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14、第十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14、第十四章(第2/2页)

是不好听,可孙白龙知晓,皇上心里头关心着这顾大人呢。

    果然,孙院使话音儿一落,龙案后头那位便低声道:“把人抬到偏殿去,莫在这丢人现眼。”

    说着眸光一凝,又道:“孙院使——”

    “微臣在。”

    “你跟着去偏殿,等顾卿歇好了,再派个医正随顾卿一同回府,顾卿什么时候能起身了,他便什么时候回太医院。哦,朕记得你那孙儿是去岁进太医院做医正的吧?就他吧,不必挑了。”

    孙白龙喉头一苦,颤颤巍巍地伏身磕了一响头:“微臣遵旨。”

    几名大汉将军抬着担架进内殿,将顾长晋放到担架上。出殿时,孙白龙跟在后头,一步一声“慢些”“稳些”“顾大人可经不起颠簸呐”。

    那碎碎叨叨的声音远去后,内殿又恢复了压抑的沉寂。

    嘉佑帝在金台缓缓坐下。

    他大病初愈,面色苍白,薄唇与面同色,如覆霜雪。身量分明是高大而清瘦的,但那缀着绿色滚边的黑色龙袍穿在身上,较之从前,已是有些空荡。

    嘉佑帝是先帝的第七子,生得俊美无俦,却因在娘胎里带了病气,出生后身子较旁的皇子孱弱,颇不得帝喜。

    长大后的嘉佑帝依旧一身病气,甫一成年便被建德帝遣去太原府就藩。

    谁都没想到,这个一身文弱之气的七皇子竟是最后得登大宝的人。

    与性子暴烈的建德帝相比,嘉佑帝的脾气实则非常好,便是雷霆震怒的时候,依旧是尔雅温文的。

    虽病弱,可他说话时却极有威仪,气出丹田而深沉有力,如天语纶音。

    龙案下跪了一地的臣公,有三法司的,有顺天府、锦衣卫的,也有司礼监的。

    嘉佑帝双目深炯,缓缓扫过那些跪在地上的人,修长如玉的手指徐徐握起。

    “若民有冤而天不应,一国的国运便也到了头。”

    “许鹂儿一案,朕令刑部重审,大理寺、都察院复核,定谳后将案卷呈到内廷来,由朕亲自过目。若谁敢欺上罔下,行包庇之事,那他头上的乌纱帽也不必留了!”

    金銮殿上的后续顾长晋自是不知,他在偏殿吃完孙院使亲自熬的汤药后便又昏了过去。

    再睁眼时,天光似被薄纱滤过,只余浅浅淡淡的一层,再不复午时的毒辣。空气里弥漫着浅浅的玉兰香,还有一丝若隐若现的香甜。

    顾长晋望着帐顶,脑子里想到的不是金銮殿的唇枪舌剑,也不是在偏殿孙院使絮絮叨叨的叮嘱,而是这拔步床的幔帐换了。

    从大红色的绣石榴花开幔帐换成了寻常的素色幔帐。不仅仅是幔帐,这屋子所有喜庆的摆饰也全都撤了。

    他脑子难得发钝,思维慢,也不知为何竟注意到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儿。

    顾长晋动了动眼珠子,彻底清醒过来。

    “大人醒了。”一道语气平平的声音响起。

    顾长晋循声望去,便见一个穿着绿色朝服的少年板着一张稚气的脸神色肃穆地坐在榻边。

    说话时,唇角还沾着一点儿红豆糕的糕屑。

    这少年浑然不知,上前给顾长晋把脉时,唇角的糕屑还颤了颤。

    顾长晋由着他把脉,道:“你是孙医正?”

    少年应道:“正是下官。”说着闭上眼,把脉的模样与其祖孙白龙如出一辙。

    片刻后,孙道平睁开眼,道:“大人高热已退,下官这就出去给您再煎一剂药。”

    “等等。”顾长晋叫住他,“方才可是你给我喂的药?”

    孙道平说的是再,说明方才已经有人喂他吃了一剂药。

    听到顾长晋的问题,孙道平严肃的小脸忍不住有些破功,略略汗颜道:“方才下官试着给大人喂,可惜大人齿关闭得太紧没喂进,只好劳驾尊夫人代劳了。”

    想起方才的闹剧,孙道平不由得脸上一热。

    她是杏林世家孙家最有天赋的传人,在给病患喂药上,从不曾失过手。

    再苦的药,连受伤的兔儿猫儿鸟儿她都能喂进去。

    方才顾大人的长随百般阻拦,非不让她喂药,她是个死心眼,便非要亲自喂。

    然后半碗药喂进了顾大人头底下的布枕……

    然后那名叫常吉的长随气急败坏地去喊顾夫人了……

    顾夫人进来时,她十分不服输地拿着几根金针,正准备给顾大人松齿关。殊料那位没礼貌的长随一把夺走她手里的金针,冷冷问她在作甚。

    她还能作甚?当然是救人喂药!

    还好温柔美丽善良大方的顾夫人安抚住那长随,不仅不质问她,还请她吃香甜软糯的红豆糕。

    想到容舒,孙道平的脸难得起了点急色,板板正正地拱了下手,问道:“顾大人可还有事?若无事,下官便去煎药了,顺,顺道同顾夫人说一声您醒了。”

    “有劳孙医正了。”

    小医正的脚步声“哒哒”着远去,不多时,便传来一道开门声。

    容舒进来时,顾长晋正看着角落里的一张高案。

    那高案上头放着一个红杉木长木匣和一个巴掌大的檀香木匣子,顾长晋知道这两个木匣子里装的什么。

    一副春山先生的画作和一串大慈恩寺的佛珠。

    这是徐馥给承安侯与容家老太太备的回门礼,如今这两样东西出现在了高案上。

    这是没来得及送,还是从一开始就不打算送?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