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120-125(第5/13页)
唯独枣花,宋满冬觉得她优柔寡断,心思摇摆不定,没有对她投医过多关注。
可今日再看她,竟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她不会以旧时的眼光来看枣花,而是重新打量起这个乖顺的姑娘。
泡菜顺利入缸,宋满冬也在这段时日观察着大家。
顺便剔除掉了几个自己觉得不合适的人。
她瞧着枣花越看越顺眼,回来后便向方宛她们仔细打听了,这次啊知道枣花是被姚娉婷拽着去学习的。
这姑娘不声不响的,学起来竟是不属于平男和王喜娟,唯独叫人遗憾的事当初她书没读完,不然说不定能读个高中呢。
也不知是姚娉婷哪里说动了枣花。
结了婚生了孩子的枣花,竟是在家里硬气了起来,当家做主了。
宋满冬听完这些,更对枣花刮目相看。
待最后一坛子泡菜做好。
她便开始准备起了再次招人。
这回就是为了准备出红薯之后的红薯干了。
红薯干之后她还有旁的打算,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能做四个月,做到过年。
至于工资,今年也是提前说好了,先按工分结,等年底看情况,若是收益还行,明年就按钱结。
九月初,大队上的人便都忙碌了起来。
这一轮招工人数众多,也不能像宋满冬上次那样随着她的想法挑选了。
宋满冬点名了几个队长,又叫方宛和王希娜她们一块儿来帮忙,出了正式的书面文件,才开始筛选。
而这几个队长里,便有枣花和平男。
王喜娟若是来,应该也在的,不过她怀了孕,如今正大着肚子,也就不方便过来了。
叫她遗憾的不行。
宋满冬宽慰了她。
她们今年只是试试水,若是顺利的话,明年还会再扩招的。
会像怀安县食品厂那样,不停的招人,叫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事情起初进行的还算顺利。
河东大队的人如今也都不似从前那样乱成一团了。
但没想到问题反过来出在了知青这里。
宋满冬正盯着大家从洗手、挽袖子到切菜,忽的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声。
跟着枣花鞭炮拉进来,“宋知青,新来的知青闹起来了,你快来看看吧。”
宋满冬想了想,“你帮我盯着这边。”
又叫来试工的人继续,才快步朝发生嘈杂的地方走去。
从前她最怕麻烦了,遇见这事侍寝都多的远远地,没想到现在竟是要的出面来处理了。
宋满冬想着,倒没太烦心。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情况,不出问题才奇怪。
唯独没有算到的事知青这边。
如今已经是下乡活动的第四年,而头一年下乡的知青还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大家也不似一开始那么单纯的以为下乡是件好事儿了。
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的“流放”。
糟糕的条件,没有期限的时间,叫她们心底都惶惶不定,也不会天真的想着干点儿什么大事儿了。
按理来说,她们应该安安分分的跟着前面的人干活吃饭就行。
怎么会闹起来呢?
宋满冬这么想着,挑开帘子,走近了屋里。
看见里面的情况便是一愣。
方宛站在前头,王希娜捂着脸躲在方宛身后。
赵胜男离开之后,王希娜消沉了一阵,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发誓要考到比赵胜男更好的学校。
她振作起来,又是不属于赵胜男那样的强人,做事也是在前头冲锋陷阵,怎么会躲在方宛身后?
宋满冬又看了方宛古怪的脸色,才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你来的正好!”说话的女知青冲到了宋满冬前面,“招工的条件是你说的对不对?”
宋满冬点着头。
女知青义愤填膺道,“你们这些老知青抱团欺负我们!”
“要不平等对待,要不然你们食品厂就别办了。”
“抱团?”宋满冬觉得这词有点儿新鲜。
这食品厂她唯一提前招进来的就是王希娜,要王希娜帮她看账。
算账的事情教给别人她可不放心。
至于其他人,方宛她们都有正式的工作,可不用来这边抢活。
方宛抬升道,“她跟方新红条件差不多,我叫方新红留下了。”
宋满冬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决定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了?”女知青不满,“凭什么我俩一样就得她留下我走?”
“你们这不公平!”
宋满冬这会儿算是明白王希娜为什么躲在后面了。
恐怕是从这个知青身上桥进了从警的自己。
但她这个选择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若是你比方新红优秀,留下的自然是你。”宋满冬解释道,“而你们一样,我选择留下她,是因为方新红已经在河东大队待了一年,她已经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农民应当具有的品质。
而且我们对她的情况知根知底。”
“到了明年,若是你跟新来的知青一起竞争,我们应该会选你。”
宋满冬没有把话说满,若是这位女知青的脾气不改,明年恐怕也很难进来。
第122章
◎红薯片。◎
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第一食品厂工作时,学到的东西良多。
食品厂如何发家、壮大,这些宋满冬都清清楚楚。
许多规则如今也能套用在河东大队的食品厂上。
如招人的标准, 第一批工人必须得精心挑选,恰恰是因为规模小,所以才要定高标准。
她同其他几个小组的组长提前定过要求, 招进来的人务必以老实本分为主, 勤快麻利佐之, 不能徇私作假。
这时候选址在河东大队的优势之一便凸显出来, 她不必担心被人糊弄,还能借此筛选一下组长。
又如另给知青名额, 一是因为这些知青们却是有用, 二来也是为了安抚她们。
但决不能将她们跟放在河东大队的人放在同一等级。
宋满冬不动声色的扫过今天在场的其他几位知青,她对这些她们的要求不高,并不指望她们站出来阻拦、规劝这位出风头的女知青, 不盲目跟风惹事就行。
所以在解释时,也说的十分直白。
只是女知青跟没听懂一样,不依不饶,“你在质疑我的人格?觉得我进工厂会惹事儿?”
这个性子吧……
宋满冬心底叹气, 是九成九会惹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