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的品格: 13、新上值(上)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侍女的品格》 13、新上值(上)(第2/2页)

’,尤其咱们这样与人争利的商户人家,谨小慎微些总是没错。”[注1]

    姨娘这个态度,管家嬷嬷自然不再与之争辩,当下收好那卷布包,拿出先刚那页草账纸来,和她细细商议起做冬衣的筹备。

    一旁随侍在侧的张红玉也觑空回答几句问话。

    晴秋轻轻吁出一口气,晃晃耳朵,耳清目明,耳清目明,她心里念叨着张红玉交代她的这条规矩,强打起精神。

    ……

    *

    议过了事,瞧着水钟,正是晌午时分,主子们该用午饭的时候。

    曲嬷嬷告退,红昭捧来张姨娘的食盒,姨娘打发了小丫头,留下红玉同桌吃饭。

    晴秋还惦记着盘查棉花结茧的差使,便觑着空请示红玉,趁现在空闲,她要不要回库房?

    红玉还没张口,张姨娘倒是扭头看了她一眼,那一眼叫晴秋心里咯噔一下,满脑子跳出八百个念头——什么意思?

    该不是恼了,姨娘唇边还嗪着笑,只轻轻睇了她一回,便接着回头兀自用饭。

    话说张红玉,听了晴秋问话,也是心里一阵失笑。她这会子脱不开身,哪里肯将钥匙解下交给一个小丫头,便道:“不着忙,你们也快用午饭了,你先回下处,后晌申时过来听候。”

    晴秋应了个是,又向张姨娘福了一福,才退走。

    ……

    回到耳房,腊梅不在,想是给太太送饭去了。

    屋里只有晴秋一人,她翻开自己的铺盖,斜着躺上去,又长长吁了口气,才算是真正得到一丝喘息。

    虽是晌午时分,屋子里却晦暗不明,大半阳光都被前头月亮门挡住,唯有西窗下泄进来一缕,却正照在腊梅的铺盖上。

    ……

    歪在炕上发了会儿呆,脑袋里走马灯似的回想起头晌的林林总总,仔细消化。

    红玉算账的时候发现丝绵不够,原本是想问问姨奶奶能不能和木棉掂对掂对,但姨奶奶拿过账本一看,就问曲嬷嬷柜上有没?没有上外头买去。

    看来两人在处理这件事上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张红玉更节省,姨奶奶的嚒,就有些铺张。

    不过丝绵是府上大小主子才能用的,张姨娘这样循例,恐怕不光是为了脸面,也是为了不担上一个“克扣”的名儿罢?

    还有那两卷紫貂皮,连她都觉得天高皇帝远的穿一穿没什么,从前在下人房时,她们和佃农一起秋收,还见过好几个大粮食商人也穿它呢!

    张红玉和姨奶奶在这方面倒是出乎意料的缜密、警觉。

    ……

    而且,跟着张红玉和跟着刘嬷嬷是不一样的,哪怕只有一个头晌,晴秋也足够认清她二人的不同之处——刘嬷嬷生性寡言执拗,不喜别人奉承阿谀,小丫头们只要勤奋肯吃苦,总能讨得她的喜欢。

    但张红玉,明显更喜欢伶俐聪明的,肯吃苦还不算,还要有眼色,要懂得听话听音。

    不该问她要内库房钥匙的,还是当着姨奶奶的面……晴秋仰面躺在炕席上,遮住了眼睛。

    不过,今天有两个字是从前不认识,但是在新账本里一直反复出现的,一个是“缗”,一个是“端”。[注2]

    晴秋摒弃心中杂念,望着高高悬下的承尘,抬起手指,妄图在虚空中写下这两个自己记了一路的字——可惜,写不出画。

    大约自己的脑袋在“识字”这方面的确不怎么灵光,也有可能是饿的,晴秋捂着咕噜咕噜叫的肚皮,如此想着。

    下人们的午饭一般都是在午时末刻,正好是伺候主人用过饭以后,眼下还不到时候。

    还是先拾掇拾掇房间罢。

    一拿起扫帚和掸子,心里的底气这才算足了些,洒扫本就是她最熟的差使,这里扫扫,那里拾掇拾掇,心也随着越发干净的侍女窝铺而敞亮了许多。

    ……

    门吱呀一声开了,腊梅从外头进来,停顿了片刻,说道:“喔,你在呢。”

    晴秋正拿簸箕收走杂物,笑道:“我拾掇拾掇屋子。腊梅姐姐,等会儿咱们一块提食盒去?”

    腊梅没应晴秋的话,走到自己铺盖边上,悄悄从里头拽出一个荷包,见里头的零散钱一点没少,忙起身笑了笑:“不巧,我在太太那儿吃过了。”

    “喔,那我自个儿去!”晴秋心宽,并不将这个拒绝放在心上。

    “你找得到厨房吗?”腊梅关切地问。

    下人房和府上的厨房不一样,规矩也不一样。腊梅跨在门槛上,扬手往东指了指:“厨房在和喜堂东耳房,你不认识路就问人,头一回正该我带你过去的,可惜太太留我用饭。”

    晴秋笑了笑,道:“没大碍,我知道厨房在哪儿,从前在下人房时,没少去打支应。”

    “那就好,我给忘了,总把你当新入府的小丫头。”

    晴秋又笑了笑,没说话。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