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17章 第217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17章 第217章(第1/3页)

    为了这两大包玩具枪,吉安和延安可谓是下了血本儿。

    按照批发价,每把玩具枪三块五,他俩买了二十把,一共七十块钱。

    但是,即便是小学生里的富裕阶层,他俩的书包里也只有二十块而已,剩下五十块的缺口一时没有着落。

    好在他们还有个大款朋友,杨玉环。

    这个南美混血儿手里有不少零花钱,被双胞胎借钱后,杨玉环爽快地从亮晶晶的粉色钱包里点出五张大团结,潇洒地递给了自己的小伙伴。

    “我们礼拜一把钱还给你。”吉安保证道,“如果赚了钱,就分你十块。”

    “我不要十块钱,你们请我吃十块钱的烤烧饼吧!”杨玉环伸出两根手指比划,“我每天都要吃两个!”

    她最近对学校门口五毛钱一个的烤烧饼特别着迷。

    烧饼烤好以后,刷上蒜蓉辣酱,撒上白糖和孜然芝麻,香味弥漫在小学校门口,很少有小学生能不被这股烧烤的焦香吸引。

    杨玉环入乡随俗,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都要去烧烤摊前排队买烧饼。但是在她吃得上火便秘、嘴角起泡后,被爸爸明令禁止不许再吃了。

    为此杨老师还将她钱包里的所有毛票全部收缴,只留了几张大团结。

    一旦她的钱包里出现了零钱,立马就会引起家长的警觉。

    所以,杨玉环并不想要那十块钱,她只想让小伙伴们给她买十天的烤烧饼。

    肩负二十个烤烧饼使命的双胞胎,在夜市里吆喝得十分卖力。

    不多时便有人围在了他们的摊子前。

    “小孩,这枪怎么卖?”

    “七块钱一把!”吉安面不改色地报价。

    “这么贵!”

    延安现学现卖:“我们这个跟那些粗制滥造的可不一样,这可是跟亚运项目用枪一模一样的!你们买回去,练一练就能当亚运冠军啦!”

    站在后面围观的宋恂和项小羽:“……”

    这倒霉孩子从哪学来的虚假宣传套路?

    双胞胎早已经提前玩过这些枪了,当场给围观群众演示了使用方法。

    没多久就有两个对亚运射击项目上头的小青年,掏钱买了两把。

    一单生意做完,宋恂抽空叮嘱延安:“你刚才的那套说辞不许再用了,这枪真的跟亚运用枪一模一样嘛?你自己心里难道不清楚玩具枪和比赛用枪的区别?”

    “大家都这么介绍。”菜市场批发玩具枪的那个老板也是这么说的。

    “大家都用的方法不代表它就是正确的。正确不能向错误妥协,难道做错的人太多了,你就要跟他们同流合污么?”宋恂背着手低头望向他,“一道数学题的正确答案是1,但你们班所有同学都说正确答案是10,你会因为大家都算错了,而将答案改成10么?”

    “不改啊,正确答案本来就是1……”延安安静了一会儿,便有点别扭地说,“哎呀,我知道啦,一会儿我不那么介绍,总行了吧?”

    宋恂也不想在夜市上扫兴地给儿子讲什么大道理,挥挥手让他自己玩去。

    不过,转身之前,他想起什么突然问:“你们的玩具枪进货价是多少?”

    延安四下瞅瞅,生怕被人听见似的,让爸爸附耳过来小声说:“三块五!”

    宋恂:“……”

    这算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投机倒把么?

    ……

    兴许是亚运会的热度加持,双胞胎的高价玩具枪,竟然真的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追捧。

    这么贵又没什么用处的枪,居然不到一个小时就销售一空了!

    小哥俩豪爽地抽出一张大团结塞进妈妈手里,让妈妈在夜市里随便吃,他们请客。

    项小羽拿着儿子给的零花钱,拉上小宋哥从街头吃到了街尾。

    最后还打着饱嗝感慨:“花儿子赚的钱就是香啊!咱们让他们多跳几级,赶紧上班赚钱养家吧!我以后想天天花儿子赚的钱!”

    宋恂:“……”

    双胞胎还暂时无法实现亲娘的愿望,他俩只在夜市摆了一次摊就没有后续了。

    刨去给杨玉环的二十个烧饼钱,以及给妈妈的十块钱零花钱。

    他俩摆了一晚上摊,净赚了五十块。

    已经很知足的小哥俩并没有太多精力开展地摊经济,将进货渠道告诉了大舅妈以后,他们就乖乖听话,重新将心思放回了学业上。

    这俩孩子的日常行程安排相当充实,每周录两集《少儿电视英语》,上三节钢琴课,写学校老师和爸爸安排的家庭作业,练琴看动画片……

    吉安还要在明年初参加三省青少年围棋交流赛,最近每周都要去围棋队训练三天。

    项小羽怕儿子们还惦记着摆摊赚钱的事,便将录节目的车马费发给他们自己保管了。

    每人每周可以得到三十块钱,一个月就能赚一百二十块,比项小羽的工资还高。

    他们从小用到大的那个小老虎存钱罐早就装不下这么多钱了。

    于是,项小羽帮小崽们数好各自的存款后,带着他们去银行办了两张零存整取的存折,希望他们可以养成定期储蓄的好习惯。

    望着自己存折上315的数字,延安心里特别得意,感觉自己是比杨玉环还有钱的大款。

    “妈妈,咱们下个礼拜还来存钱不?”

    吉安摇头说:“妈妈这段时间很忙的,没时间每周都带咱们来存钱。”

    “电视台的车马费是一个月一结的,下个月再来就行了。”项小羽帮儿子们将存折收好。

    吉安说得没错,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她确实挺忙的,甚至连亚运会的闭幕式都没来得及观看。

    自从她在采访海水浴场冷饮店时,意外出镜了一次,《热点追踪》这档栏目就用新闻记者代替了传统新闻节目中的主持人和旁白。

    所以她现在录的节目都是真人出镜充当主持人的。

    上次听大嫂讲了家属院买粮难的问题后,她跟欧阳抗美都对这个新闻挺感兴趣的。

    渔业公司家属院附近,还有几个其他单位的家属院,一千三百多户,四千多个居民,居然愣是被买粮的问题困住了。

    项小羽和欧阳抗美深入居民当中,进行现场采访录音,又找到渔业公司工会的那位年轻小干事,带她们一起去各部门跑了一遍申请粮店的手续。

    点办,甚至还去了南湾县委、地区规划处,以及城乡委,向各部门负责接待的同志反映了砚北港附近居民区常年没有粮店的问题。

    他们还顺便在这些部门盖了二十个图章,交押了十三种费用。

    可惜,折腾了将近一个月,这个粮店还是没能办起来。

    两个记者跟着办事的同志,切实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办事难”。

    “我看就这么播出去得了。”做了一个月的无用功,项小羽也挺泄气的。

    “这种没有结局的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