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主公你不要过来啊》 30-40(第1/30页)
第31章
终南何有
白未晞差点一口酒喷了出来。他顿时瞪大了眼睛,用充满震惊和不解的目光看着绿竹璧,仿佛在看什么稀世大熊猫。
见到白未晞表现得如此震惊,绿竹璧颇有成就感地笑了出来: “白兄何必如此惊讶,雍国吏治如此,吸引有识之士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白未晞: “……”
许久,白未晞声音干涩地说: “这事确实是很正常,但是……”
但是放你身上就不正常了啊兄弟!
绿竹璧是谁?史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这货是相邦窦采儿的脑残粉。
历史上记载,当今圣上季涓流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他驾崩之后,由于没有兄弟,于是大臣们挑挑拣拣,终于从季氏皇族中挑出来一位长沙王来即位为皇。
但是这位长沙王实在是天资愚钝,他能被选出来也不是因为其天纵英才,而是因为他母族不显自身又贪玩,是个十分优秀的傀儡,才被众人推举,成了天子。
史书记载,相邦窦采儿见到这位“天子”之后连呼三声“愚钝至此”,于是自封棠公,封窦太主季峨山为甘公,欲效法西周时期的共和行政,由权臣治理国政,期间慢慢培养天子。
此后便是十年间的“窦氏之乱”,因窦采儿其名比较随便,意思是“一名采莲女的儿子”,因此这场乱事又被称为“采莲之乱”。
“采莲之乱”期间,豪右反对窦采儿的执政,但窦太主季峨山鼎力支持自己的舅父,再加上窦采儿此人在儒生中名声斐然,还真有无数儒生为窦采儿背书,认为相邦主持共和行政没有什么不好。
也是在“采莲之乱”期间,天下诸侯纷纷竖起了“匡扶晋室”的大旗,公然反对窦采儿的叛国篡权。游溯也是因为“采莲之乱”而雄起,在天下人的期盼中结束了窦采儿的叛乱。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绿竹璧就是为窦采儿背书的一员。
绿竹璧不是儒生,史书记载这人学是的道家,宗黄老,人生最爱干的事就是喝酒加修仙。但就是这么个爱修仙的少年,曾带着一支五千人的步卒,在南方的原始森林里将三万越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帮他的偶像窦采儿打赢了共和行政的第一场战征。
所以,兄弟,你现在说你要抛弃你偶像,投降雍王溯?
你知道在历史上你是怎么骂雍王溯的吗?
“无耻小儿,不敬你舅爷爷。”
白未晞现在觉得有点魔幻,他有点想象不出来绿竹璧对游溯点头哈腰口称主公的样子。
白未晞声音干涩: “绿竹兄,你确定吗?”
绿竹璧大笑: “当然确定,你怕什么?”
绿竹璧稍稍倾斜了身体,向着白未晞的方向凑近了一点: “难不成堂堂白先生竟然怕自己的位置被在下占据吗?”
白未晞嘴角抽搐一下了: “白某只是怕主公没有武帝的涵养,怒杀‘不改董公’。”
绿竹璧: “……”
白未晞口中的“武帝”指的就是大晋的第三位皇帝,绿竹太后的孙子,在绿竹太后死后将盛极一时的绿竹氏打入尘埃的那位兄台。
绿竹太后薨逝后,武帝撕开了乖孙子的面具,对绿竹氏进行了毫无人性的清洗,甚至将绿竹八子和绿竹八子给他生的两个儿子一起打包扔到了偏远的燕国。武帝对绿竹氏的后人如此不留情,在史书上当然不会允许绿竹太后有什么好名声在。
最疯狂的时候,武帝甚至篡改历史,往绿竹太后身上泼了无数的脏水。其余史官畏惧武帝威严一声不敢吭,唯独一位姓董的史官坚持不改,捍卫绿竹太后,也捍卫正史的尊严。
被逼急的时候,这位董姓史官更是对武帝放言: “乃公不改!”
“乃公”翻译一下就是“你爸爸我”,想当皇帝的爸爸,皇帝当然想送董姓史官去见他真正的爸爸。好在最终武帝还是在众位大臣的劝说下放过了董姓史官,捏着鼻子继续任用他。
毕竟没有正史记录历史进程,就没有人证明野史上的都是假的,武帝真的没有对自己的舅父卖沟子。
但是董姓史官是史官,史官杀不得,绿竹璧可不是。
白未晞真心实意地劝说道: “在下觉得,主公可能不是很想用绿竹兄。”
绿竹璧笑: “因为在下是绿竹氏的人?”
何止,你可是游溯的舅爷爷。
白未晞道: “绿竹兄著了一辈子的书,应该明白,自己的姓氏意味着什么。”
当年有人反对绿竹太后摄政,称其执政为牝鸡司晨,绿竹太后闻言,回了一句: “家父家兄为晋室立国立下汗马功劳,晋室的一半天下都是我绿竹氏打下来的,予来执政,有何问题?”
没问题,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说晋室的一半天下都是绿竹氏打下来的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晋室这个草台班子最开始成立的时候,活动资金都是绿竹氏提供的。
晋室最危急的时候,高祖孤身入险境,晋室的草台班子想的可都是“一旦主公死了,就推选绿竹箦为新的主公”。
若非绿竹氏担忧枪打出头鸟,一心推出高祖做靶子,否则天下究竟是姓季还是姓绿竹都是两说。
只可惜一念之差为人作嫁,高祖成了靶子,也收获了最大的果实。
但也是从此,高祖对绿竹氏的忌惮就从未停止。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是为了剪除绿竹氏的羽翼,宠爱其他夫人是为了扶持其他外戚。
但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辉煌,任何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都没办法抵消,高祖倾尽全力,也没办法将绿竹氏从神坛上拉下来。
直到武帝年间,季氏皇族才第一次摧毁了绿竹氏的辉煌。但没过多久,绿竹氏便又在战争中胜利,杀死征战西域的襄帝,将被流放燕国的绿竹八子和崇帝接了回来。
只是可惜,当初的国舅绿竹弁太过耀眼,耀眼到明明有从龙之功和血脉相连双重保命符,崇帝最终还是容不下这个和他年纪相仿,一起长大的舅父。
绿竹氏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傲慢了一辈子的绿竹弁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话: “终有一日,我绿竹氏的子孙将登上那个因先祖一念之差而错失的位置!”
他的豪言放的轻巧,却让绿竹氏剩余的血脉吃尽了苦。若非崇帝还有最后一丝良知,念着绿竹氏对他的恩情,只怕绿竹氏都要从历史上被抹去了。
但即便如此,绿竹氏也逐渐在朝堂上失去了身影。绿竹氏的子弟开始宗孔子,著经书,远离朝堂的是是非非,这才将家族传承到了现在。
白未晞甚至好奇: “绿竹兄的家族知道你的决定吗?”
绿竹璧摇头: “不知道。”
白未晞: “……”
竟是丝毫都不意外呢。
毕竟是一家子儒生中出来的道士,绿竹璧此人的叛逆可想而知。
有一件事白未晞想问很久了: “绿竹氏远离是非,著书修史,绿竹兄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朝廷的印绶,来司州一趟?”
这样叛逆的少年,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