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死的道侣回来了: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战死的道侣回来了》 50-60(第4/18页)

分溃散之意。一道道死气缠上了六十多名僧人,他们眼窝深陷,仿佛一瞬间散尽生机。先前是不愿意退,此刻是不敢再退。他们的气机被雷芒之中狂暴的刀气锁定,一旦前方无物可阻拦,那刀光必定斩在他们的身上!都说是“生死枯荣”,可那刀中没有生、没有荣,余下的只是那由无尽业障酝酿成的滔天罪业与恨意!

    佛陀法相上蓦地生出了一抹艳红色的火,六十几名僧人不约而同地燃烧着身上的精血。骑着金狮的佛陀左手一握,一口大钟生出,钟声杳杳的,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震得千里云气翻涌。悲天悯人的佛陀仰头看着半空中业障缠身的丹蘅,眼角缓缓地淌出了两行血泪。

    “无神无智之物,假做什么慈悲?”丹蘅对上那金佛的视线,胸腔中的恨意与戾气陡然攀升,一双眼映照出了几分猩红的血色。千万道剑气与刀气在雷电中凛凛游走,丹蘅身影翩然若惊鸿动,她双手握住了刀兵,猛地朝着那尊让她心生厌恶的金佛狠狠劈去!仿佛身上的枷锁在这一刻尽数松懈,又像是拧到了极致的绞盘挣开了锁链……奔涌的罡风气浪都在刀尖下扭曲暴散,轰一声响,刀尖点上了那尊金佛的眉心,天地陷入了一瞬的死寂。

    凝滞在了半空中的雷霆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像是一张囚困天地的雷网。

    一道轻轻的叹息声传出,那摇摇欲坠的金身终于彻底地溃散,而余下的红衣僧人身体也在残余的气劲中溃散,化作了漫天纷纷扬扬的血雨。

    森然的杀机并没有因为僧人的陨落而消散,丹蘅不再笑了,她轻呵了一声“去”,枯荣刀骤然腾飞起,又化作了无数纷纷扬扬的青色刀影,仿佛要吞噬此间的生机。青色的刀芒如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可惜在下坠的时候撞上了那横亘在前的雪白剑气。刀剑对峙间,青白色的碎芒如萤火洒落。

    镜知朝着丹蘅摇了摇头。

    丹蘅眨眼,似是没领悟到镜知的心思,她漫不经心地往前走了一步,周围的空间在刀气下扭曲,甚至生出了一道道诡异的裂缝。那游走的刀光更是在指向镜知的一刹那归一,化作了一柄游动着青黑色流光的长刀,仿佛下一刻就会点在镜知的眉心。

    镜知叹息了一声,抬起了右手轻轻地抵在了刀刃,跃动的刀气毫不留情地刺穿了她的肌肤,留下了一滴滴鲜红的、艳艳的血珠。

    那浓重的业障如山岳始终压在了丹蘅的身上,至今寻不到解脱之法,每一回杀戮,每一回刀尖染血,业障便会重一分,直至神智彻底被吞噬尽。

    丹蘅自己不在意,可是她在意。

    丹蘅舔了舔唇,她漠然地凝视着镜知许久,很轻很轻地说道:“你不觉得这一切可憎可恶吗?”仿佛是为了应和她的话语,天际滚雷隆隆大响。既然一切都要归于晦暗,那何必再去在意生死呢?长刀在雷霆下嗡鸣,刀光微微一震,丹蘅周身的杀机到底是敛起了几分。

    镜知反问:“血流漂杵,难道这片天地就可爱了吗?”

    丹蘅深深地望了镜知一眼,扬眉笑道:“你在劝我?”

    “我、我只是——”镜知眉头蹙得更紧,余下的半截话尚未脱口,便听得一道清响如戛玉鸣金。她蓦地转头,窥见了一位麻衣僧人持着一只小钟踏着金莲而来,那口钟每一回摇响,便有一道金波向着外头荡开,将那游离在半空中的雷霆震散。

    镜知淡淡地喊出了一个名字:“释如来。”

    麻衣僧人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温和道:“小僧有礼了。”话音落下后,又问,“道友何故枉造杀孽?”他周身佛气奔涌,口中玄言暗藏“醍醐灌顶”神通,话语一个字比一个字凌厉,到了“杀孽”二字,仿佛刀枪棍棒齐出,要将沉睡中的人一棒砸醒。

    只是以丹蘅的修为自是不可能被这小小的“佛言”镇住的,她漫不经心地抬袖回了一礼,只道:“业不嫌多。”修士修心降魔缚业,没有谁会愿意背负着业障而行。可偏偏丹蘅不循常理,她疯得坦坦荡荡。

    镜知问:“你们身上没有业吗?”

