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100-110(第7/32页)
,去年晏云耀带回木薯,肯定是想要这个推广种植的功劳的。
不过当时也是因为季节不合适,只将木薯妥善地保存好了,并没有进行推广。
祁秋年后来也找机会就把这木薯的弊端交代了清楚。
老皇帝心里也是有数的。
但到底是多了一种高产量的食物,又是容易保存的,于情于理都没有放弃的理由。
只不过适合种植木薯的地理位置,也就只有那么几个。
数量有限,具体先去哪个地方推广,由谁去主持这个推广?都得要好好研究研究。
祁秋年想起,去年晏云耀因为栽赃陷害他,即便是带回了木薯,也没落得个好下场,而这木薯推广的事情,被陛下交给了晏云墨。
反正再之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今瞧着,陛下这态度,好像是没打算将木薯推广的事情交给晏云墨了。
晏云墨瞧着好像也不急,毕竟晏云墨也是知道这木薯拿到红薯土豆面前,完全就如同鸡肋了。
去年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高含量的食物,在北方进行大力推广,种植过一季之后,又在极个别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种出了第二季。
如今整个算下来,应该是有足够的库存供给全国推广了。
年都过完了,马上就要开春了,全国推广,也就在今年的春天了。
朝堂上争论了半天,也没定下一个具体的章程。
但祁秋年也沉默着,一直没说话。
“此事你们先拟定出一个章程再来讨论吧。”老皇帝发话了,百官自然遵命。
可是之后,又陆陆续续地讨论了许多朝堂新一年的规划,去年官员大批量地调派,结果导致今年有许多工作展开有些困难等等。
然后又说起建渝州府灾后重建的进度等等。
也说了今年还要大力培养祁秋年去年派人去培育出来的高产量水稻。
这些事情,都是新年伊始,重中之重。
反正说了一大堆,就是没有讨论到内阁上去。
祁秋年慢慢地也琢磨出一点意思,老皇帝怕是想要将这些琐事给拉出来,想让朝臣们也跟着他一起头疼一阵。
想到这里,祁秋年都没忍住笑了一下。
别说,这老皇帝挺腹黑,报复心还挺强的。
果不其然,大臣们站了两个多时辰,肚子都饿了,然后才反应过来,今天的大朝会居然还没结束?
大臣们恍恍惚惚,好像感觉从前似乎也没这么多事儿啊。
而且挺多事情,那不是都不太重要吗?
类似这样的事情,从前都是他们直接上奏给陛下,陛下安排下来,他们再去办就是了。
这些小事情,哪里需要在大朝会上一五一十地掰扯半天呢?
老皇帝这一招都把朝臣们整迷糊了。
再等到大家肚子响了两回,傅正卿才拿出厚厚的奏折,“臣有本要奏。”
傅正卿先是让华公公将奏折呈交了上去,然后在朗声说出了关于组建内阁的提议。
他开口说的时候,几乎是满堂寂静,可等他说完内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又是满堂哗然。
这对于朝臣们来说,无疑是一件新鲜事儿了。
在座的大臣们都是有脑子的,做官能做到这个地步,除了家世学识,跟他们自己本身的头脑还是很有关系的。
傅正卿只是略微解释一下内阁,他们就清楚其中的概念了。
同样地,他们的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了。
有一部分大臣觉得,从前做官,特别是做文官的话,做到最顶层也就是丞相了。
可是丞相就两个,傅正卿这个左相,虽然年纪也大了,但身子骨还挺不错,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要等他退休,估摸着也还得十来年。
然后就是之前被贬的右相冯良,他们还在揣测,接任右相的会是哪一个。
可现在看来,陛下居然是准备撤掉丞相这个职务,组建这个什么叫做内阁的机构?为首的叫内阁首辅。
所以这些文臣们也琢磨着,他们做官做不到丞相,那是不是可以进入内阁?
因为真正地进入了内阁,才算是进入了权力的中心,直隶于陛下,这才是无上的殊荣啊。
武将这边便是不同了,武将这边原本有个兵部,但是朝堂上还有些大将军来着,说个实在的,武将跟文臣还是有区别的。
武将可以凭着战功,一跃封侯,就如同战国公那般,战家原本也是普通的武将,官职不高。
原本他们觉得这内阁,是需要辅助陛下批阅整理奏折,跟他们武将没有关系。
但武将也不是全部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还是有聪明人的。
他们能想到,若是脱离了内阁这个圈子,他们是不是接收信息就比人慢一步了?
毕竟,内阁是要帮皇帝批阅整理奏折的。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大臣们心思各异,坐在龙椅上的老皇帝将他们的表情都收在眼里。
“诸位爱卿,对组建内阁之事,可有什么疑义?”老皇帝稳坐龙椅,“若是有问题,也尽管提出来。”
其实大部分的文臣都没什么意见,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个机会,反对这事情做什么吗?他们现在应该是要绞尽脑汁在想如何能进入内阁呢。
但还是有少部分反骨,积极排斥组建内阁,毕竟内阁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全新的体系了。
他们墨守成规,觉得这样的改动没有意义,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事。
为首的,便是御史大夫,跳出来就激烈地反对,引经据典,说什么要遵循祖制,轻易改动官职,容易引起朝堂动荡等等。
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长串。
祁秋年听着脑袋都疼,他从前就知道在御史大夫是个迂腐老顽固,平时也没少在朝堂上参他一本啥的。
屁大的小事儿都要参一本,仿佛在凸显他们的存在感。
想到这里,祁秋年没忍住,啧了一声,做御史的,是不是都得要这种四平八稳的老顽固才行?
他还记得之前有个什么郑大人,前一任的御史,被贬到外地做官做了好些年,好不容易回京了,等着继续派官。
结果那郑大人,在陛下的寿宴上酸了他几句,顽固不化,然后又被贬到琼崖州府去做太守去了。
如今瞧着,那个御史和这个御史,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
工部尚书,龚大人这个时候悄悄咪咪地凑到祁秋年的身边。
“小侯爷。”他小声说道,“先前冯良被贬,大家都在传,这位御史彭大人,可能有机会接任右相的位置。”
祁秋年恍然大悟,这彭大人年纪看着也不小了,如果现在再不升官,那这辈子估计就没机会了。
能做到右相,也算是给他的仕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
可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