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番外1~3(第4/6页)
兄弟之邦”之类的言辞,宋使唯唯赔笑。
宋朝新君登基这几年来,虽然不?曾穷奢极侈,也摆出?个励精图治的样子,但颁布了一大堆自相?矛盾的政令,弄得官民束手束脚,中央财政愈发吃紧。“岁币”已经欠了三个月,不?得不?做小伏低着些。
答里孛忽然转头,金面之下露出?些微笑容,转头看向另一个客人。
“对了。”她讲着流利的汉话,闲闲的道?,“岳将军在辽东率部维和,也已经不?少时候,对我大辽相?助良多。边关恶地,生计辛苦,游子思乡,将士们也不?容易。使君可传话给南国皇帝,令他们回国休整,朕自会派遣兵马接替边关防务。些许礼赠,休嫌轻微。来人。”
侍女托出?金盘,呈上厚厚的礼单。
岳飞还在喝免费马奶酒,闻言一怔。
“等等……”
专程把他从辽东叫来,就为这?
那宋使却迅速点头,有些讨好地笑道?:“明?白,明?白。毕竟是南国人,老在北方待着也不?是个事儿。下官这就去办……”
“禀太后,”岳飞倏地起身,道?,“小将斗胆,此事需从长计议,不?是说走就走的。”
答里孛微微沉下脸。
自从金国不?再是切骨威胁,这“维和军队”自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偌大一个辽国,居然还需要非本国军马——尽管是不?隶属于任何人的民间?武装——来维护边境,本身就有损国家形象。更别提,听说这支兵马在当?地威望极高,清除匪患、维护安定之余,居然还搞屯田、搞商贸,和当?地百姓相?处得如鱼得水,对她来说,更是肘腋之患。
当?然,就这么把他们打发走,也不?免有过河拆桥的意思,于国家面子上不?好看。为表补偿,她赠的礼物可不?少,足够这些兵马回乡养老,吃用?一辈子。
答里孛尚未言语,旁边的宋使先不?高兴了。
“小岳将军,下官知?道?你在当?地受人拥戴,名气大,挺威风。”他低声道?,“但那毕竟是别人的地盘,怎好长居?况且,你也是大宋子民,等圣旨一到,你不?想走也不?行,还是尽早做准备的好……”
“啧,使君大人这话可说得差了。”有人突然插话,“人家堂堂菊儿汗,可不?兴让你这么忽悠。”
那宋使急回头,看到一张明?媚红润的汉人女子面庞,朝自己挑衅地微笑。
答里孛身周众臣先是捏一把汗,互相?询问,很快认出?来:“这是当?初在辽河上救过太后性命的那个江湖女侠。”
本可以继续追随太后,像那个金毛混混段景住一样,来个“从龙之功”,捞个女将军、女官当?当?,她却没抓住这个好机会,至今在那土匪寨子里粗茶布衣,可谓不?识时务的反面典型。
不?过大约是远香近臭的道?理,如果她真的“从龙”,富贵虽然唾手可得,但天?威难测,哪日?获罪挨整,丢人丢命,也在太后一念之间?。反倒是她回归江湖,太后对这个南国女侠倒是念念不?忘,埋首朝政之余时常感慨,像她那样的纯真勇敢之人,自己身边是越来越少了。
答里孛回首,脸上金色胭脂一闪,笑道?:“你迟到还有理了!过来!”
阮晓露起身,还是行足了礼,才笑嘻嘻上前,立在答里孛身边。
答里孛:“你那相?好呢?”
阮晓露笑答:“没来。”
“换人了?”
“怕冷。”
答里孛哈哈一笑,思绪飞回当?年冰封的辽河,想到了那个狼狈无助的自己。
时隔多年,她再也不?是那任人宰割的小公?主。而身边的旧友,却似乎一点都没变,依旧是元气满满,一副明?丽爽朗的笑颜,让她暂时忘记纷繁事务,回到那奇诡绚丽的江湖之中。
第 303 章
答里孛忽而伤感, 也就没注意到,阮晓露已经打开话匣子。
“首先,沙门岛和议依然有效, 你在鸿胪寺培训的时候没人?跟你?说?”阮晓露声音不大,一双眼只是看着那宋使, “算了, 签协议的时候我恰好在场,给你?补个?课。协议辽军不能进入维和军马驻地, 这是原则;要想改,也容易, 再攒个?局, 修改协议便可, 但这也非一蹴而就的?事, 程序上不能偷懒, 否则你回去也没法跟你家皇帝交代。”
那宋使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虽然人在异国, 当官的?特权缩水不少?, 但大辽上下对他?也礼貌有加, 没人敢这么不客气地跟他讲话。
但这姑娘据说是十六州里的女大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大宋子民,实际上完全不受皇权管辖。她再怎么蹬鼻子上脸, 他?也没辙。
当年东京之乱时,这宋使也在京城当差, 瞥见过一个?骁勇英气的?女匪,和面前这个?蛮横无理的?姑娘,面貌依稀相似。但在官方口径里, 那女匪畏罪自首,被监在京师, 早就急病而死?,罪有应得。
这世上没有起死?回生之术,宋使想,近墨者黑,女土匪大约都长一个?样,说不定都是一家子。
答里孛脸色逐渐不善,看一眼阮晓露,“还有呢?”
阮晓露被她的?目光中?的?寒意扫得有点发?毛。随后想到,自己毕竟名义上还拿着大宋国籍,又是人?所?共知的?“大辽人?民的?老朋友”,今日?再怎么得罪答里孛,只要没犯辽律,最多不过是个?驱逐出境。
“还有,”她瞅一眼岳飞,笑道,“岳将军隶属保毅军,就算要调动,也是俺们节度使下令,不用劳烦圣上操心。”
十六州易帜以后,消息传到维和军队。和所?有受波及区域的?百姓一样,当时的?统帅岳飞面临两?个?选择:挂帅回乡,与保毅军切割关系,或者继续留在队伍里,遵守“乡约”,接受节度使的?领导。
传讯的?喽啰向岳飞保证:“俺们只是争取了一点自治的?资格,揍贪官、杀恶霸,不用朝廷授权。绝对不反大宋,不侵州县。而且还协助防御北疆呢。要是辽国那边有动静,俺们第一个?顶上。”
岳飞出身农家,读过书,但也算不上饱学鸿儒。喽啰汇报的?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及他?的?道德底线。他?和梁山军马共事多时,也信得过这些头领的?人?品。
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决定留在军中?,继续维护和平之重任。
好在,对寻常人?来说,“乡约”和皇权冲突的?时候很少?,让他?很少?面 临两?难境地。
“缓冲区”战后满目疮痍,迁来的?百姓胡汉杂居,并且在维和义军的?影响下,正在飞速汉化。
岳飞迅速衡量利弊,也表态:“如今秋收之际,缓冲区内离不得人?。况且小将在彼驻军日?久,已与当地百姓关系紧密。贸然撤换,只怕有损民众之利。而且……”
下面的?话就不好直说了。而且答里孛虽然承诺会派本国军马替换,但抛却和议限制不说,谁都知道,辽国主力部?队此?时都在忙着征讨草原诸部?,不可能突然分出精兵,飞到过去的?辽金边界去救急。
这时候撤走,不仅多年的?经营付诸流水,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