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10-120(第9/15页)
人和心痛。
至于把这段河道运输改成走陆道运输,损耗和人员伤亡确实是能降低不少,可是走陆道就需要多绕数百里的崎岖山道,这部分运输所产生的人力物力和畜力耗费又实在是太过巨大。
这也是为什么韩彻这次,一定要折返回巩州,特意择选此处运输粮食来做实验。
巩州因靠近河道,哪怕是地方军也会有部分要做各种水战训练。官造船规模大小皆一致,质量也绝对比普通百姓家用的船只要来得更好。
韩彻既是要走河道运粮,肯定是要受过训练,经验丰富又擅长水性的懂水战军队。
同样一早就知晓韩彻是要做什么,魏团练使即便只是为着自己将士们的安全,也不可能随便分配一支队伍给韩彻。
在即将要进入到水流最湍急的那段河道时,将士头领就已经提前制定好应对计划,快速的给大家分配任务。将士们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又懂配合。在这般高素质的运输下,自然就使得韩彻他们这次的运输,在过往折损最大的河道里能毫无损伤的顺利渡过。
朝臣们听到这,就再也无法对韩彻以一成税粮为劳务费,一定要让巩州地方军来运输的事加以谴责了。
然,韩彻这时还又给大家算了一笔账。
前面韩彻所列举出来的那些损失,还几乎全都是朝廷这方面的,是朝臣们全都能看得到。可对于百姓那一块的损失,讲句很讽刺的话,别看这些朝臣们一个个时常把“爱民,为民”的话挂在嘴上,可真正关心这些百姓的,愿意去为他们想办法,并且还付出行动的又有几个呢?
韩彻也没打算跟这些人讲什么百姓生活多艰难的话,这些话是好听,但实际作用并不大。所以,他这次同样是从朝廷的利益方面去分析。
在农业为主要经济的社会里,人口就等同于财产,还是能自己不断产生效益的财产。
更别说那些因为服徭役而被朝廷征集为漕民,最终却折损在河道运输上的,他们还多为年轻有力的壮丁。
因为各地的官府对于服徭役者,可是有性别和年龄等诸多要求的。
那么可想而知,这部分人只要活着,每多活一年,就等于能多给朝廷缴纳赋税一年。
“故臣恳请殿下,由朝廷设立专门的部门,全面接管各地漕运一应事务。”韩彻朝着太子躬身恳求道。
太子听完,看向了众朝臣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韩大人真乃良才也!臣觉得此事非常可行。”几乎是太子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就第一个站出来,激动的开口道。
初时,只是受历朝历代的常规操作所影响。但作为能任职掌管全国的财政,物产,以及水陆道途的户部尚书,对涉及到财政相关的事物都是非常敏锐的。
就在刚刚,户部尚书针对于韩彻期间所列举出来的一系列数字,也快速的在心里做了一番计算。
然后也让户部尚书震惊的发现,韩彻这一次运输税粮,明面上瞧着是支出了不少,可整个运输成本到最后却降低了至少十几倍!
并且不劳州县,不伤百姓,运输效率还增快数倍。
至于朝廷增设一个新的漕运部门所产生的财政支出,一贯来精打细算的户部尚书,也同样在心里做了一番快速的估算。哪怕是像韩彻这次的操作一样,拿出一成来供养是绝对足够了的!
专门的漕运部门肯定还不会只拿来运输税粮,以后运河所能到的区域的一应物资,更是能源源不断的被运输到京城来了!
这些物资被运往京城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最后可都能归入他们户部!
这法子何止是在节省开支,更是能带来财政大增长!
户部尚书越想越兴奋激动,恨不得漕运新部门立即便能组建起来。
“臣亦觉得此事可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很快,越来越多的大臣都站了出来。
专门成立漕运部门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对于朝臣们来说,基本也不会产生任何利益上的损害,自然就不会有人执意来反对。
唯一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的,大概就是来自于户部。
毕竟户部历来在各种财政拨出上,都难免会秉持着一些节省的念头。去岁年底又才因为党派争斗,导致京城没粮,本就财政艰难的户部又支出一大笔银钱。
然而此时朝臣们看到的户部那群人,全没了过往他们想要从户部要钱的抠搜劲,这一个个的,现在脸上所展现出来的可全都是乐意的表情。
“好!此事就交由韩爱卿你全权办理。”像这种能给国库财政带来极大好处的提议,太子肯定也是非常赞同的。
“谢殿下。”韩彻终于高兴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7-24 23:36:36~2023-07-25 23:13: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朱⊙●⊙朱 10瓶;猫薄荷 5瓶;静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7 ? 完成
◎竟然只用了四十多天◎
当朝会散去后, 户部尚书等好几位朝廷大臣头一次主动走过来跟韩彻友好打起招呼。
不止是因为韩彻的漕运改良,对于户部财政将来能起到极大的增长,待到这次使职一完成, 韩彻可就能正式接任户部侍郎一职位。
韩彻这次回来除了奏请太子通过漕运改良的最终方案, 还为着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在实施这块,就还需得其他部门和各地方州郡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配合。
因着这政令一旦实施, 可谓是从朝廷, 到州县,再到百姓,皆大有益处。户部这边自是不用说,很是爽快的批钱。
很快,工部水部司那边,也分派了一批极善造船工艺的官匠过来。
待到韩彻带着这批善于造船的官匠, 以及整个工作组再度抵达含州时, 周刺史一见着韩彻, 就笑容满面的对着他做好一番真情实感的夸赞。
“周大人盛赞,我实在不敢当。”韩彻忙谦卑道。
说白了, 上次周刺史的态度虽然热情, 是看在韩彻特派使职的身份, 朝廷给予他的各种权利上。
现如今是知晓韩彻的到来,是能给他们含州带来切实的好处。在想法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后,展现出来的态度和配合上的积极性, 肯定也跟着大不相同了。
韩彻需要什么,周刺史马上就给安排什么。
不多久, 周刺史就按照韩彻的需求, 将一大批善造船的木匠和对负责含州辖内各段河道, 并且对水位特点极为了解的官吏们征集了过来。
正所谓, 术业有专攻。
别说韩彻对造船这块完全不擅长,就算他很是擅长,也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做那些木匠做的活。这并非韩彻看不起木匠活,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