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 完结+番外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金海棠》 完结+番外(第4/11页)



    誊录后,试卷交由对读所进行校对,查验誊录无误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发现是否有舞弊现象,最后交收掌所封存。

    接着在进行改卷,誊录的试卷先交考试官评阅,考试官看中试卷后便向主考试官推荐,一些不好的文章,再初阅时就会被淘汰。

    此次殿试,皇帝命诸翰林学士与礼部官员共同评定,由翰林院与礼部按照得分排列名次,前十名则送呈皇帝,由皇帝钦点出前三名。

    由于誊录的试卷只有编号而没有名次,阅卷官与皇帝都无法知道答题者,为杜绝考生与考官之间的猫腻,保证科举的公平,阅卷前,皇帝特意召集了考官训诫。

    “这两篇文章,皆是精妙绝伦,可从三千人中脱颖。”阅卷官们将十份誊录卷展开摆放在桌前,指着前两份说道。

    “朝自松江沿海而起,结天下纷争,与民更始,陛下兴重教育,使百姓不再愚昧,此策合天下大势,不忘本心,为君王治国之道,陛下得此士,国朝之幸也。”礼部尚书荐道。

    “卫王,你觉得呢?”皇帝问道礼部尚书身侧的卫儒。

    卫儒上前一步,“陛下。”她拿起其中一篇文章,“论学识优长,词理纯正,臣更喜欢这一篇。”

    两篇不相上下的文章,一篇编号一百三十七,恢弘大气,述尽治国与强国之道,欲将明宋再推往世界之巅,得到了许多考官的青睐,另外一篇编号二千零九则更注重细节与实事,将皇帝变法、对外、教育,其措施的利弊陈述得十分清晰,礼部尚书选择了前者,而卫儒则选择了后者。

    皇帝仔细看了一眼文章,随后拿起太监从旁侍奉的朱笔,在金榜上写下了一甲前三人的名次顺序。

    “就这样吧。”皇帝道,“传胪大典明日揭榜时在奉天殿举行。”

    “是。”——

    永宁四年春,三月九日,殿试揭榜,于奉天殿举着传胪大典。

    ——坤宁宫——

    御撵早早停在了坤宁宫门口的宫道上,皇帝正在寝殿内更衣。

    尚服局送来皇帝的朝服朝冠与朝靴,随后躬身退下,皇帝坐在铜镜前。

    萧念慈放下梳子拿起玉簪将她盘起的头发簪住,随后拿起折叠齐整的衮服中单替她披上。

    “三娘替我穿朝服的样子,最是温柔贤惠了。”卫曦摸着她的脸庞道。

    萧念慈抬手将她挥开,拿起木盘里的两节玉带,“哦,我原来只有给陛下穿衣时才是温柔的。”

    “呃…”卫曦楞了楞,“娘子自然是时时刻刻都温柔的。”

    萧念慈伸手环过她的腰肢,将玉带扣住,随后转身拿起朝天冠,“好了,莫要误了传胪大典的时间。”

    皇帝坐上御撵抵达奉天殿,殿内身穿朝服的百官纷纷搢笏跪伏,“陛下万年。”

    而此时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统一穿着襕衫排列整齐的站在奉天殿广庭上。

    而奉天殿之东的文楼与西边的武楼上,坐着不少内外命妇。

    “传胪大典开始。”传胪官从殿内向殿外呼传。

    礼部将弥封的原卷与相对应编号的誊录卷摆放在一起,由四人将其台到御座的东阶下。

    此次展卷的人为两名主考,礼部尚书与魏王,分别列皇帝左右。

    广庭上,众考生抱袖静候揭榜,春风拂过,却吹不散她们脸上的紧张。

    传胪大典开始,官员双手拿起一甲第一名的原卷登上阶梯送到礼部尚书手中,由礼部尚书与魏王合力展开,最后揭开糊名。

    皇帝见名字,先是楞了一眼,旋即开怀笑道:“我朝第一个三元就要诞生了。”

    魏王看著名字也愣住了,“臣也说,怎么找不到会试会元的试卷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将文章写成两种不同的风格。”

    “这与阅历以及才识划分不开吧。”皇帝道,“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女。”

    “恭喜陛下,喜得能臣。”二人拱手贺道,“天佑我朝。”

    “请陛下唱名。”殿内有官员奏道。

    皇帝遂向传胪官道:“一甲第一人,松江府曹圆圆。”

    “一甲第一人,松江府曹圆圆。”御座下的传胪官大声唱道。

    “一甲第一人,松江府曹圆圆。”奉天殿门前的传胪官二次呼传道。

    “一甲第一人,松江府曹圆圆。”奉天殿玉龙梯下的传胪官最后向广庭上的考生唱道。

    状元的名字在奉天殿三响,引得广庭上的考生议论纷纷。

    曹圆圆听到呼传后从队列后面走出,随后从众人中间走向玉龙梯,登阶迈向奉天殿。

    “这不是松江府的会元吗?”考生们惊讶,“她竟然连中了三元。”

    “今年的状元,竟又是女举,还是三元。”

    “已经连续四年,状元人选都是女子了,该不会是陛下故意的吧。”

    “怎么可能,当朝的科举要经弥封、糊名、编号、誊录,别说是考官,就连陛下也不知道考卷的真名与真迹,只有今日揭榜才能开原卷,方知名字籍贯。”

    “今年的状元,也太年轻了吧。”不仅百官惊讶,就连一些连续考了四年的考生都感到汗颜。

    “一甲第二人,扶风县陈怀民。”

    “一甲第三人,江宁府蓝萍。”

    “今年的榜眼也很是年轻啊。”有人又道。

    曹圆圆登上阶梯,在宦官的指引下进入一间帷幕,换上青袍乌带。

    等她出来后,第二人才入内更换,随后再换第三人,一甲的三名进士皆释褐换上官员公服,在奉天殿前等候面圣。

    传胪还在继续,皇帝只传一甲,二甲与三甲则由魏王与礼部尚书代传。

    金榜题名的三人并列于奉天殿前,引得广庭上的一众士子羡慕,三人相互道喜。

    “恭喜恭喜。”

    “同喜。”

    其中第二第三人纷纷夸赞状元曹氏,“今年的状元得主,竟如此年轻。”

    “榜眼年纪也不大呀。”探花笑道,“看着你二人的年岁,应该都未婚配吧,看起来,还有些登对呢。”

    曹氏出身名门,样貌不俗,举止也十分端庄,一甲三人,第二人为男子,第三人仍是女子。

    经探花一说,榜眼便注意起了曹氏,曹氏年轻貌美,可谓是当朝第一个也是最年轻的状元兼三元,有如此才貌,当举世无双,便询问道:“状元看着好生年轻…”

    曹氏侧头看了一眼榜眼,也是一位青年才俊,便拱手回道:“我早已许人,而妻子的才华,远胜于我。”

    “…”王怀民瞪着眼睛楞在原地,随后眼里传来落寞之情,他举袖弓腰赔礼道:“是怀民冒昧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尾声啦~

    第104章  白龙鱼服

    三千名进士唱名完毕后,一甲的前三人得以面见天子,

    “宣一甲三人入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