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30-140(第3/15页)

的。

    这期间,还有不少因未能得以救援或逃荒路上而死去的百姓。

    最终算下来,朝廷折损的实际更多,也招百姓深怨。

    “赋役减免,只少一年。政在养民,地方官员之职也需首在字人。”韩彻就说道。

    要知道赋税是从百姓身上征缴来的,就需得地方官员先抚治好百姓,朝廷征缴到的税收才能更多。

    “故臣认为,受灾地区刺史县令当年的政绩,应该从户口有无逃散,田亩守常额等方面来做考课。对及时治灾的官吏,还应给予嘉赏和职位升迁的奖励制度……”

    如此一来,地方官吏不用再担忧如实上报灾情而影响政绩考核。更甚至因为救灾方面的政绩显著,还能得到职位升迁的机会,自然就会认真负责。

    地方百姓能得以及时救灾,也就能顺利渡过凶年。

    不过这样一来,难免又会出现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向朝廷虚报灾患。因此韩彻这时就又说道:“臣还认为,可在各道设置专职官吏,谨查各州县灾害……”

    像这一次,韩彻之所以能比朝廷提前一周就得到两地州郡的灾害呈报,正是因为他有吩咐快骑,对各地方的物价和民生情况做考察。

    也因为做到了这份及时,两地这次灾患的损失,比起过去同样规模的台风暴雨灾害下,要来得减轻许多。

    “及期及时蠲除振救,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不使百姓流离死亡,得以安居乐业。”(2)

    灾害虽然是天灾,人力是没办法做到避免的,但却能做到及时的发现灾害,在它刚冒头时就实施应对举措,从而大幅度减少损失。

    同时,这些专职官吏不仅能在地方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在消息传达给朝廷时,也有利于朝廷更为及时的调节各地物价。

    就歉收受困地方所需,及时从盈余之地低价买入,快速运输。这么一来,两地的物价都能得到调节控制,朝廷还能从中获利。

    这时,韩彻还给出了一系列的数据。

    在这次的救灾中,韩彻让裕州百姓做工制盐,解决当地今年的赋税。他再把盐运输到松州,虽是低价出售,但也因为朝廷对盐严格的专/制/管控政策,这部分赚取到的银钱,对朝廷来说,除了运输耗费外,几乎全是利润。

    接着,韩彻再从别处运输了棉花过来,放棉给松州受灾区域百姓纺织,同样在解决完当地今年的赋税问题后,哪怕韩彻是在松州码头直接抛售的棉布,同样也使得朝廷在中间赚取了一笔。

    最后在韩彻这么一番商业操作下,使得在两地赚取到的银钱,再扣除早前赈灾的粮食和物资药材等耗费外,朝廷还出现了些许剩余!

    “善!此事就按你所说的去办。”皇帝在看过韩彻交过来的详细账册后,立刻便没有了种种顾虑,高兴的当下就同意了。

    实在是朝廷过去财政匮乏严重,党派之争刚结束那会,又经历了一场京城和北直隶等区域严重缺粮,纵使是皇帝,也难免有些怕穷。

    “圣上圣明!臣定尽心竭力,不负圣上厚望。”韩彻高兴的忙作揖行礼。

    最难的事情通过了,韩彻这时就又顺势提起了另一建议。

    那就是增多常平仓的种类。

    常平仓最初设置,主要还是针对于粮食。因此过往一来,常平仓里面囤积的基本都是米面大豆这一类物资。

    然而每个州郡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当地设置的常平仓,就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去发挥作用。

    “可。”对比之前的事,这个提议在皇帝看来就真不算什么了。

    而且还是对朝廷和百姓都有利的,皇帝自然也就没道理不答应。

    接着,几日后的朝堂上,皇帝就将韩彻从户部侍郎,升任为吏部尚书。之前的使职除了御史中丞被卸下,其他的使职仍在。并且,皇帝还任命韩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旨令一出,在朝臣之间引起的轰动自然不小。

    “他这官职未免升任的也太快了!”

    有感叹韩彻的才干能力和被皇帝重视程度的,自然也有人私下对此心怀不甘或些许异议。

    这吏部尚书可是掌管着人事诠选,全国文官吏,以及对官吏进行考课和奖惩的吏部最高官职。

    权力不可谓不大,最要紧的是韩彻身上的使职还仍在。

    这也就意味着,韩彻虽然是没了户部那边的官职阶品,但是这全国的税收还有漕运等事务,仍旧还是归他全权管辖。

    奈何这么多年来,韩彻不管是在做官还是办理政事上,都是要手腕有手腕,还深谙官场的处事。只除了跟陈家的那点事,其他方面还真找不出他得罪过别人的地方。

    于是这些人至少目前也不过是私下嘀咕几句,面上对着韩彻,又是要多恭敬热情,就有多恭敬热情的。

    ……

    对韩彻而言,这份官职的升任,是绝对有利于他接下来想要办的事。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

    就好比此刻,一个过去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京城权贵,携带着厚礼来了韩家。

    这位也不是最近来韩家拜访的第一人,在他之前,韩家已经迎来了好几波这一类的人。

    这些人还都是一些要爵位有爵位,要权力有权力,容不得韩彻躲起来不见面的。

    他们的意思也都差不多,就是知晓韩彻之前跟皇帝的提议通过,将要在各道设置知院官,会有一批官员被任命。

    这些有权势的人也想着让自己的子嗣能搭着韩彻的这艘顺风船,好建功立业一番,这才来韩家求要一个官职。

    他们除了厚礼,在其他方面也委婉的做出了承诺。简而言之,就是韩彻只要答应下来,就将是一场互惠互利的交易。

    作者有话说:

    注1乾隆《无锡县志》卷十一:“市店多花庄、米铺。络纬求市者十数人为群,虽二三里外,小舟捆载而来易木棉、籼米去,一晨或得布万匹去”

    注2:《资治通鉴》卷226建中元年条。感谢在2023-08-09 23:22:15~2023-08-10 18:3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残梦瑶 10瓶;芙芙子 6瓶;62754582、cat、Ethel、鱼禄叁言心、猫薄荷、kelly、小四是北凉柿子、不走回头路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3  ? 名利

    ◎坏事未必就不能变成好事◎

    即便对方开出的条件中再好, 这礼物也是绝对不能收取的。至于对方的求官,韩彻这边却直接给出了一份考题范围。

    前面来的每一波人,韩彻也都是这么打发走的。

    因着提议是韩彻做的, 事务也归属韩彻全权管辖,所以官吏专管一事,皇帝是直接交由韩彻慎重择选。

    对这批官吏专管,韩彻采取的就是公开考核的方式,来进行的诠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