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60-170(第5/15页)

言官。

    “那韩彻颇有才干,陛下怎能不信重?”比起言官的满脸担忧,王尚书显得实在是沉稳太多了。

    “可陛下对他这般信重,对咱们计划恐有不利啊!”言官急道。

    “那又如何?”王尚书不急不缓道:“此事一出,陛下纵使再信重他,韩彻也得把盐、茶两道使职交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抱歉,昨天没有更新,实在是我已经失眠快两个月了。

    每天睁眼到白天,早上五六点才能开始睡觉,睡到下午或晚上,整个作息完全颠倒了。

    最近这几天忽然就撑不住了,特别乏力,昨晚上属于近一个月来第一次晚上能入睡的。

    感谢在2023-09-10 03:10:35~2023-09-11 15:47: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资深潜水员、Yay的小楼 20瓶;溫迪迪 8瓶;满船清梦压星河 5瓶;取名好难呀 3瓶;香菜、我可太爱看小说了、48241995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4  ? 掉转

    ◎他韩彻还要不要脸面了?◎

    在这个时代, 消息过于闭塞,普通百姓连想要识字的机会都很难,也就完全谈不上对时务能有所了解。

    再加上封建社会下,等级制度分明, 一些地方上的百姓, 他们甚至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所在地的父母官。

    那么对于一个官员的好坏, 大多数的百姓便都是取决于“听”。

    也因为这个年代讲究的是口口相传,所以时人才会十分看重自己在外的名声。

    王尚书那群人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操控京城流言的方式, 先在京城各坊间扩散,把事情闹大,再抓住这一点, 安排人在朝堂上将韩彻弹劾了。

    接下来, 韩彻果然就如他们所预料的一般,选择了自证清白。

    但也有一点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这一日早上,京城不少百姓才刚起床,就见到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吆喝声。引得但凡碰见的人,便都听闻了一件对时下来说, 都能称得上稀奇又有点震撼的事。

    “我听闻,那位韩大人在朝堂上主动跟陛下请旨, 让大理寺明日去他府上清查?”有那之前听闻过流言的百姓,便扎堆到一起议论起来了。

    “这事我也听说了。”

    “啧, 你说这事是真是假啊?”

    “我觉着韩大人是个好官, 你瞧咱们现在吃的米粮, 还有盐……可都是因着韩大人, 才能有这般的便宜。”

    “其实我也是不信那些个谣言的……”

    “就是, 若韩大人真是那样一个贪官, 如今又如何敢这般派人大肆宣告的,让咱们去给他做见证。”

    “……”

    韩彻的名声本来一向来就很好,像这次的流言,刚传出来的时候,其实京城不少百姓是并不那么相信的。

    但奈何流言传播得有鼻子有眼,比如勾结韩彻的王家商行,还有具体的勾结内容,乃至于过程,都称得上一句细致了。

    不过眼下,韩彻既然敢派人在京城各坊间广而告之,甚至还邀请大家过去亲自瞧看,大家难免又愿意对他生出几分相信来。

    这些消息很快便也传到了王尚书等人的耳朵里,对方既愤怒又震惊。

    “他韩彻怎么敢!”

    这年头,但凡是谁家里出了不好的事,都恨不得藏着捂着,半点也不吐露出去。如韩彻这般已经被传播了贪污受贿,官商勾结等不好的名声,自然更是该想法子压下去。

    在过去,因为封建性的管理制度下,再加上吏治上的腐败,便也导致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往往对中小商人控制极严,甚至勒索过度。

    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则因交结地方官员,攀附权贵,从而实施包揽垄断。

    于是就造成了一些地方官员,往往有时候也会受到这些资本雄厚又有靠山的地方豪绅的钳制,而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变通或让步。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过去因为交通不便利,对不少地方州县,很难做到掌控,这也就形成了时下以人治为主的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对于地方上的一些治理,甚至是财政税收,很多时候都是采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在王尚书他们看来,哪怕韩彻从未想过贪污受贿,为官也确实称得上清白廉洁。可他这一路走来,能从流放发配的安南县令,再到如今掌握全国财政税收的权臣宰相,是不可能没有过变通或是妥协的时候。

    尤其是韩彻最初回到京城的时候,那种在官场上的圆滑处世,便更是证明了他极为擅长此道。

    他们便正好能抓住这一点,让韩彻只会越证越黑。

    可谁也想不到,韩彻非但没有去压那些流言,反而在他们即将能够将自己早就安排好的人推上去,来彻查这方面事务的时候,韩彻先主动跟皇帝请旨清查他府中财产。

    一般情况下,朝廷一旦清查某个官员的家底,无异于抄家!

    韩彻居然一点也不在乎这方面!

    并且,韩彻还派遣人出去广而告之,他在宣传中还表示希望明日京城百姓若有空闲的,都能去他府门前亲见。

    一个当朝的宰相,竟把自己当做戏文一般,供那些百姓肆意戏看评论!

    他韩彻还要不要脸面了?

    ——韩彻当然要脸。

    说到底,不过是观念不同。

    哪怕时下这些世家大族或是官吏们,嘴里口口声声把“爱民”“重民”等字眼时常挂在嘴上,甚至还有一些官员确实在任职期间做过不少为民的好事,可在封建阶级社会这个大环境里面,他们大多数人在心里和行为上,却鲜少真的会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这广大的普通百姓。

    在他们看来,那些老百姓是来受到他们的治理和管控的。

    所以如韩彻这样的行为,简直称得上是荒诞不经!

    可不管他们背地里是如何抨击韩彻这种行为的,到了第二天,京城不少的百姓都奔到韩彻府门前来瞧热闹了。

    时下本就娱乐不多。

    在社会等级分明下,像眼下这种能亲眼围观当朝宰相主动亲旨让大理寺清查的场景,属于开天辟地头一遭。

    最要紧的是,这还是那位韩宰相主动请求他们过来做见证的!

    可以说,在某一瞬间,京城不少的百姓都因此心情变得澎湃又激动了起来。

    然后有些人来得还特别的早,王尚书等官员和大理寺的人过来时,这些百姓已经将韩彻府门前围堵得人山人海的。

    这若是一个两个人,老百姓或许还会因为心生胆怯而不敢来。

    可要是京城各坊间的百姓都收到了宣传邀请,他们就又不害怕了。

    因为今日来围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