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2: 161. 种田文对照组(6) 求收藏~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快穿之佛系重来2》 161. 种田文对照组(6) 求收藏~(第1/2页)

    往年也有捐吃食、药材的,这次清音捐的是成药,管着济仁堂的惠慈师太感激万分,根本不会推拒。

    清音自然也说明了这些药丸的来历和风险,惠慈师太并不介意。

    非是不当人命是回事,而是来这里的人,病了能有药吃就不错了,至少可以减轻许多痛苦。

    对他们来说,善意来之不易,惠慈师太并不想拒绝任何一个对济仁堂有善意的捐赠者。

    清音看着几个躲在门后边偷看她的小孩子,眼神温柔,对惠慈师太道:“师太,不瞒您说,我拜师之后,还从未与人看过诊。若您不嫌弃的话,我想在济仁堂义诊……不知可否?”

    惠慈师太愣了愣,随即大喜,起身道了声佛号:“大善!”

    乐澄回去取来她的药箱,不过片刻功夫,济仁堂不大的院子里就挤满了人。

    孩子最多,成年女子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男子倒都是上了年纪的,平时在济仁堂里做些重活,累活。

    看到这些,清音是真佩服惠慈师太,她有大仁心。

    世间女子生存不易,但男子也多有不易之处,她肯一视同仁,不惧人言收留这些男子,真叫人刮目相看。

    可能是没想到来给他们义诊的是个年轻小姑娘,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外,其他人心里都有些打鼓。

    清音并不在意他们的看法,她医术究竟如何,他们过会儿便知。

    乐澄的设定就是会武的侍女,所以她回来的也很快。

    “大家不要挤,我家小姐既然答应了义诊,一定会给所有人看诊的。小孩女人优先!”

    乐澄一来,现场立即更有秩序了。她这便要开始了。

    济仁堂里的人其实很守规矩,大人自觉排到了后面,小孩子们大多还有些认生。

    清音第一个诊脉的是个小小的女孩子,才四五岁左右,她身无残疾,应是个弃婴。

    清音给她诊了脉,身体问题不大,主要是营养不良。

    她一边诊脉,一边轻声细语的问些小问题,小姑娘很快就露齿笑了起来。

    真是个好孩子啊。

    后面的孩子见了,脸上怯怯的表情多少都收了收。

    清音给小姑娘看过,就让她到乐澄那里去领糖。

    此糖非彼糖。

    这是她事先跟惠慈师太打过招呼的,驱蛔虫用的塔糖。

    她更改了药方,吃一颗就好,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已经特地交待过乐澄,要看着人服下,稍后惠慈师太还会单独跟他们解释效用。

    下一个男孩儿是个跛足,清音看了看,这是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若是在现代,她亲自操刀手术,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的。

    只是现在,以她目前的身份却不能这么做。

    条件不足,后续也准备的不够充分。

    她想了想,先给孩子减轻痛楚,后面有机会再施针看看,想完全治好,时间或会更久,但总算问题不大。

    “乐澄记下来,这个孩子后面要施针。”

    “知道了,小姐。”乐澄过来领走小男孩,给他吃了颗塔糖。

    糖很甜,小男孩眼睛都眯了起来。

    济仁堂里像这小男孩一样得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有不少。

    症状有轻有重,不过还好,都不是绝症。

    大人们的病症就要复杂多了,女子身上的妇科病偏多,男子则是内里亏虚严重。

    这些都需要调养,可显然济仁堂是供不起的。

    她觉得有必要再制一味养身丸了,她这边制药也容易,只要能够供应上济仁堂,想必一定可以减轻他们当下的病情。

    看完济仁堂的人,天色已经不早了,惠慈师太正准备让人亲自送他们回去时,附近竟陆续赶来了不少闻讯而来的百姓。

    一问之下,方知是听说有大夫在济仁堂里义诊,他们也想过来看看。

    这年头|头疼脑热的,根本就不会去看大夫,诊脉虽要不了几个铜板,却也不是人人都舍得的。

    这就导致他们小病拖大,大病拖死,古代平民的平均寿命偏低,大半也是因此。

    看不起诊,生不起病,吃不起药。

    所以听说附近有大夫免费义诊,才会赶着过来,这很正常。

    来的人有老有少,拖家带口,手上还提着竹篮,也有背着背篓的。

    人都来了,清音能怎么办。

    治呗!

    她让济仁堂的人去她家给杜父杜母说一声,今晚可能要晚些回去了。

    惠慈师太也不敢留宿,毕竟济仁堂里有男子,哪怕男子的年纪能做她祖父了,也要顾忌她未出阁的名声。

    惠慈师太再三保证到时会让人亲自送她们回去。

    清音无所谓,只要杜父杜母在家不要着急就成。

    济仁堂里看过诊的人自动维持着秩序,大家都很听话的排好队。

    清音对此很满意,看诊可以,她不喜欢挑事的人。

    大家都配合着诊脉,早看完都省事。

    总不能所有人都留在人家济仁堂过夜吧,也挤不下呀。

    队伍里当然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却都不敢大声质疑出来,这也是因为义诊免费。

    平时看病吃药的多贵啊,他们庄户人家哪经得住?

    这义诊都免费了,还有什么可挑的,爱看看,不爱看走人呗。

    这话都不用她说,其他人都能给怼回去。

    不过这些人可能也没机会抱怨,因为清音的实力证明了她的医术水平。

    惠慈师太一脸惊喜,全程陪同,她是对清音医术水平看得最直观的人。辩症施治,无一不准,无一能难倒她。

    这杜家小姐,真乃神人也!

    从前名声不显,若不是这次施医赠药,惠慈师太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注意到她。

    现如今她在济仁堂里义诊,竟没有断错一个病人,天赋如此了得,真真是叫人叹服不已。

    想来她所赠的那些丸药也是极有成效的了,好,真好!

    赶来义诊的百姓,看完诊,拿了药方,顺手就留下了竹篮或背篓里的吃食,有鸡蛋,有水灵灵的小青菜,有家里手打的糍粑,还有腊肉,不知名的果子等等,总之都没空着手。

    盛情难却,清音没有拒绝。

    她不要,正好可以留给济仁堂。

    “杜大夫辛苦了!”

    “杜大夫仁义!”

    “杜大夫好人长命百岁!”

    “杜大夫何时再来义诊?我娘身体不好,这次没能跟着来……”

    “一月一次。”清音说着看了一眼惠慈师太。

    惠慈师太果然大喜,忙上前谢过,又对那些百姓道:“大家快先回去吧,以后再来不迟。杜大夫还要回家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