    释如来笑道:“我辈执天之道、循天之理,乃‘恒常’,何来造业?”

    “的自欺欺人而已。”丹蘅丝毫不掩饰面上对释如来的厌恶。天底下的人总喜欢扯个大旗,喊些“大义凛然”的口号,仿佛这样就能扭曲真相,骗过自身就不会生出魔障。

    可是“魔”已经在身。

    但凡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魔”,想要彻底“斩魔”,非整个天地沦亡不可!

    丹蘅一抬袖,青色的刀光撞上了那口小钟荡开的金波,咔擦一声响,刺目的金光在空中炸开。

    刀光溃散,释如来掌中的那口小钟也在青芒中生出了一道道如蛛网的裂痕,一道炸裂声后,化作了齑粉在劲风中被吹散。

    释如来只淡淡地低头看了一眼被擦出一道血痕的手背,唇角含笑,宽大的僧袍在风中拂动。

    “丹蘅元君灵力将竭,是要彻底地堕入业障中吗?”他的面貌清秀,眉眼间总是藏着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态。佛陀若不悲怜世人,谁还会去信那尊佛?佛宗的弟子连修金刚密法的怒目僧都善长变化庄严悯人法相,做那菩萨低眉的姿态,何况是释如来?云中金色的莲花纷纷扬扬坠落,仿佛他真的就是那一尊济世度人的佛陀,要降服丹蘅这不知敬畏的狂徒。

    始帝陵后,姬丹蘅名扬大荒十二州,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她的名头掺假,可在她提刀上昆仑逼得仙盟发出“绝杀令”时,修士们终于开始正视这个人。生来负业,除了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万恶不赦之徒,什么人才会如此?释如来伸手向前一点,便见金莲旋转,顷刻间就向着四面八方飙出。只是太一剑来得更快,迅疾如惊雷,在剑芒映照入眼中的时刻,那金莲便被齐齐切成了数瓣,啪嗒一声,化作了金光消散。

    释如来望了镜知一眼,笑容微微地收敛起:“都说太一剑主天下莫敌,使我等一辈中的佼佼者,小僧释如来,来领教高招。”他右掌往前一拍,便见一白玉色的玉盘骤然飞出,擦咔一声响向外开裂,化作了八瓣玉白的莲,旋转间,流光万千,灼人眼目,“三生厄玉盘,是须弥佛宗镇宗之宝,乃昔日上神所赐之宝材祭炼,就让小僧请二位道友重历一次轮回。”

    有的人前尘断尽,却也有大神通者、有缘者能明悟前身!丹蘅生来便背负业障,身为蓬莱宗主的独女,修得都是蓬莱的至高道典,想要斩杀她定然要下一番苦功夫,其间也不知要折损多少人,可要是让她自己沉沦在恨海和罪业之中呢?麻衣僧人心想着,唇角露出了一抹奇异的笑-

    莲生莲灭,枯荣之间,轮回周转。

    玉白色的光芒大绽时,丹蘅只看到了一条星河剧烈地颤抖,无数破碎的画面旋转,扭曲成了巨大的漩涡,当头罩来。天旋地转间,眼前倏地一暗,待到再睁眼的时候,巍峨绵延的山脉不见了、孤峻耸立的关城消失了,她坐在了藤蔓织成的秋千上,缓缓地站起身,转向了不远处的一面镜子。她的视线一寸又一寸的从镜中人那戴着绘彩面具的脸上掠过,一点点地遗忘了未来,沉入了那以无数业障为牵引的过去。

    温柔的风吹拂着她额间的黑发,她嗅到了草木和泥土的清香,听到了林海中的波涛声,那颗沉滞的心不由得松快了几分。

    “他们还是不同意吗?”轻柔的语调从风中传来,逐渐映入丹蘅眼帘中的人影淡得像是一抹轻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