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40-47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40-47(第2/9页)

态下写出来的,且不说这份思念后来是否值得,这首《一剪梅》里面的思念之情放到今天至今让人感动。而且因为李清照写词时注意音律的缘故,这首词改编的曲目也是十分动听。】

    【123:懂了,这就把赵明诚当成工具人来看】

    【这段新婚后的暂别让李清照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句,像“酒意诗情谁与共?”“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都是这时候写的,但最著名的恐怕还是中学时代需要诸位全文背诵的那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天幕中,这首表达思念的词寄到赵明诚手中时,他在书房挑灯一读再读。

    妻子才女的名头不是盖的!这个“瘦”字实在是绝妙!

    赵明诚一边赞叹不绝,一边闭门谢客,吩咐下人未来的这三五日都不要来打扰他。

    于是,接下里的三日里,赵明诚埋首书案废寝忘食,一股脑写了四十多首词,待收笔,把妻子的那首《醉花阴》混入其中邀请友人来评价。

    友人细细琢磨,一股脑看下去,挑出李清照的那首,真诚赞叹:“所有词中,唯有这句‘人比黄花瘦’最妙!”

    天幕外的苏轼不解道:“四十多首词,竟没一首突出的吗?”

    不能理解,反正他一般写四首就要火一首。

    李格非黑着脸,半天不语:“这门亲事,以后必须再议!”

    第42章 李清照(五)

    【北宋朝廷的一大特色便是臣子们喜欢为了自己的利益斗来斗去,当初李格非的名字被刻上元祐党人碑时赵挺之袖手旁观,可当蔡京复相以后,赵挺之又不得不为了躲避蔡京的嫉恨自请罢官致仕。在李清照二十四岁这年,公公赵挺之去世,在蔡京的诬陷下赵挺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皆被捕入狱,李清照毫无怨言跟着赵明诚一起回到了青州老家。】

    【李清照夫妇此次在青州居住了十年左右,这段时光也是夫妻二人长久团聚、一门心思致力于金石研究的时光。】

    天幕上,李清照再度从繁华的汴京搬到了相对偏远落后的青州,但面上却一派坦然从容。青州住所里,她参考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书房取名为“归来堂”,又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中摘取“易安”二字作为自己的号,自诩可随处而安,即便是在青州终老也未尝不可。

    赵明诚被革职罢官,这骤然得来的空闲却为他的兴趣创造了极大的条件,在青州的这段岁月里,夫妇二人网罗金石字画,赵明诚着笔写下了《金石录》,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凡刻录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皆可在这本书上窥见端倪。

    白日里,赵明诚在友人处得到一份古籍,第一反应居然是打马归家,兴冲冲地拿到妻子面前一同品鉴欣赏。因为在他看来,论金石造诣、论志趣相投,这世间找不出除了妻子以外的知己。

    李清照擅长煮茶,夜间闲暇时,二人便支起小火炉,一边饮茶一边赌书。所谓赌书,便是对着满室书卷,随意说出一个典故,谁最先说出这个典故的出处便获胜。

    李清照自幼博闻强记,在这一游戏当中往往获胜良多。天幕上的她举着茶盏得意忘形,炫耀之时竟失手将大半杯的茶水洒在了衣服上,引得赵明诚一同放声大笑。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这首著名的诗句便是化用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想必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是将赌书泼茶视作了无甚值得留念的日常,但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后来并未像她期待的那般圆满。】

    【在清照三十五岁这年,赵明诚被起复,这个时候的赵明诚已经三十八岁了,但膝下仍然没有一个子嗣,无论是拿子嗣当借口还是赵明诚已然变心,这个时候的李清照都无法阻止丈夫纳妾,甚至在这段赴任的经历中,赵明诚丢下李清照独留青州老家,带着小妾一同前往了。】

    【123:咱就是说,纳妾也纳了,最后到死也没生出来一儿半女,这是我们清照的问题吗?】

    【丐帮帮主:楼上直说了吧,赵明诚不行。】

    天幕外的赵挺之:是不是要从现在开始给三郎就医?

    李格非黑着脸冷哼一声,一个生不出儿子的男人,竟还好意思冷落他的宝贝女儿,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天幕上的李清照独自一人趴在栏杆上百无聊赖,岁月从不败美人,即便已经距闺中时光过去了多年,此刻的她依旧带着不同于流俗的气质风韵。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她不否认先前和丈夫的甜蜜时光,也能接受他的变心,但道理都想通以后,仍然会为这段感情感到悲凉。

    然而现实容不下她的悲凉,就在她随赵明诚奔赴淄州后不久,金军南下,北宋亡了。

    汴京,一个容纳了李清照无数欢乐回忆的地方,当她听到满城百姓和皇室的屈辱遭遇,内心的怒火与伤痛交织,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亲自上阵手刃仇敌。

    【在这种动乱的时刻,李清照夫妇最难放下的是在老家青州的一大批文物。青州十年夫妇俩人积攒了多少文物呢,据说是能够放满十多间屋子,装整整十五车,其中包括各种青铜文字、杜甫的真迹、唐代诗人笔录,放在如今是可以直接包揽一个省博物馆的程度。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文物在青州兵变中大多付之一炬。李清照孤身前往青州抢救时,也只带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为了让后来的观众熟悉这段历史,明意再次放出了靖康之难的历史。

    北宋正在看天幕的所有臣民:???

    天幕上,李清照带着残存的文物赶到江宁与丈夫汇合,然而此时城中发生了叛乱,身为长官的赵明诚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平乱,而是如何弃城出逃。

    李清照不肯走,赵明诚好说歹说没办法,只好拿出调任的皇命来压她。

    途经乌江,李清照胸中悲愤异常,提笔写下了一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做人活着的时候要做人杰,死了也应当做鬼中豪雄。人活一世要活出个样子来,宁可像项羽一般做个悲剧英雄,也绝不丧失人格尊严苟且偷生!

    赵明诚气急,指责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是在耻笑我没有死在江宁是吗?”

    李清照冷笑:“不,我不单单是在耻笑你一个,我是在耻笑所有望风而逃的君主和臣子。”

    【123:哈哈哈清照表示我不是在针对某一个,我只是平等地鄙视你们所有人!】

    【丐帮帮主:请把完颜构拉出来看看,一个女儿家在这种时刻怎么用气节吊打他的】

    【在李清照四十六岁这年,赵明诚再次起复,把李清照留在了随时可能沦陷的池阳。临走之时李清照问他如果军情紧急这么多文物怎么处理,赵明诚怎么回的呢,“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重点来了,他嘱咐李清照所有物品都可以丢,先丢能让妻子存活的,后丢金石,至于宗庙祭祀的物品,必要时候要与之俱存亡。】

    【123:赵先生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