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30-140(第11/41页)

库存银逐年攀升,朕不惧与大魏一战!”

    自从

    新稻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百姓鲜少有人再饿肚子,朝廷也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而自从韩松成为户部尚书,在永庆帝的授意下,他针对大越的财政方面做出许多调整和改进。

    现如今,大越国库已有近千万两白银,足以支撑打仗期间的一应花销。

    虽然一旦开战,梅家必定会再受重用,永庆帝费尽心思收回的兵权也会再次面临分散的威胁,但事出有因,他能打压梅家两次,也能打压第三次。

    梅仲良那老东西已经老了,梅家后继无人,他又不会立安王为储君,梅家不会长久地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与其防备梅家,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其他几个世家身上。

    他们才是永庆帝迫切地想要牵制、削弱的存在。

    众人不知陛下心中所想,皆俯身跪拜,齐声道:“陛下圣明——”

    人群中,韩松眸光微闪,下一瞬又恢复成古井无波的镇定模样

    永庆帝一声令下,禁军以及全公公统领的皇家暗卫迅速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永庆帝修书一封给魏帝,并附上相关确切的证据,要求魏帝给他一个解释。

    言辞咄咄,大有不满意兵刃相见的架势。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大越各地一片风声鹤唳。

    不断有疑似细作的人被带走,经过严刑审问后,发现不仅有大魏的细作,还有来自其他小国的细作。

    永庆帝怒不可遏,气得几夜没睡好觉,直接派兵问候了那几

    个在大越安插细作的小国。

    小国国主怎么也没想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明明是大越和大魏之间的冲突,到最后大魏安然无恙,先倒霉的反而是他们。

    只能认栽,向大越割地赔款——城池两座,金银财宝若干。

    比起几个小国,永庆帝更在意大魏。

    若非大魏国力强盛,他也跟对待那些小国一样,直接大军压境,索要赔偿。

    等和大魏的事情了结,再来处理小国的问题。

    眼下只差魏帝的回应,如果不能让他满意,永庆帝绝不会忍气吞声。

    又半个月过去,永庆帝没等来魏帝的回信,先等来后宫中嫔妃暴毙的消息。

    暴毙的嫔妃梁嫔乃是梁国公主,嫡妻所出,因梁国在大越和大魏之间摇摆不定,永庆帝对梁嫔多有冷落,几乎忘了后宫有这个人。

    如今听闻梁嫔暴毙,只愣了一下,吩咐全公公按妃位厚葬,转身就把这事儿忘到了脑后。

    一个不受宠的嫔妃罢了,谁也不会把她放在心上。

    只是谁也没想到,梁嫔的死会成为一跟导火索。

    九月中旬,梁国皇帝得知嫡女暴毙而亡的噩耗,悲痛欲绝,对外宣称“永庆帝为夫不仁,害死朕之嫡女”,扬言要为梁嫔报仇。

    九月下旬,梁国五万大军翻山越岭,直奔大越最南的第一道关卡——清塘关挺进。

    大军来势汹汹,打了驻守清塘关的将士一个措手不及。

    等韩榆收到消息,梁国军队已经攻破清塘关,

    斩下陈将军的首级。

    “彩云县已经失守,大军正直奔府城而来。”

    韩榆被这个消息震得头晕眼花,缓了许久才冷静下来:“我不是让你们盯着,怎么清塘关和彩云县接连失守我才得到消息?”

    韩二跪地:“属下察觉异动,便告知了陈将军”

    “他没信,甚至继续饮酒作乐,在酒池肉林里醉生梦死,对否?”

    韩二:“是。”

    韩榆以手扶额,清塘关数万将士都没能拦得住梁国军队,小小的一个彩云县如何能与他们抗衡?

    韩榆深吸一口气,手心潮湿而不自觉,沉吟片刻,开始下达命令。

    “传话给苏总兵,命他带领驻军死守府城,只能防守,不得强攻。”

    府城驻军只数千人,对上五万大军毫无胜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云远府三十万百姓还需要他们,他们万万不能出事。

    “派人传信给宋知府杨知府和孙知府,云远府遇难,还请尽快派兵增援。”

    韩二应是,飞速去办了。

    韩榆前往厅堂,将清塘关和彩云县失守的消息告诉诸位大人。

    犹如一滴冷水落入热油锅里,厅堂内瞬间炸开了锅。

    “五万大军!那咱们岂不是只能坐着等死?”

    “这可如何是好?我还不想死啊!”

    大家如丧考妣,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

    韩榆厉喝:“住口!”

    众人瞬间安静如鸡。

    “诸位这是想逃?”韩榆目光如剑,步步逼近。

    吴同知看了眼面色

    惨白的同僚,摇头道:“逃又能逃到哪里去?与其逃避,不如坦然面对,和百姓共进退。”

    张同知深以为然:“我们早起贪黑,累死累活才将云远府打造成如今的样子,是绝不可能弃城而逃,苟且偷生的。”

    韩榆看向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有人目光坚定,有人眼神躲闪,不敢看知府大人灼灼逼人的眼眸。

    良久,众人齐声道:“下官与云远府共进退。”

    很快,府城开始戒严。

    官兵士卒出现在街头巷尾,行色匆匆,非一般的肃穆。

    百姓察觉出什么:“官爷,这是怎么了?”

    韩榆早有授意,不欲隐瞒百姓,官兵便直言道:“梁国五万大军正朝府城赶来。”

    “咋回事,这是要打仗了?”

    “咋还来府城了?难不成清塘关和彩云县都没了?”

    “这可如何是好?要不咱们趁现在大军还没来,离开府城去别的地儿吧?”

    “这主意好,我回去收拾东西。”

    有人觉得保命要紧,也不管他人如何,当机立断地决定逃离这里。

    官兵早就猜到有人会这么做,也没阻拦,任由他们撒丫子跑远了。

    也有人原地驻足,追问官兵:“官爷,知府大人打算怎么做?”

    官兵不假思索道:“大人自然和我们同生共死,坚守到最后一刻。”

    “知府大人不走,那我们也不走!”

    “对,不走!”

    “我家就在云远府,能逃到哪里去?”

    “官爷,您问问

    知府大人,咱们老百姓都能做些什么?”

    “不是说梁国大军有几万人,咱们府城的驻军指定不够用,但是没关系,我们也是人,我们也能成为抵御敌人的一份子!”

    “没错,就算我没有武器,可家里有杀猪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