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60-70(第3/25页)

烦躁。

    邢秉懿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记得当年被送入金兵营寨,也是在春日。

    金兵围城,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城里的百姓缺乏柴烧,冻死无数。

    艮山的珍稀树木,亭台楼阁,被百姓们全部砍掉拆走。

    因为拥挤,争抢,百姓再次死伤惨重。此时,死人再寻常不过,无人关心。

    城里不但缺柴,还缺粮食,死掉的人,或者活着的人,他们的肉被人拿去贩卖,趁机敛财。

    而她们这些女人,踏进了坠入十八层地狱之路。邢秉懿已经不记得,她究竟是如何走到了大都。

    兴许太过悲惨,她的记忆已经模糊,只恍惚记得,周围到处都是哭声。呼吸间,永远充斥着脏臭,以及腐烂的气息。

    邢秉懿抬手抚上小腹,这里总是不时下坠,隐隐做痛。她望着眼前灯火通明的大殿,闭上眼,深深颤栗。

    好累啊!

    赵寰等到邢秉懿进屋,见她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关心问道:“九嫂嫂可是身子不舒服?”

    屋子里已坐满了人,这时都朝她看了过来。邢秉懿赶紧坐下,答道:“还好,我没事。对不住,我来迟了,让大家都等着我。”

    赵寰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让周男儿给她上了热茶,扬声说了汪伯彦来的事情。

    屋内众人听了,神色各异,彼此之间看了看,一时都没人开口说话。

    赵寰神色如常,笑着道:“眼下北地,包括燕京的情形,大家都清楚不过,随时会起战乱。不只是金人,还有虎视眈眈的西夏,以及在更北之地的鞑靼部。其中的黑鞑靼逐渐崛起,亦不容小觑。一旦战起,北地就首当其冲,被卷入战乱之中。南边有北地挡着,只要他们不做死,就可以太太平平。你们回去之后,比留在这里的日子过得安稳。我经常说一句话,大家能活着,真的很不容易。这辈子还长,以后更得好好活着。你们知道我的性情,只会尊重你们的选择,绝对不会责怪。”

    大家都怔怔看着赵寰,屋内鸦雀无声。

    赵寰温和地道:“此事重大,你们先回去好生考虑。等考虑好之后,来跟我说一声就是。”

    大家纷纷起身离开,赵神佑咚咚跑到赵寰面前,胖了些的短胳膊搂着她,小脸绷紧,严肃地道:“姑母,我不走。”

    赵寰点了点她的小鼻子,道:“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写字,别与三十三娘一起淘气。”

    赵金铃跟在赵神佑身后,见状脖子一缩,飞快说了句我可不走,生怕赵寰抽查她的功课,拉着赵神佑一溜烟儿跑了。

    赵寰望着空下来的大殿,手指一下下曲起,又张开,不断练习着灵活性。

    有多少人会走,又有哪些人会留下呢?

    赵寰摇摇头,将此事暂时抛之脑后。铺开案几上写完的信,再次读了一遍,折好放进信封里。

    提笔在信封上,工整写下虞彬甫启。看着信封上的名字,赵寰嘴角上扬,缓缓笑了。

    去留随意,她是缺人,大宋却从不缺有识,又有志之士。

    看人性,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第62章

    天已经擦黑了, 韩皎才从田间回衙门。刚走到大门口,看到祝荣骑马奔来,她脚步未停, 飞快往里面走去, 大声道:“有事进屋说。”

    祝荣愣了下, 无奈地翻身下马。将缰绳抛给亲兵,小跑着追了上去,一迭声道:“韩府尹, 你慢一些, 我真有事!”

    韩皎头也不回道:“就是有事也要进屋说。你看你,我忙得很,你拿说废话的功夫, 正事早就说完了。”

    祝荣被噎了下,无语至极。韩皎与他驻守济州府,治所巨野。他领兵, 她管民, 忙春耕,忙户帖等各种事情,成日连影子都难见到。

    韩皎比先前瘦了些, 人却精神得很。在暗下来的天色中,那双眼睛, 祝荣觉着比狼还要亮几分。

    进了值房, 祝荣机灵了。不等韩皎招呼, 接过小厮提来的小泥炉,进屋自己动手煮水烹茶, 直接问道:“二十一娘来信,你可收到了?”

    韩皎总算抬头看了他一眼, 嫌弃地道:“这就是你的大事了?”

    祝荣放下火钳子,郁闷地道:“这还不算大事?南边朝廷都做到了这个份上,只怕好多人都会动心。”

    韩皎整理文书的手慢了下来,上下打量着祝荣,问道:“你动心了?”

    祝荣嘴张了张,还没来得及说话,韩皎噼里啪啦道:“老祝,二十一娘的信我看了,压根不用想,更没当做一件大事。南边那官家,比昏德公还软,我可从没认过主。再说回去,官升两级,做到头也只是五品女官,啊呸!说到底还是伺候人。伺候人也得图个舒心,伺候糊涂的,真是能给生生呕死!”

    这倒也是,祝荣听得点头如捣蒜。韩皎如今可是济州府的府尹,正经的一方大员。

    休说一个女人,就是科举考中进士的男子,也要熬许多年,官途顺利的话,才能到这个位置上。

    祝荣没做过官,且只看周围百姓的风评,以及韩皎将衙门里那群官吏,治理得服服帖帖,他就得叫一声佩服。

    韩皎可算是做得风生水起,让她回南边朝廷,任谁都不愿意。

    韩皎将祝荣上上下下,来来回回仔细再打量,嗤笑道:“老祝,我们并肩打过仗,算得是生死之交,对吧?我劝你一句,少琢磨些好事,这天上掉馅饼,也轮不到你我头上。南边朝廷那群官员的德行,你就算没打过交道,总该听说过一二吧。大宋能有今日,他们得占大半的功劳!就凭着你那点心眼,真不够在他们手上走上一回合。”

    祝荣干笑道:“韩府尹,韩娘子,你瞧你说到哪里去了,我真没有,只是来瞧瞧你,跟你说一声”

    “没有就好,你可别留下来,夜里自己琢磨,又觉着后悔。”韩皎打断了祝荣,闲闲道:“财帛富贵懂人心,男人嘛,不管啥样式,都想着建功立业,娇妻美妾伴在身旁,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老祝啊,我与你算算,你今年贵庚?瞧你这模样,快到花甲之年了吧,早是当翁翁的年纪了,你娶一个十六七的小娇娘好好好,你心地好,不忍糟蹋人年轻小娘子。”

    韩皎见祝荣板着了脸,很是不高兴,话头一改:“就算娶个年岁大些的,等孩子还没长大,你就得对吧,上了年纪,人都有这一遭,无须忌讳。等你没了,丢下年幼的孤儿寡母,还不知便宜了谁去!”

    祝荣蹭一下站起了身,梗着脖子生气地道:“我今年方三十三岁,比你还小两岁!”

    韩皎眼一下睁大了,难以置信地伸长脖子,目光一点点地,要将祝荣的发丝肌肤都看清楚。她就差点没如相马那般,掰开他的牙口瞧了!

    祝荣悲愤不已,他平时风里来雨里去,太过辛苦,显得苍老了些。可他再苍老,看上去也没到花甲之年!

    韩皎实在是太气人,她那双眼睛,真是白瞎了。亏先前还佩服她厉害,能识人。

    祝荣转身气冲冲走了,韩皎干笑几声,扬声赔了个不是,然后继续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真是,回南边,呸!她府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