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模拟器: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帝后模拟器》 30-40(第7/17页)

说累了, 她也就对各部的准备情况心里有数了,这才慢慢开口, “工部制作的筒车与曲辕犁数量都有多少了?”

    听到这两个东西的名字, 一些知情人的表情不由地有些奇怪,不过这本来就是刘广麟在太学辩证会被取消功名后,安临吩咐继续制作,并派了宋菱去进行优化的工程, 工部侍郎听到皇帝问起后站出来回答, “回陛下,筒车已制作百二十件, 曲辕犁百七十件。”

    这个数量对于全国的农田来说, 可以说是僧多粥少完全不够分的,不过安临本来也不是打算由工部全做完然后统一分发一步到位, 所以听到这个数量后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吩咐说, “今年的劝农官,在出发前往各府州县的时候每人带一份筒车和曲辕犁的部件,并且要熟记下筒车和曲辕犁的制作方法。”

    农署司农应是。

    “此外,良乡的良乡江,岳山府的丘渠堰,埠郡的奎塘堰都有多个流段的河沙堆积堵塞,州府都要尽快安排人手去进行疏通,另外,渠县灌溉不足,需要修建塘堰来保证接下来的三个月农田灌溉充足,吕卿(工部尚书),今日回去之后你们工部辛苦一下,根据实地与地图确定下渠县最适合建塘堰的地方。”

    安临才刚说完,谁知道工部尚书早就有所准备,自信上前一步回道,“回禀陛下,七日前我们工部就已经测量出了渠县最适合建塘堰的地方,陛下请看——”

    工部吕尚书从袖子里抽出一张渠县的地图展开,上面有用笔画出来的三个圈,连起来正好是个等腰三角形。

    工部尚书捻了捻胡子,“只要在这三个地方都修建一个塘堰,渠县所有的农田就都可以灌溉到,不说三月,三年也不愁!”

    “甚好。”安临定睛一看,满意地笑了。

    这叫什么?

    这就叫官员的主观能动性。

    谁说为了绩效加班的就不算有效内卷?

    其他臣子看到他们陛下满意欣赏的表情,又看了看工部尚书早就准备好的地图,心中不禁对有效内卷有了新的认知。

    几日后,农署派往各地的劝农官们,带着第一批大量制作出来的筒车和曲辕犁出发了——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用驴车运到地方之后组装起来的,不可能说劝农官一边推着曲辕犁,一边扛着筒车就出发了吧。

    ……

    近些日子,良乡县的县令有些发愁,愁得那张福相的脸满是汗。

    可能主要还是热的。

    这天气不仅人热,这地也热,明明下的雨也不少,可是下了之后没多久就干了,最近这段时间附近村子天天都会来个村长说田里水供不上,让他拿主意。

    可是他也不能凭空生出水来啊,今天带着县衙的衙役去那个村子看看,帮村民们挖了几条渠道引水过来,明天又要去另一个村子挖,现在他一个县长都快成了挖渠道熟练工了,身上的肉都掉了不知道多少斤。

    今天县令来县衙早,各个村子的村长还没来,县令早上刚吃完一碗热的臊子面,过了早上那个点天气热起来后,又感觉胃里腻得慌,灌了好几口水才把味道给压下去。

    “周县丞啊,咱们到今天已经去过几个村子了?”

    “县令,七个了。”被叫做周县丞的周伯康头也没抬地回答道,一手执笔伏在案桌上在册子上书写记录着什么。

    “七个……”县令掰着手指数了数,“那今天来的应该是塔头村了,离县城有点远啊,等会儿让大家伙儿出发前都买点炊饼揣着饿了吃吧。”

    周伯康这下没有接话,笔尖在册子上停留了一会儿,暂且记下一个‘塔头村’。

    但是今天,不管是县令还是县丞,或是县衙别的什么人,都没有想到今天先来的并不是各村的村长,而是从琼安来的劝农官。

    县令对劝农官的到来心情还挺复杂的,有时候是希望他们来又不希望他们来。

    因为前些年劝农官每次来,都是什么都不说先拿出几袋种子来,说是农署新培育的良种,让他安排下去在良乡县的农田里种上,完了还要让他们记下良种的生长情况和收获率。

    但问题是劝农官种子是拿来了,劝农民去种新种子的事还是得他们良乡县衙去干。

    人家农民原本的种子种得好好的,能有几个人愿意贸然尝试新种?

    没有抗天灾能力,整年都靠着地里那点东西过活的农民们,大多是没有那种勇于尝试的新良种的,最后推销不出去的良种,就只能在县衙的官田里种下去,盈亏自负。

    不过县令还是迎了出去,去迎接从琼安远道而来的劝农官。

    这次来的劝农官跟前几年来的不是同一个人,换了个年轻许多的,到了县衙门口后那年轻的劝农官没等他们搭把手,自己就把驴车上成堆的木头制品给卸了下来,身上汗涔涔的,笑容爽朗。

    “这些东西是?”县令往地上那堆木头上看了一眼。

    “我等奉陛下之命推广新农具。”劝农官说着抚摸了一下光滑的木头,“这里面有两种农具,一种是用于耕种的简便犁具,一种则是用于灌溉的筒车——听说良乡的农田分布在灌溉一事上十分不便?”

    “啊,是的。”县令愣愣地说,“良乡水源比农田的地势要低,除了本身就有河流湖泊流经的村子,其他农田想要灌溉到田里,挖了渠道之后还要农民自己去把水挑上去倒到水渠里。”

    那个劝农官听着听着也有些忧虑,不过很快露出了一个安抚性的笑容,“不用担心,这个筒车正好是可以应对这种情况的!”

    县丞也往地上那堆木制品上看过去,“这些东西?真的能用吗?”

    “当然了。”劝农官说,“不过时间紧急,琼安那边来不及制作更多的筒车和曲辕犁了,我这次出来每一样都只带了一件,还需要良乡这边组织工匠大量制造才能解决良乡的灌溉问题,县令你看……”

    被喊道的县令心里微微一慌,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这靠不靠谱啊?

    还得县衙组织工匠,县衙其实也挺拮据的,一下子组织这么大一批工匠制造新玩意儿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要是最后没用砸手里,接下来好几个月的俸禄都发不起了。

    县令正想委婉表示先看看效果,话还才刚开了个头,县衙大门口就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晃晃悠悠地走进来,人未到声先到,“县令大人!我们村的田里水要供不上了,您来帮我们看看吧?”

    县令被这么一打断,一下子就忘了自己要说啥,下意识地往县衙门口看过去。

    塔头村的村长,到了。

    这时候周伯康周县丞脑子转的比县令还要快一点,看到塔头村村长颤颤巍巍地走进来,想到前几天他一个文职也要不得不扛着锄头帮忙挖渠道的辛苦日子,又看看明显对突然到来的塔头村村长的话有点感兴趣的劝农官,就说,“既然这样,农官大人不如与我们一起往塔头村走一趟,也正好可以试试这两种新农具,你意下如何?”

    “啊?我没问题。”劝农官想了想,礼貌地问过县令,“王县令,我可以一同前去吗?”

    “当然,当然!”

    得到回答的年轻劝农官又把已经搬下来的筒车和曲辕犁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