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80-90(第1/28页)

    第81章

    ◎赔礼道歉。◎

    唐忠路不觉得宋满冬威胁有多大, 也不认为她能在宋县长面前做什么煽风点火的事儿。

    宋满冬能做什么?叫宋县长责骂他,给他撤职?

    他在食品厂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即便犯了错, 叫厂里亏损不少,厂长也不会赶他走,更别提外人插手。

    宋县长说了, 他们有的是办法糊弄。

    至于胡保国那边, 自不必担心, 刚提拔又打压, 谁还会追随他?

    真成了一个光杆县长,还不如他说话管用呢。

    胡保国却跟他持不同意见。

    祸起于微。

    再不起眼的人也不能小瞧了, 更何况宋满冬一有本事, 二来底细未知。

    胡保国劝道,“能不生麻烦就不生。”

    “你带点儿礼物去给她道个歉,表个态, 把这事儿抹平了,之后还是风光的采购主任,不用担心旁的事儿。”

    “她一个小姑娘能掀起多大浪花?”唐忠路也想说服他,“老哥, 你就是太胆小了。”

    胡保国叹气, “咱们都这个年纪了, 走到这位置也不容易, 平平常常、顺顺利利的不好么?非得添点儿事儿做?”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带着唐家人了。

    也是想着两家结亲,日后就算做一体了, 叫他们认认人, 免得冲撞上。

    谁知宋县长这边是没问题, 唐家的却跟宋满冬起了冲突。

    要只吵两句也就算了,他了解到的时候,已经演变成河东大队和食品厂的事儿了。

    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看唐忠路仍是不以为意,胡保国头疼起来,要是旁人他才不管,偏偏这是儿媳妇家。

    他只得耐下性子又劝了几句,好歹说到唐忠路不会再胡来。

    回家之后,又把这道理同儿子说了,叫他跟儿媳想办法劝解一下。

    “说几句漂亮话,送件小东西,不费什么功夫。那个知青我瞧着不像是眼皮子浅的,就怕以后真闹出什么大事儿。”

    胡进明保证道,“爹,你放心,这事儿我肯定给它好好解决。”

    宋满冬不知他们是怎么讨论商量的,见到唐忠路已经是两日后了。

    供销社的刘主任跟张大队长见了面,亲亲热热的,只字不提前面拒绝的事儿。

    张大队长也不翻旧账,同他一并吃了饭,和和气气的把人送走,赶忙去盯着修水渠的事儿。

    他留了张兴旺来盯着卸柿子。

    陈家明也在帮忙。

    柿子刚拉过来,都是灰头土脸的,要洗过一边,才能削皮切块。

    宋满冬有意培养出几个能撑起来的帮手,便没有刻意盯着,而是先回家做饭了。

    当然也不乏陆许山抗议的缘故。

    从开始做柿子干,宋满冬便没有闲着的时候。

    晚上给陆许山他们做饭,也简单许多。

    起初,大家还能忍住,体谅她上工也辛苦,做七个人的饭菜也不容易。

    陆许山偶有不满,也都被赵胜男他们劝住了。

    但这几日,还能拦陆许山的,也只有赵胜男了。

    其他人吃的面如菜色,一片惨白。

    大队长看不下去,便叫他们先歇几日。

    让他们在修水渠时偷懒是不可能的,以他们干的活,扣完两顿饭,可给不了几个工分。

    再不好好干活,就是大队上倒贴给他们粮食了。

    宋满冬从晒柿子干的院子回来,几个人正坐在堂屋翘首以盼。

    她也不吊大家胃口,立马处理了五花肉炖上。

    五花肉是托陈家明抢的,七分肥,炒了糖色之后晶亮剔透,咕嘟嘟的冒着香气。

    宋满冬还放了几个鸡蛋进去一起炖着。

    饭是白米饭,直接下锅加水煮,煮熟后还带着锅巴。

    又做了辣椒炒蛋、酸豆角炒肉……一大盆还带排骨汤。

    把姚娉婷吃的直呜呜,“好好吃。”

    陆许山也难得在吃饭时空出嘴巴点评,“这才是人应该吃的饭。”

    宋满冬夹起一块红烧肉,嘴里抿进肉香,懵了一瞬,才继续吃。

    这几天她自己一个人,都是草草的吃了了事。

    原本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可这一刻吃到,却能感受到自己的胃和大脑都散发着愉悦快活的气息……

    赵胜男见缝插针,“咱们才吃了几天河东大队的饭就受不了,人家大队上的人可是天天吃。”

    “就那饭,有些人家还吃不上呢。”

    姚娉婷一边吃,一边含糊的回着她,“胜男,你再说我就吃不下了。”

    宋满冬看向赵胜男。

    这话说的确实不合时宜。

    不过姚娉婷说的也直。

    “怎么吃不下?咱们得吃啊。”赵胜男却说,“咱们吃过,知道这味道有多好,才会想帮河东大队改善他们情况。”

    “不怕咱们吃的好,只要不忘就行。”

    姚娉婷便说,“反正你是肯定不会忘的。”

    宋满冬回过神来,倒是她太紧张了。

    赵胜男她们想的没那么复杂,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听着赵胜男又说起来田里的麦苗,宋满冬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

    研究所送来的麦苗跟别的田地长得也没什么区别,张兴旺还问过赵胜男是不是麦子弄错了?

    连姚娉婷都怀疑过。

    也只有赵胜男坚信还没到它绽放光彩的时候。

    江志农是难得附和她的人,“不同品种的品相表现不同,北农这个品种许是后期穗大麦粒饱满。现在看是没用的,有些麦苗长得是个大,结穗却小气起来。”

    说罢麦苗,江志农又说起来自己的打算,“我想试试嫁接几棵柿子树。”

    他看向宋满冬,“靠收别的大队的毕竟不稳定,万一明年食品厂提高收购价格,把他们的都收走,河东大队岂不是做不了柿子生意了?”

    姚娉婷回忆着自己了解的知识,“可柿子树长成得好多年吧?河东大队的三棵柿子树已经有二三十年了。”

    枝干高大,挂果率也十分喜人。

    三棵树摘了几百斤。

    江志农说道,“嫁接最快两三年就能结果了。我跟我爸妈他们嫁接过别的果树,柿子树应该道理都差不多。”

    只是他还缺点儿底气。

    宋满冬心里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明年哪怕食品厂把方圆几个大队的全给收购了,河东大队只卖自己大队的柿子干也不会亏的。

    可江志农期待的看着她。

    她能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