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90-300(第12/15页)


    赤玛伦在心中含怒自问,得出的都是一个“知道”的结果。

    可他依然选择这么做了,还将自己的母亲瞒在鼓里。

    此等行径,根本不是“年幼”二字就能开脱过去的愚蠢!

    但她此刻没这个工夫和赤都松赞计较,也已来不及将人追回来。

    她唯独能做的,就是给这些手底下的兵卒谋求一条生路。

    ……

    当军中士卒再度看到这位王太妃的时候,已是她披甲骑于马上,艰难地发出了一句号令:“我等——突围!”

    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前,本就处在弱势的吐蕃没法打了。

    他们能做的,就是放弃吐蕃的王城,先行南下撤去约如之地,而后突围!

    赞普都走了,他们这些人自然更可以走。

    但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在那“突围”二字出口的那一刻,赤玛伦只觉自己身上存在的一道枷锁,在突然之间化为了乌有,也让这秋日寒风吹在身上的时候,甚至比此刻的心寒还要温暖几分。

    是啊,只要抛弃了自己那个赞普母亲的身份,他们这些专门遴选出来对敌的精锐化整为零,还来得及抢先在武周大军压境之前离开此地。

    好在,她先前做出的种种都不算白费。

    那些士卒在知晓了今日情形后,更是一个个跟上了赤玛伦的开道领路脚步。

    ……

    可这场夜色之中的撤兵,若是能够再快一点就好了。

    踢踏的马蹄穿过原野丛林,朝着后方的山势更高处而去,却撞上了一片沉默的钢铁丛林。

    当赤玛伦看到前方那一片亮起的火把时,只觉心沉到了谷底。

    接触兵事到如今,她也早非先前的吐蕃王妃,自然能够极快地判断出来,这前方拦截的兵马,到底是敌军的前哨,还是一路真正的精锐。

    当前军的交锋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落幕之时,夜幕之中的火光下,一面面张扬着“武”字的大旗,也已经出现在了赤玛伦的面前。

    这是——

    赤玛伦目光怔然地朝前望去,只见敌军队伍中,在万千光亮里簇拥着一个身着玄铠的傲然身影。

    而后,是一个遥遥传来的声音:“赤玛伦,幸会了。”

    ……

    那是一句,来自武周太子的问候。

    第299章

    当然, 这也是一句,直接对着她而来的问候。

    ……

    相比于吐蕃这头因赞普横生枝节被迫撤兵的狼狈,武周这头的发兵, 说是在守株待兔也不为过。

    敌军渐近,赤玛伦便更能清楚地自来人之中,看出这番以逸待劳的姿态。

    尤其是那位武周太子。

    她也终于在这样近的距离下, 见到了这位三次击败吐蕃的大敌!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赤都松赞先有了那个临阵脱逃的举动,让她深知此刻的受制于人因何而起, 即便是到了此刻也没全然摆脱影响,又或者是因为打从送来战书的那一刻起, 被武清月视为对手的都是她本人——

    在真正见到对方, 还被围困在此地的时候,她居然说不上对对方有多少怨怼的情绪。

    彼此相邻又有过交战的国家,为了争取谋夺更为广袤的土地正式开战, 直到将其中一方彻底覆灭,原本就是一件合乎常理的事情。在吐蕃的崛起中也屡有吞并藏原诸国的行径。

    那么事到如今, 被人挥鞭所指、落入下风的,从象雄党项诸羌变成吐蕃, 也不过天理循环而已。

    赤玛伦刚想到这里,就听武清月开了口:“幸会归幸会,我也有点遗憾。”

    “你遗憾什么?”

    那片在夜风中鼓动的旗幡,将武清月笼罩在一团兵戈之气当中,也让她的声音在这交战平息之时, 也自有一番穿透阵列的锐利, “自然是遗憾, 你赤玛伦在逻些城设下的戍防都没能派上用场,让你又少了一个与我正面对敌的机会。”

    “不过……”武清月的脸上又忽然闪过了一缕笑意, “我又很庆幸,这最后的一个战机被你吐蕃的赞普亲自断送了,倘若当真开战,我绝不会手下留情,也未必还能与你说上这一句幸会。”

    赤玛伦脸色僵硬了一瞬。

    武清月怎会不知道她此刻所想。

    后方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包围的动静里,她的声音依然能够清楚地传到赤玛伦,和在场这些吐蕃士卒的耳中:“他真是做了一个最坏的决定。难道他以为,他能逃得掉吗?”

    他这一跑,甚至将他的身后名给挫伤殆尽了!

    若是他据守在吐蕃王城之地,就算不能实现对武周大军的绝地反击,总也能让藏原之上的百姓知道,他们那个年幼的赞普虽要面临亡国灭族之祸,却还有一份坚守阵地的气节,死守在逻些城中。

    可偏偏他没能相信他的母亲选择和吐蕃共存亡的心志,也让求生的本能占据了上风,竟然直接选择了向西撤走!

    那对于藏原子民来说,赤都松赞便只是一个会临阵脱逃的懦夫!

    这简直像是迎接武清月大军压境时候的一份厚礼!

    ……

    但逃跑之中的赤都松赞显然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随同他一并撤走的朝臣和他这个赞普,足够调动起一批为数不少的士卒,在撤离逻些城的时候,组成一支匹配赞普身份的护卫队伍,以确保他在沿途之中的安全。

    赤都松赞年纪虽小,却也听得懂朝臣的话。

    他们还告诉他,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曾经和泥婆罗联姻,也正是因为这份联姻关系,佛教得以进入藏原地界和苯教抗衡。

    出于政治和宗教的双重影响,对方应当都会愿意暂时为他们让出一条通行之路。等到武周大军撤离之后,更可以和对方谈谈回到藏原复立之事。

    那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先前的夜半逃亡,对于赤都松赞来说,像是噩梦一般时常会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也再不想经历一次这样的情况。

    若能用更小的代价保住吐蕃的国祚,保住他这个赞普的位置,做出一些与原本计划相悖的决定又如何!随后让出一些利益也同样无妨。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听起来或许很有可行性的计划,在第一步就出现了大问题。

    在这片高原土地上,贵族奴隶主有着天生优势的地位,但那些命不由己的奴隶也并不是全无思想的棋子。

    他们之中幸运的那些,已经早一步随着武周的兵马推进而成为了大周的子民,而不幸还在吐蕃王室掌控之下的那些,也有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交流渠道。

    当逻些城的战局布置出现大变,以赞普外逃宣告着吐蕃末路的时候,这些原本只能听令行事的奴隶也并不介意将这个消息往外传递出去,将真正的王师迎接到他们的面前!

    赤玛伦对王都的管控已能算是尽心竭力。这个铁桶一般的戍防体系之下,就连先前蛰伏于藏原的信诚和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