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太弟》 70-80(第4/44页)



    这么多人吃饭,每天的开销很大,即使他带了二百多万两银子,秦宸也有些焦虑。

    只出不进,银子消耗得还快,怎么可能不担心呢!现在他最缺的就是银子,不管是建城还是修水渠,都是花大钱的地方。

    水泥他可以在北境建厂,这样就不用从京城调了。皇帝允许他弟这么干,还允许他不用上交。

    这些钱可以用来建设北境,最近几年都不跟北境收税了。

    因此秦宸十分发愁,一千二百万听着多,可花起来很快就用光的。

    幸好发现了煤矿,秦宸觉得这生意能做,北境不缺煤,但是中原和南方缺啊!

    秦宸是北境王,北境的矿产他已经派出专业人士去探明,等到这些人回来,秦宸便知道自己的封地上有什么矿产了。

    像铁矿这些肯定是收归国有,但是他也可以和大秦达成合作协议。

    采矿需要人手,这些人可以在北境招,也可以在中原招。

    还有一些矿也需要在当地处理过后,运往中原,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的。

    只要北境就业的岗位多起来,百姓的生活质量就能大大提高。

    有钱了就会想要改善生活,外地商家不用秦宸招商引资自己就会过来开店。

    靠着这些工作,北境将会迎来第一个人口大爆发,除了新生孩子,还有许多在中原生活不下去的人也会来北境讨生活。

    因为太祖从国外弄回来的番粮,大秦人口现在是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增加,中原和南方快装不下这么多人,这些人在本地讨生活难,只能往外发展。

    最好的地方就是北方或是西方人少地阔之城,可人少地阔就代表了工作岗位少,能养活的人也少。

    再加上北方和西方缺水产粮少,能养活的人就更少了。

    这便成了一个大难题,中原挤死了,西方和北方却人口稀少,发展不起来。

    现在秦宸有心发展北境,等北境发展起来,疆省等地也会跟着发展起来。

    是的疆省,后世新疆的位置,早早被太祖拿了下来。

    原来属于西域,大秦军队所向无敌,把西域各国打败,变成了大秦的固有领土。

    和其他地方一样,听话的就活着,不听话的就杀了。

    大多数西域各国都是奴隶制,大秦解放了西域的百姓,从吃不饱到天天能吃饱,谁还会记得故国。

    人类就是这么现实,谁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跟谁。

    相比以前国王和贵族的残暴,归顺大秦后,他们生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谁愿意回到以前被欺压的时代呢?

    大秦一开始就打出了爱民如子的旗号,虽然不太相信,可是经过这么多年,西域百姓对大秦的归属感可比以前的王国强多了。

    有一些原西域各国的残部鼓动西域百姓,想利用他们复国。

    可惜他们刚发表一些不利于大秦的言论,立即就会被举报,然后被抓起来。

    这么多年来,西域旧国的残部不知道被抓了多少,近些年已经很少看到有人露面了。

    造个反都没造成,还被抓住了,几重打击之下,剩下的人也熄了心思。

    主要是和平日子过习惯了,谁都不想过战乱的生活。

    西域从某方面而言,比北境安定。

    北境有草原部落,时不时要面对外族入侵。

    西域虽然也有外族入侵,但是其危害力远不如北方草原各大部落。

    秦宸在规划北境时,也顺便把西域一带规划进来了。

    虽然现在的大秦海上丝绸之路很赚钱,可是陆上丝绸之路却没有放弃。

    通过两条丝绸之路与各国的交流,大秦的物产越来越丰富。

    虽然有一些作物远不如后世,但是经过培育,现在已经和刚带回来时的品种差别很大了。

    刚带回来的长的小味道也不好,现在的味道好,个头大,是大秦人喜欢的食物。

    由此可见,对大秦来说,这两条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通过这两条丝绸之路,运回了许多稀有矿产和金银。

    在后世是其他国家把华夏当羊毛薅,让华夏许多珍贵的资源被外国运走。

    现在换成大秦,太祖用全世界来供养华夏。

    稀有矿产大秦并没有动用自己国家的,而是先把从国外运回来的用了。用不完的就藏起来,后代总能用上。

    对太祖这个决定当初是被人反对过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酸儒腐儒,带头之人就是原来的孔氏嫡系。

    一直骂太祖的行为不仁德,老天会此而对大秦降下灾难的。

    事实不管他们怎么说,怎么传播流言,太祖的决定都没有改变。

    而反对人还被他拿小本本记了下来,不仅在朝中没官可当,甚至他们的后代都太祖都不录用。

    当年正是因这件事,让太祖下决心要和孔氏撕开来,不想被他们像前朝一般黏上。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动作,让孔氏跌下神坛,此后孔氏一族在大秦再也没有任何的优待。

    爵位?想都别想。

    当官,更不可能了。就连他们开的学堂,每年都有人去检查,一旦发现教的都是一些大秦禁止的内容,那么这学堂就得关闭,先生还要坐牢。

    什么是大秦禁止的?就是一切会让大秦百姓误会的东西。

    比如男尊女卑,误导百姓的话,撒播对大秦不好等内容。

    别以为套个圣人言就认不出来,究竟是不是圣人说的还很难说呢!

    所以这些内容一律不允许传播,大秦只会告诉百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事实上这一点并不是大秦喊出来的口号,而是真真正正地实行,皇帝的儿子也不例外。

    犯错可没人包庇他们,顶多留下小命。

    大秦的态度让百姓们放心了,这也是大秦皇族在百姓中名声很好的原因,从不因为对方是皇族而包庇。

    相比前朝,这样的皇族才让他们放心啊!

    也正是如此,大秦达官贵族对百姓欺压的事相比前朝前期要少了许多。

    皇帝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现在大秦的面积越来越大,原来是秋海棠叶,现在又往上加了一点,把原来异族的草原割了一半回来。

    大将军派人跟周围的部落和藩国说了,这些地方以后就归大秦了,那些不长眼的要是不小心越了界,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大将军的话对他们的威力还是挺大的,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哪怕战后大秦还没有派人去建城,派去驻守军队,他们也不敢派人去占领。

    地盘好占,也得有命留啊!

    大将军是皇帝最忠心的臣子,从某方面而言他的发言代表的就是皇帝的意思。

    大秦既然占下了这块地盘,就不会再让人抢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