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帝后模拟器》 200-220(第4/27页)
而且在年关的时候,从西域送回来一批贡礼的曲檀渊等人也给她带来一个大惊喜。
安临在他们送来的贡礼中看到了棉花、辣椒和番茄,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棉花,既然都在贡礼中出现了,传个信过去就能知道棉花是在哪里发现,哪里产的,然后顺顺利利地引入宣国。
这下[吃饱穿暖]这简单的四个字,也就齐全了。
……
“什么,才过去了四年吗?”安临掰着手指数了数,看到宫里再一次张灯结彩的时候才意识到她穿越之后又过了一个年。
王修文不知道陛下惊讶的点在哪里,回想了一下后回答说:“陛下你是第一年春登基的,严格算起来还没到四年整,明年三月的时候才算是四年整。”
安临凝重地点点头,掏出一份奏折熟练地打开模拟器,巡视了一番。
这都四年过去了,很快就要迎来第五年了,小皇帝就是五年亡国的,看来最后这一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啊,不能放松了警惕啊。
嗯!还要更仔细注意才行。
看看剩下的有可能灭国的有谁呢?
奉国,是不是你?草原部族,是不是你?小岛国是不是还有你?
安临进行了一番死亡点名,一个个点过去。
为了省能量没有跟皇帝交流的系统:或许……这个皇帝你能对自己的发展速度有点自觉吗?你这四年都跑完了别人十几年的发展了,现在谁还能亡你国啊?它当初给那亡国的小皇帝找救兵想的只是守住宣国别亡了就行,超额完成这么多,难怪系统本来预计自己要休眠很久的,却这么快就恢复意识了。
这就是速通流玩家吗?会有这速度,那六十五个冠上了她名字的争霸服务器真是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然而安临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只要自己没有把周围有威胁的国家都打下来,那就是群狼亡我国之心不死,一刻都不能小看他们。
看看,尤其是那个西朔,在奉国登基之后天天催着玉莲获取她的宠爱,玉莲只能试图跟皇后宫斗在皇帝面前露面,实际上她还是在跟皇帝宫斗,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陛下,中书舍人倪惊澜求见。”过了一会儿,王修文来通报道。
“进吧。”安临摆摆手。
倪惊澜很快就出现在了安临的书房内,手里拿着几封奏折,神色凝重,急促地说了一声“见过陛下”。
“亭瞳,有什么事?怎么铱誮脸色这么难看?”安临坐直了一点,开口问。
“临芳三日暴雨,临芳县令奏折来报,澜江水位上涨,渔人已经不能捕鱼,澜江乃是泛江上游的分流,若是上游的水下冲,临芳以及周边地带恐怕会有洪灾!”
作者有话说:
第204章
什么?又来天灾?
“现在水势如何?”安临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可有农田冲毁?云州府呢?”
云州府与临芳离得太近了,还是容易积水的盆地,如果临芳有洪灾危险, 云州府那不是更危险了?不止如此,云州府分流下的还有渠县。
“云州府倒是还没有洪灾的迹象,云州府山地多, 降雨只持续一天,澜江也没有穿过云州府,而是从云州府西面绕了下来,现在云州府与临芳中间的农田有出现被涨水泛江淹没的迹象。”
听倪惊澜这么说,安临心里有了点数,让人召集重臣立刻来开临时会议应对这个洪灾, 自己则是在重臣们到来之前抽空打开模拟器看了一眼临芳以及附近的情况。
哪怕她天天都会巡视一遍国土,但是洪灾这种天灾不比旱灾, 有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长的观察周期, 大部分洪灾都是来得很突然的,可能昨天看还是好好的,今天就毫无征兆地来了,好在现在发现得也不算迟, 来得及反应。
重臣来到议事房后也很快讨论起应对政策, 该运送多少钱粮,如何避免澜江上游的水势冲毁下游的农田等。
分流这个办法是最多人附议的一个方案。
临芳虽然在澜江的入水口, 地势低平, 但是同样也临着一座山,以这座山为分界线, 西面是大片还没开荒的荒地, 挖一条新的河道, 借助这座山的山势来分流,是最合适的一个法子。
“那就先用这个法子,正好也可以工赈。”安临拍板决定,随即问,“众爱卿谁去治水赈灾?”
她的目光在在场的重臣里看了一圈,能被她作为重臣叫到这里的臣子总不至于还要推诿,很快就有人主动站出来自请带队赈灾了,安临是想挑一个比较沉稳的武官去的,就不考虑文臣的了,防洪救灾是个体力活,还是选个比较耐造的比较好。但是她看了一圈,好像最合适的就是亭瞳了,文武都合适。
“那就……”安临心中决定下来,正打算下旨,浅才忽然开口说,“陛下,臣请赈灾。”
“浅才?”安临意外。
“臣出身临芳,对临芳以及附近城镇都十分熟悉,臣认为臣适合做这个赈灾的人。”杨盛没有什么拐弯抹角,俯身拜道,长身玉立,身如寒松。
安临欲言又止地看了一眼杨盛的头顶。
文治倒是有增加,已经从90增加到94了,但是原本30的武力值,大概是因为比较疏于锻炼,常年伏案处理公文,已经掉到了25,能有25打底估计还是因为他的老师注重君子六艺,有射御这两项打底,等时间久了年纪大了,说不定就跟纪尚书一样掉到5了。
但是浅才行这样郑重的礼时,一般就是很想去、有点请求的意思了,而且担心家乡想要回家乡防洪赈灾也确实是人之常情。
虽然安临向来都是“朕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你们(臣子)除了宠着我还有什么办法呢?[摊手.jpg]”,但实际上她也都挺宠着她的爱卿们的,所以最后安临还是同意了浅才作为钦差大臣前往临芳防洪救灾,然后让亭瞳来负责调度赈灾的钱粮和士兵,另一个户部侍郎翁高卓则是负责沟通云州府、丘山府、渠州、照州等地官府组织人手就近协助洪水,出人出粮,此外还点了几个武官带兵与浅才一起去参与修建防洪工事。
这么一通安排下来,朝廷机关运作起来,第二日就从琼安抽调好了储备粮给浅才带着出发了。
而在临芳,这场洪水却来得比预计的快多了。
前一日还是淹没了上头临河的一些农田,第二日,穿过临芳的澜江,水位线就上涨把水则(测量水位的碑石)淹没过去,只留下一个顶了。
到了第三天,暴雨倒是没有之前那么大了,但是也还在断断续续地下着雨,原本的一些小溪流也演变成了洪水,稻田里养的鱼被冲下来了很多。
临芳县令擦了一把汗,“沙袋填了多少了?”
“三百多袋。”县丞头上的汗不比县令的少,连帽子都顾不上带了,身上的衣服都是湿的,被雨淋的,县城里的地面上积起来的雨水都有小腿肚高了,他上午就是在组织临芳百姓和官兵排水。
“有多少算多少,都先填上,把河岸填高!”县令大声说。
实际上县令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心里安慰,澜江直接从临芳穿过,要把所有穿过临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