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111.第十五章 连蒙带唬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111.第十五章 连蒙带唬(第2/3页)

的命令下来了:

    回京!

    士兵们就大吃一惊。

    “咱们不留下来吗?”他们互相问,“童帅要将太原拱手让给金人吗?”

    这样的窃窃私语自某个士兵传出,很快传遍了整座军营。

    很快传遍了整个太原城。

    甚至就连为童太师筹备食材的厨房杂役也听到了,其中一个少女就悄悄地往外走,被眼尖的厨娘见了,立刻喊她一声:

    “大军马上开拔,你做什么去!”

    “我去看看!”她说,“丢不了!”

    “太师要将太原拱手让给金人吗?”张孝纯问道。

    太原府的官府门前,两群人对峙着,引来百姓们房前屋后的围观。

    一边是童太师、王禀,以及百余亲军,亲军各个背长弓,穿札甲,腰配刀,手持斧,寒光凛冽,杀气腾腾。

    一边是张孝纯和几个太原城的官吏,身着官服,手无寸铁。

    两边对上,怎么看怎么都是张孝纯这边势单力孤。

    但张孝纯一点都不在乎,他就这么挡在童太师的马车前,甚至连目光都是平静的,透着决然与无畏。

    这甚至让童贯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半步。

    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变得更恼怒了。

    “我受命宣抚,非此间将帅,”他说,“你留我在此,欲置将帅们于何地?”

    将帅们还在路上。

    甚至很可能连送公文给将帅的信使都在路上。

    而金人近在咫尺。

    张孝纯听了这话就笑起来,他的笑容冷得让童贯止不住打了一个寒颤,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甚至想要拔出剑来,捅死这个挡在他与汴京之间的鬼怪!

    但张孝纯还是让开了。

    “童太师名满天下,事到临头,我今日方知太师之真面目,”他一侧身,“太师,请上车吧!”

    金人近在咫尺。

    有援兵向着忻州赶去,比如知朔宁府孙翊,带了不满两千士兵,紧赶慢赶到了忻州,正见着知州贺权在那哭着揪花瓣;

    有守军反倒提桶跑路,比如宣抚使童贯,带了八千捷胜军,星夜疾驰,飞奔回汴京温暖柔软的怀抱,这一路捷胜军把旗帜一收,他谁也不见,谁也不敢见他,于是就显得特别奇葩,一支这样庞大的军队在山西境内飞跑,地方官都像瞎子似的。

    自太原直下汾州,再到晋州,数日的光景,跑了几百里路,捷胜军都是青壮男子,倒也还扛得住,坐在马车里被山路乱颠的童贯整个人就有些扛不住了。

    但他仍然是威严的,不仅威严,而且他认为他的威严是随着距离汴京越来越近,而越来越恢复的。

    只要到了汴京,只要到了官家身边!

    是呀,是呀,官家倚重许多相公,可最倚重的还是他们这些宦官,他难道会有什么私心吗?他难道真是临阵脱逃吗?他做的这一切,正是为了保护官家!他!

    寒冬腊月,天亮得晚,雾气中有脚步声杂乱,由北往南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条影影绰绰的河流。

    他们已经稳稳地走了三日,金人还未南下,在大宋境内,他们是既不必派斥候,也不必分出前军探路的,他们只要沉默地继续走下去,走向那个看不见光亮,也看不见出口的未来。

    但这毕竟是一支很有作战经验的军队,不知道是哪一个士兵走着走着,忽然就站住了。

    “什么人?!”

    有武官瞬间自腰间拔刀而出,警惕地向着四面八方望去。

    雾气似乎散了,晨光登上了山头,照亮了山头上一面面旗帜。

    有弓弦缓缓拉开,箭上一点寒光,对准了山下影影绰绰的河流。

    武官们的血液就凝固了,他们连声音都带着冻结的颤音,向着那架尊贵华美的马车而去。

    “童帅!童帅!咱们遇敌了呀!”

    马车里也透出一个被冻结了的颤音。

    “是金人打过来了吗?!”

    “是金人吗?!”

    “旗帜在东,看不真切呀!”

    童贯就从车里滚了出来,虽说模样是极狼狈的,可头脑却清醒得很!

    “快为我备马!快些!再快些!令中军殿后,尔等护卫我左右,扶我,扶我上马,我要回……”

    有声音飘飘渺渺,似乎自山上传过来,又像是从天上传过来,更像是晨光化作了千万道闪着金光的利刃,刺向了他——

    “太师欲何往?”

    白鹿灵应军的旗帜下,朝真帝姬身披明光铠,越众而出。

    “爹爹号令河东各州县率师抗击金寇,我虽女流,敢惜此身?晨起行军,斥候见有兵马偃旗息鼓,自北而来,原以为有金寇来犯,”她轻笑了一声,声音却愈加冰冷响亮,“不想竟是太师的威武之师!”

    她声音清越,铮铮之音涤荡在山谷之间,捷胜军见到被友军拦截,指责自己当了逃兵,兵士们的气势立刻就弱了下去,原本拔出刀剑的武官也讪讪将武器又收了回去。

    有小内侍将帕子悄悄递了过去,先请太师擦一擦额头的汗,整一整已经凌乱的衣袍,而后才能到朝真帝姬面前,与她见礼。

    “老奴也是为了官家。金寇势大,河东恐将为险地,京中若人心不稳,官家身侧须得有几个贴心之人才行哪……”他来到帝姬面前,小声分辨了一句,想想又加了一句,“而今各路王师未至,帝姬何不与老奴一同回京?”

    她忍不住就笑了,“我回不得,太师也回不得。”

    童贯那张老脸就僵了,“为何?”

    “河北河东两路若倾覆,”她说,“京城危矣,纵有勤王之师,若是连河东河北都救不回,又如何援救京城?”

    “若当真如此,请官家巡幸江南……”

    “那也不成,”她笑道,“爹爹车上没我的位置。”

    居然没唬住她,童贯想。

    爹爹车上自然不会有她的位置,爹爹车上谁的位置都没有,他只会自顾自地跑,你们谁有能耐,谁跟着就是。

    “我虽不能与爹爹同往,但只要我跑回蜀中,性命是无虞的,但太师却不可。”

    但就在童贯细思该找什么理由唬住这个小姑娘时,朝真帝姬忽然这样说。

    童贯就愣住了。

    “若爹爹离了京,太子哥哥监国,一南一北,少不得有心人从中生事,来日论起罪责,太师以为赵良嗣的今日,就不是太师的明日吗?”

    她这一番话说得胆大妄为,却将童贯心中那些忧虑完全说中了!

    回京,回到官家身边,固然暂时是安全的,可这份安全不会太久。

    只要大宋一息尚存,总有人要为这场战争买单,这锅太大了,区区一个赵良嗣是背不起来了,那谁来背?

    他童贯与太子没有恩,只有仇,他临阵脱逃,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他还是个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