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110-120(第10/28页)



    宋满冬摇摇头,瞥陈家明一眼,“你是现在过得好了,忘记从前怎么样。”

    陈家明吃着卤肉,打眼瞧她,“以前?”

    宋满冬又响起来,他小时候也是有人护在身前的,垂下眼不再提,而是说起分粮的事儿,“粮食是要分给各家的,咱们河东大队又跟其他大队联系紧密,不少结了亲家,到时候别的大队来借粮食,不论借还是不借,都少不了生事端,指不定还会为此结仇,这算一重原因。”

    “更重要的是,人饿极了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都知道河东大队有粮,出什么小偷毛贼可不奇怪。”

    闹饥荒的几年,更大的乱子都出过。

    宋满冬想着那两年的事情,叹了声气,“如今虽然大家都吃不饱,但没到绝路的地步,还能熬到秋收。”

    陈家明略一思索,也通晓其中的关节,忍不住跟着叹气,这日子过的实在难。

    “什么时候不用为这点儿粮食发愁就好了。”

    从现在到秋收才几个月,若有积蓄,买了粮食也能熬过去,可难就难在大队上的人没钱,饭菜全从地里来。

    宋满冬没接话,这谁也说不准。

    他们吃过饭回宿舍。

    宋满冬在楼下往里走,便被李师傅喊到她家里了,进门才知道是要给自己拿东西吃。

    李师傅掀开盖在框子上的棉被,问她,“有牛奶冰棍儿和红豆冰棍儿,想吃哪儿?”

    “回来时瞧见人卖,我直接买了一筐,想着给大家一人分一个,解解暑气。”

    宋满冬拿了牛奶冰棍儿,回去时才发出声复杂的感慨。

    知晓差距之大,可到了真遇到困难的时候,才发现这距离该称之为鸿沟。

    感慨归感慨,工作还得照常做。

    如今她正研究的是蒸鸡蛋糕,比起烤制的,更松软,也不需要刷油,能降低成本。

    只是难题也不少,还卡在如何处理鸡蛋的腥味儿上。

    又试了两天,还是失败,宋满冬索性也不一头扎在上面了。

    趁着周末回了趟河东大队,给赵胜男她们带点儿吃的,顺便再看看上大学的名额落在了谁头上。

    到家先给做了顿饭,才问起来他们的想法。

    赵胜男先道,“我是想去的,但不是现在。”

    来河东大队之前,她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儿本事的,可如今,早已清楚的认识到了不足,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赵胜男认真说着,“至少要等这一茬玉米收了,我才能安下心来。”

    河东大队如今正是最困难的时候,让她离开,她心里难安。

    姚娉婷也担心,“万一竞争到了名额,那大队上的叔婶儿们怎么办?他们才刚认完人名。”

    “不说叫他们能读什么深奥的书,至少亲朋好友寄回来的信,能读出个大概,想办个什么事儿,也能看明那墙上贴的章程……”

    她这任务想交给别人,也交不来。

    方宛则是提起自己身份审核不过的,而后说起现在的生活已叫她觉得满足。

    江志农惦记着自己刚嫁接的树,“不管在哪儿,我都是要做这些事儿的,而且读大学也不用急。”

    他算是最能耐得住性子的人了。

    徐清借口道,“我学的多是中医,恐怕很难碰到合适的学校。”

    至于陆许山,那不必问。

    叫他去念书无异于强人所难。

    不过意外的是,陆许山接了话,“我有别的事情想做。”

    再问他又不肯说了。

    原以为要为推举谁而头疼,没想到现在竟是找不到一个要竞争的人。

    宋满冬正想着,又瞧见王希娜,“你怎么想?”

    王希娜正捧着碗,头也不抬。

    这是她第二回 吃上宋满冬做的饭,有这么好吃的饭菜还说什么话!少吃一口都是浪费!

    天知道她下乡以来吃的都是什么东西!

    自己住的时候甚至一度思考过吃饭的意义,为什么要人非得吃东西才能活?

    上回他们聚餐自己跟着沾了光,之后一直想吃,但又不好意思叫宋满冬做,只能硬着头皮吃姚娉婷她们做的饭。

    这会儿被宋满冬叫了名字,略作犹豫,才放下碗,可手里还捏着筷子,仿佛随时能动起来,“分给这些公社大队的工农兵大学名额,基本上都是省城或者邻省的大学,学校不能选专业也不能选,这有什么好去的?”

    “我要去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学我最想学的东西。我才不要稀里糊涂的糊弄自己。”

    “不能选么?”赵胜男他们也是这会儿才知道。

    姚娉婷震惊道,“我还以为是给个名额,然后我自己想上哪个学校就去那个学校,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我还纠结了好几天呢!”毕竟摆在她理想对面的可是梦想学府北京大学。

    哪儿知道自己竟是想多了。

    “当然不能啊!”王希娜只觉得她们莫名其妙,“要是能选,那岂不是大家都选最好的学校了?”

    宋满冬想了想,“也是。”

    王希娜又说,“而且我爸打听过了,咱们这边推荐的不出意外就是豫大了,比其他省的大学更差一点儿呢。”

    “我爸叫我先在这儿安心待着,等有其他的渠道上大学,再给我送消息。”

    “更何况来之前我是发过誓,要做出一番事业,可不想灰溜溜回去。”

    王希娜说着瞥了眼赵胜男,嘀咕着,“而且我觉得在这边儿也没那么糟糕。”

    她哪里知道自己爸妈看着她最近的来信也是喜极而泣,一封信绞尽脑汁的写了两天,又等不急邮递,托人特意捎过来给她,就为了让她继续留在河东大队,好好修修性子。

    大家都不打算竞争,氛围照旧和谐。

    吃过饭又聊了会儿天,才一块儿睡下。

    又过几日,去读大学的人定下来了。

    让人有些意外,但细细想过,又觉得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报上的名字是张兴旺,他在食品厂里的工作由他哥张兴国顶替。

    食品厂招工的要求是初中毕业,张兴国显然是达不到这点的,又因技术生疏,待了半日,就被调去做搬运了。

    不过他本人瞧着对此还是欣然接受的。

    毕竟还能留下,已经算是万幸。

    张兴旺离开食品厂前托宋满冬跟陈家明照顾一下,他们便也瞧了几回。

    看张兴国逐渐适应,才放下心来。

    可好不容易平静几日,赵胜男忽的一脸愁苦找来——粮种出问题了。

    宋满冬回忆了一下,“不是说已经跟粮种站联系好了么?”

    赵胜男又气又无可奈何,“当时是他们是全都应了,也说会调粮种给咱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