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90-100(第10/29页)

的家。

    进了大门,他悄然打开条门缝朝外打量。汤福的宅子里,陆陆续续出来了许多禁军班值,为首模样的两人,站在那里商议了几句,呼啦一起离开。

    汉子关上门,背靠在门上舒了口气。暗自琢磨起来,禁军班值肯定是来抓捕汤福。

    汤福从北地回南边,说不定,他还真是北地派来的细作。

    汉子想起汤福平时的模样,他待人和气,且侠义心肠。谁家有点难事,只要他能帮得上忙,从来没推辞过半句。

    比起朝廷这群耀武扬威的官差,哪怕汤福真是细作,汉子还是宁愿相信他。

    朝廷的赋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至少从汤福身上,得了实打实的好处。

    北地

    汉子凝神思索起来,临安好些百姓都是从北地来。甚至连官家都是,北地的祖宗基业都丢了。

    树挪死人挪活,祖祖辈辈生活在临安又如何。妻子有门好手艺,还有本事。到了北地,肯定能求份好差使。

    说不定,她还能去太医院当差,以后家中出个官身,光宗耀祖!

    汉子一颗心沸腾起来,迫不及待出了门,去徐大郎门口等着叶郎中。只恨不得马上将心中所想,全部说与她听。

    春暖花开的时日,临安城内的贵人娘子们,早早换上了最美的春衫,出门赏春。

    西湖的水如碧波,苏堤白堤上,仆妇成群,拥簇着主子们,嬉笑游玩。

    画舫缓缓从湖面飘过,船舱的木板拆下一面,眼前一览无余。三三两两的娘子们围炉围坐着,一起说笑赏景吃茶。

    也有那读书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酒会文。几个年轻郎君吃多了酒,立在船舱边透气。

    一艘画舫飘过,他们见到里面坐着年轻的小娘子。虽然心中好奇,眼神不住飘过去,还是抬袖掩饰,以免冲撞了佳人。

    “真是,不戴惟帽就出来,害得我们都不能好生游湖了。”一个瘦猴般的男子抱怨道。

    “小声些,你也不瞧瞧,那艘画舫是谁家的!”旁人赶紧制止他。

    瘦猴没了面子,顿时梗着脖子道:“不管是谁家的,哪怕是公主,也得遵守礼法规矩。”

    “呵呵,你真是大胆,那可是清河郡王家的画舫。你要发疯,可不能连累了我们。走!”旁人见劝不听,拉着同伴到了别处。

    瘦猴脸色变了变,酸溜溜道:“读书人畏惧权贵,还不如不读。她们出门不戴惟帽,本就该指责,你们不敢,我可不怕!”

    “敢问你不怕谁?”瘦猴的声音大,被画舫上的小娘子听到了,她扬眉怒斥:“你算哪门子的读书人,莫非不知非礼勿视。娘子们出门不戴惟帽,若你以为看不得,自认正人君子,你就该挖掉双眼,不看就是!”

    瘦猴见小娘子嘴皮子厉害,气得扭开头,道:“男主外,女主内,女人本就该呆在后宅,不随意出门。既然出来了,就得遵守规矩。哪有男子给女人让道的道理!”

    小娘子不怒反笑,清脆地道:“好你个有本事的男子!你如今读了多少书,有多大本事,在何处应卯当差?”

    朝廷去年刚重开科举,瘦猴落了第。大宋的科举规定,若春闱不中,考中的举人就作了废,需得重新考秋闱。考过之后,方能考春闱。

    瘦猴如今还在苦读,等到明年考中秋闱之后,再考春闱。

    小娘子的问话,问得瘦猴差点抬不起头,吭哧了半晌,都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小娘子见状,毫不客气嘲讽道:“好大的口气,身无半点本事,还要让女人规规矩矩呆在后宅。休提治国定邦安天下,你连养家糊口都不成。瞧你那穷酸样,你家估计连后宅都无,还厚着脸皮大言不惭!”

    瘦猴窘迫得羞愧欲死,他捂着脸,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小娘子杏眼圆争,啊哟一声,咯咯笑得欢快无比,一扭身躲进了船舱:“哭了,哭了,真是没出息!”

    “十二娘!”一艘画舫靠近了,华服的妇人盯着她,低声怒斥:“速速上岸,等下我回去再收拾你!”

    小娘子对着母亲,不服气昂起头,将婢女递来的惟帽,赌气扔进了水中,脆生生道:“我偏生不戴!男人若喜欢,他们定下来的规矩,让男人戴去!”

    不知从何处,跟着扔进了一顶惟帽。

    很快,湖面上的惟帽陆续多了起来,在春日的风中,沉沉浮浮,随波飘荡。

    西湖上发生的一幕,很快传了出去。

    临安城内的官员们,见了面,心照不宣只字不提。谁家都有几个不听话的儿女,加上夫人也颇有怨言,大家都一肚皮的苦水。

    朝廷风向不明,只能暂时将她们都拘在府上,严令不许出门。

    很快,朝廷就松了口。赵构体恤百姓,尤其是妇人辛苦操持家务不易,允她们出门不用戴惟帽。

    好几个在临安城颇有名气的稳婆,立了女户做买卖的妇人等,被赵构亲口赞扬。

    除此之外,赵构还亲自到城内贫民所居的地方巡访,亲自送上了米面粮油。

    此举一出,赵构在百姓中,至少在妇人们中的名声,终于好转了些。他杀了赵佛佑的传言,则渐渐转了向,变成了赵佛佑不孝。

    燕京城。

    汤福神色羞愧,道:“赵统帅,属下办砸了差使,害得在临安的一众人,都不得不撤走。是属下的错,请赵统帅责罚。”

    赵寰笑道:“这不怪你,这件差使本就危险,你做得很好了。”

    汤福机灵,春日祭当日回去后,当即就递了消息出去,让大家赶紧离开临安,到外地避避风头,待临安太平之后再回。

    他们在绍兴府以及明州府等地辗转,等了约莫月余。见到临安风平浪静,朝廷未曾追缉他们,便准备回到临安。

    很快,汤福就接到了赵寰的急令,让他们全部撤离。

    汤福不敢有违,连夜离开。到了楚荆之地,果真见到了官府的盘查。他与众人扮成逃荒的流民,险险躲过了官兵的追捕,回到了燕京。

    他们尚好,汤福想到那些在临安有家有产的买卖人,愧疚万分道:“商队定也受到了牵连,只不知他们如今何样了。”

    赵寰安慰他道:“没事,南边朝廷如今做事有了章法,不会拿商队开刀,他们还等着商队给他们赚大钱呢。”

    汤福诧异不已,赵寰见他满面风霜,温声道:“你们都辛苦了,先回去歇息吧。等歇好了,载考虑选留在燕京,还是到兴庆府等地当差。”

    听到赵寰给他们差使都安排好了,汤福一颗心终于落回了肚里,忙见礼后离开。

    虞允文已备好大军,准备出兵韩州。金人俘虏了赵佶赵桓两人,朝廷议和派厚颜无耻称二帝“北上狩猎”。

    韩州就是他们再此“狩猎”了近两年之地,后将他们两人迁徙到了五国城囚禁。

    韩州是金与大宋的交通要道,虞允文对这一战很是重视,从兵营赶回,前来与赵寰商议。

    在大殿前,虞允文见到汤福出去的背影,顿时吃了一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