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2: 126. 青云路(21) 求收藏~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快穿之佛系重来2》 126. 青云路(21) 求收藏~(第1/2页)

    赵王猜想的没错,对于永靖帝那边的事,清音都是知道的,她自然也会安排眼线在御前。

    她知道,但她在赵王这里不能知道。

    哪怕赵王还不是皇帝,哪怕所有人心知肚明,但谁能够不在意臣子在自己家中安插眼线?

    都不是圣人。

    她从不会去赌人性。

    永靖帝一透露想要立储的消息,清音就收到了手下人的汇报。

    永靖帝所图,清音不敢说是看得一清二楚,却对他的心思颇有了解几分。

    永靖帝的年纪大了,又身患重病。

    只是瞒着人罢了。

    却逃不过她的眼睛。

    上次新科进士陛见时,她就曾近距离的看过永靖帝一眼,如若她没有看错的话,永靖帝当命不久矣。

    相较于太|祖和太宗两位杀伐果断的帝王,一向平和的永靖帝看起来就有些不起眼,孰不知这位帝王的手段是柔中带刚。

    殚精竭虑,耗尽一生在下这样的一盘大棋,如今将要收尾了,却是要用自身性命来做最后的布局。

    清音目光清远,有那么一瞬间的感动。她心中无限感慨,看向赵王的目光却多了几分郑重。

    她问出了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问出口的话:“王爷若是登基,对世家如何处之?”

    赵王内心翻涌,面上却愈发镇定。

    “心腹大患,断不容留。”

    世家遗祸江山,世世代代压得皇朝不得不将大好河山让出半壁,与世家共治天下,短短几个字,可知其中多少苦楚,多少辛酸,多少羞辱!

    世家底气足,敢与皇室叫板,可忍,但世家把持朝政,压制天下臣民,私欲滔天,从不为治下百姓谋取半分利益,致使皇朝发展止步不前,数百余年不得寸进!

    他们为一己私心,致山河染血,百姓遭殃,将皇家诸事玩弄于股掌之中,垄断书本,土地,粮食,金银等等。

    他们比皇家更加豪奢富有。

    世家的力量是可怕的,赵王从前没有那么深的感悟,自从几年前开始当差之后,再到领兵平夷,这一路走来,他看过太多太多世家之祸了。

    世家豺狼本性,表面花言巧语,背地里翻脸无情,时常有之。

    他们永不满足。

    他们甚至身披官服,疯狂的兼并土地,然后凭借世家威望和人脉,继续推举提拔自己家族或是依附于他们的人。

    就像是一个恶劣的循环,周而复始,源源不绝。

    赵王因为不喜世家,不管明里还是暗里,都不肯与世家多牵涉,那些人立时就给了他几场真切教训。

    转头就投去了韩王和梁王那边,甚至于更小的几位皇子身边。

    赵王向来深恨之。

    “臣最近在翰林院整理前朝文稿时,看到一则记事。觉得有趣,就往下查了一下,发现很有意思。”清音微笑着开口道。

    “哦?”赵王不解其意,却也耐心听她说下去。

    “前朝英宗时期,曾爆发过一场谋逆案,史书中也有记载,当时英宗的同母兄长平王被牵涉其中。

    那一场谋逆案死伤无数,被抄家灭族的世家更是数也数不清。

    听闻有几十万人参与其中,不得好死。当时的京城几乎每天都在砍人,每时每刻都在冲洗长街。

    很多人都说这是英宗为了排除异己,打压平王而为之。

    史书上这么写,民间也这么传。

    但有意思的是,臣在家中的一本藏书中看到过这样的记载,英宗与平王同母所出,自幼感情甚笃。

    平王自幼患有眼疾,视物一丈外有如盲人。也是因此,平王身为长子却与皇位无缘,其弟英宗继位。

    英宗继位后并未防备平王,甚至还派人收罗天下名医为平王治眼疾。

    平王‘谋逆’那一年,正是开科举取士的前一年。”

    说到这里,清音顿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赵王看着她,目光复杂。沉默良久,方才问道:“平王是因何而死?是英宗要他死,还是……”他必须要死。

    清音放下茶杯,面色微冷:“平王为何而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了数十万人,尤其是许多反对声音最大的世家被灭之后,寒门学子可以参加科举了。”

    她神情冷漠,话音也特别的冷。

    赵王心中一跳,“前朝废帝时,曾一度废除科举……”

    “所以前朝灭亡了。”清音轻声道。

    声音若金石般浸凉无比:“科举势必要一直进行下去,绝不能停。

    英宗也好,太|祖,太宗都曾为此浴血奋战过,为了改变这个世道,所有人几乎都付出了无法想像的代价。

    已经花费了这么多年,世家元气大伤,可是他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太长了,很快又将会是一个轮回。

    科举,是打压世家最稳,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殿下不缺决心,只缺时间和积累。陛下已经花费数年时间将这个基础给殿下都打好了,剩下的只需要继续在这一条路上,勇往无前,绝不退缩。”

    “你说什么?父皇他,你怎么知道的?”赵王没忍住厉声质问。

    清音目光这才转向赵王,郑重地道:“陛下召见过我。他知道我在为殿下做事。”

    “什么?怎会?”赵王难得的大惊失色,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他问道:“父皇同你说了什么?”

    清音知道他想问什么,无非还是立储之事。

    她没有隐瞒的意思,永靖帝的确知道她的一部分事,如她私底下让人试验的杂交水稻,以及红薯玉米等物,这些她本也没有要瞒的意思。

    世家掌控书籍和粮食,那她就从这两方面出发,等到朝廷不缺人少粮,到那时,世家的话语权还会那么重要吗?

    不会。

    无论是什么世道,人才和粮食都是最重要的,而有了人与粮,钱自然也会源源不断的增加。

    永靖帝是个极有魄力的帝王,他见了她,也仅仅只是见了她,并未对她的事过多指摘。

    她承认她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不想节外生枝,更不喜欢改变原定计划。

    永靖帝的棋下得甚合她意,她不愿去破坏掉。

    她没有说,永靖帝还给了她一样东西,一样能要她命,亦能救她命的东西。

    但愿永远都不会用到。

    “殿下该相信陛下。”

    赵王没想到竟是这话,他苦笑长叹一声:“本王不问了。”

    “谢殿下。”

    感觉到她仿佛松了一口气般,赵王明显的放松了神情。

    “对了,上次你送给本王的琉璃灯,本王借花献佛送给了父皇,父皇很喜欢,多谢你了。”

    清音微笑,“殿下客气。”

    “琉璃作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