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女医纪事》 40-50(第12/20页)
妈去休息罢。”
抵住指间折成掌心大小的图纸,他蹙眉敛目,陷入了沉思——
需要一点评论,可以……吗?
感谢在2024-04-11 17:55:24~2024-04-12 21:34: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九州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精灵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第47章
=======================
顾清稚踏入门厅时, 徐阶正捧着一卷刚送来的邸报翻看。
听得声响,他也未有所动作,仍旧维持斜靠躺椅的姿势, 不曾抬过半分眼。
足足候了半晌, 顾清稚亦不敢轻举妄动, 终于耐不住,她悄声问:“……外公?”
“老夫当不起你顾七娘外公。”徐阶冷冷将目光移至她面上。
清稚视他凌厉眼风, 惊得顷时低首,却回想不出哪儿得罪了他。
见她仍不醒悟, 徐阶不由得提点, 淡淡瞥她, 道:“这月没少出门罢。”
“是。”
“老夫遣人通个气,你直接搬去会同馆罢。”
“……啊?”
徐阶直起腰,“砰”地将手中邸报拍于案上, 喝道:“老夫从不求你做个贤妻良母, 循规蹈矩可会?我这张老脸都要给你丢尽了, 外头流言蜚语你就不曾耳闻半点?就不能安分些!”
清稚绞着短衫的一角认错, 嗫嚅道:“……是我贪玩。”
“只是贪玩,那老夫谢天谢地了!”徐阶冷笑道, “他们说你不守妇道, 整日与外男混迹一处,这话你让太岳听了究竟是何滋味?”
“……”
徐阶视她不答, 心头一股无名火冒出:“外人传闻你们夫妻不睦, 我本不信这无稽之谈, 瞧见你……”
“哎哟——”他喋喋不休间, 清稚突然捂住肚子, 往地上蹲去, “腹痛!”
徐阶当她是装模作样,启唇又欲斥责,门外张氏疾步入来,慌忙伸臂来扶起她:“丫头怎么了这是?”
一面狠狠剜了丈夫一眼,随即扶外孙女去卧房歇息。
待坐定榻上,张氏发觉血色又重回她脸颊,似乎又能活蹦乱跳,不禁头疼地闭了闭目,指尖戳她额前:“你呀……”
清稚赔笑,晃着她的手臂:“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嘛,您也不想看着我被外公数落到天亮是不是?”
“我还以为……唉,罢了。”
张氏瞥了眼她小腹,将才欲出口的话自喉咙吞回,吩咐女侍端碗热茶来饮,又把顾清稚的手裹进怀中,缓道:“你外公正在气头上,难免说了一些伤你的话,你也莫要放在心上。”
她想了想,注视清稚面色,接着道:“但你外公也是一颗心为你考虑,为着张先生你也该与外男保持些距离,莫要太过亲密无度。咱们毕竟是女子,总该要顾着外人眼光唇舌,不好随心而为。”
顾清稚乖巧答:“我知晓了。”
张氏道:“你别嘴上答应得快,说着一套背地里又是另一套,等我和你外公回了老家,到时无人再拘着你,这回可全都靠你自觉,莫要让我们担忧。”
“啊?”清稚睁大杏目,“外公要乞休了么?”
张氏任她把下颌搁放在自己臂中,低首凝视她惆怅的面容:“你外公早有此想法,请求致仕的奏章上了何止一道两道,全被皇帝截住留中不发,说了好些挽留的言辞才暂且作罢。现下你外公又生了求退之心,估摸着又要上疏辞任,候着皇上点头,我们便准备起行回松江了,从此再不理朝中诸事,好好享清福喽。”
“那你们还会回来吗?”顾清稚眼中莹莹。
“如何还能回来!”张氏道,“我和你外公看着要上七十的人了,他又腿脚不便,这一路能奔波回老家都算不容易。在朝廷颠簸起伏了大半辈子,我们只想叶落归根,做个田家翁媪安度这余年,你总不会不想我和你外公过个舒坦日子罢?”
顾清稚闷闷道:“……外孙女舍不得你们走。”
张氏抚她的发鬓,将她揽入自己胸前,任她依恋地靠着。
悠悠叹了一声,语气中亦是感慨:“傻孩子,天底下哪里有不散的宴席,你也大了,不好一直跟在我们膝下不是?”
“外祖母嫌弃我。”
张氏听她从牙缝里憋出这句,不禁弯唇:“哪里能嫌弃我家小丫头呢!既然这么舍不得,那你跟着我们走好不好?”
顾清稚为难地扯了扯面颊,干笑搪塞:“我会去的……”
张氏笑拍她后脑:“你这丫头!一口的甜言蜜语尽是哄人,亏得老婆子我还信了,早知你舍不得你先生我也不多嘴问这一句。”
她讪讪。
张氏见她羞赧垂首,抿起唇角放弃了打趣。
将手臂自她肩上抽出,一面遣人来送她回去,含笑道:“时辰不早,我要睡下了,你也快回去罢。”.
“娘子回来了。”谢氏在门口乘凉时,刚好瞧见顾清稚从马车上下来。
清稚把头一点,向她致以问候:“谢媪还未就寝么?”
谢氏笑道:“快了。”
她又朝里面一指:“今日我睡得晚,不曾想瞥见大郎公文写着写着竟睡着了,娘子快去与他披件外袍,免得受冻。”
顾清稚答应着,穿过月色正浓的庭中,轻轻推开了书房门。
果见他已然伏案睡去,手边堆叠一卷卷成篇累牍法典律例,被自窗扉外送来的夜风吹出哗哗响动,似亦浑然不觉。
她将外披罩他肩头,正欲离去不作打扰,无意瞥见桌案上搁着的一道奏疏,随风簌簌作声。
墨痕犹未干透,清稚轻掀起页角细看,其上涂改笔迹甚多,应只是初稿,还未誊抄至正式题本之上。
她捧至烛火下端详,骨锋内敛,沉蕴厚重,仿如落笔时字字谨慎,通篇皆经深思熟虑淬炼而成。
——『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谨就今时之所宜者,条为六事,开款上请,用备圣明采择。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朝夕与同事诸臣,寅恭谐协,凡有所见,自可随事纳忠,似不必更有建白。但臣之愚昧,窃见皇上有必为之志,而渊衷静默,臣下莫能仰窥;天下有愿治之心,而旧习因仍,趋向未知所适。故敢不避形迹,披沥上陈,期于宣昭主德而齐一众志,非有他也。伏乞圣慈垂鉴,俯赐施行,天下幸甚,臣愚幸甚。』
共列有六条奏事,分别为“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皆切中肯綮,直指时弊,有明一朝之壅塞、疾患、危亡,悉陈于此方寸之间。
此道奏疏又以早年《论时政疏》为基石,扩充发散,增删补益,言之惇惇,自称披肝沥胆亦丝毫不虚。
风雨飘摇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