会,普通话都说得别别扭扭的,工作也找不到。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原主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整个村子的人都对他有恩情,他们这里太穷苦了。

    他听施懿说过很多外面的故事,他也想等他长大之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报答帮助家乡的村民们。

    两人产生了分歧。

    第一年,也就是七七年,高考恢复的消息,太突然了,恰逢施懿奶奶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没准备这一年就去高考,放下书本,放了这么多年的马,他也需要复习。

    再则,他想带凌秋桑一起走,准备第二年,给凌秋桑疯狂补习,让凌秋桑陪他一起高考,一起离开。

    施懿劝说凌秋桑,高考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在大学里学好知识,同样能回来报答乡亲们的恩情,凌秋桑这次犹犹豫豫的同意了。

    毕竟那时候上大学是不要钱的,还会有一部分的生活费补贴,只希望他们能考去一个城市。

    但那时的高考与后世的高考,如何能相提并论?

    是真正的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凌秋桑的原主只读了一个小学,还是村小学,能学到的知识有限,前些年,施懿陆陆续续教过他一些,但也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哪怕有一年的疯狂补习,根本不够。

    不出意外的,七八年的高考,凌秋桑落榜了,连个大专都没考上,施懿考上了最好的大学。

    凌秋桑放弃了,他劝施懿走,去追寻他想要的生活,不要留在这里了,可是施懿却无法放下他。

    两人很是拉扯了一阵。

    结果偏偏又在这时候出了意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正是初冬,川西高海拔,入冬早,同样也下雪,湖面小溪都冻结住了,村里人要用水都只能凿冰回去煮。

    小孩儿们冬天也会在冰上去玩儿,结果就出了意外。

    有个地方是上午凿冰取过水的,下午还没冻严实,一个胖小孩儿踩空,掉了进去,冰洞又小,小孩儿落下去,再浮起来就已经不是在冰洞的位置了,已经在一米外的冰层下了。

    而且越挣扎越远。

    哪怕是凿冰,也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还是有人下水去把小孩儿拖回来。

    这里会游泳的人不多,施懿就刚好会,他二话不说就跳下冰水救人了。

    寒冰刺骨,小孩儿挣扎得也厉害,他差点儿也找不到洞口回来,在水里狠是冻了一阵,才找回洞口。

    小孩儿救回来了,施懿却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热。

    这是在村里,就只有一个村医,用了各种方式降温都不行,凌秋桑都差点儿哭死了,求着大家套了马车,把人送到镇上医院去。

    后来是落水小孩儿那家心里过意不去,也生怕施懿真的烧出了问题,干女儿凌秋桑一起求着有马车的人家,一起送施懿去了镇上的医院。

    这一治病,昏迷了好几天,冻得也不轻,人瘦了二十多斤,养了好久,才能慢慢下地,这就耽误了去学校报到。

    不过施懿并不着急,他能考上第一次,就能再考上第二次,而且多一年的时间,他也能多给凌秋桑补一补知识。

    他还是希望凌秋桑能够跟他一起去念书的。

    但凌秋桑似乎已经放弃了,他已经试过一次了,实在是没有信心。

    两人这么一拉扯,就到了如今。

    凌秋桑听完,不知道如何评价,他能理解原主想要留在家乡,报答乡亲们的恩情的想法。

    哪怕是帮乡亲挑一桶水,捡一篮子牛粪,他都是高兴的。

    确实是,原主貌似是个弃婴,没有乡亲们一人给一口吃的,原主早就饿死了。

    整个村里,几乎是这家养几天,那家养几天,才把他拉拔长大的,到了年岁,大家也凑钱,让他跟村里小孩儿一起读了村小学。

    否则原主也该跟大多数乡亲一样是个文盲。

    这样的恩情,除了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

    原主答应施懿高开去外地读大学,想跟施懿在一起,占了一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还是施懿画的饼,学好知识,才能更好的建设家乡,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显然,原主虽然很爱知青懿,但他更有良心,恩情大过了感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