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90-100(第9/14页)
与职田的佃户们跟着他一起学习一番,都是地里常劳作的庄稼人,接受这么一番教授后,倒也很快都掌握了这嫁接技术。
除了西瓜的栽种,对于今年大面积推广种植孜然,韩彻在之后巡查柏州各乡镇百姓的栽种情况时,也把遇到的一些问题要点和最终的解决办法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再派人分给了王家一份。
王家那边对此自是欢喜又感激。
如他们这些生意人,比谁都更为看重技术。也都更清楚,手里若是掌握着一门好的技术的重要程度。
韩彻虽出生士族,但家中其实资产并不多丰足的。像他在柏州任职的这几年,身边更是除了一个自小跟随一起长大的韩老三伺候,便再无其他的仆从。可就算如此,韩彻明明掌握着这许多能带来暴利的技术,却每一样都还能这般毫无保留的传授出去。
然而对于韩彻来说,正是因为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才使得他更要将其传播出去。
韩家如今顶门户的就只有韩彻一人,在这种情况下,韩彻要真弄出什么技艺,只想着独家享受其中的暴利的话,只怕迎接他韩家的非但不会是家族的富庶和崛起,反而很可能是遭人垂涎所带来的家破人亡般的毁灭。
反倒不如像现在这样,韩彻直接把技艺都推广出去。既带领了最底层的百姓致富,自家也能吃到点先驱者的甜头。
同时,这些百姓感念韩彻的恩情,也能给韩彻带来极好的名声。
当韩彻在百姓那里所获得的好名声越来越大,便是再有人想似以前那般随意欺压韩家,也不得不慎重的考虑下了……
作者有话说:
注1: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所转引:“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注2:出自《本草纲目》,味甘于诸瓜,故得甘甜之名。感谢在2023-07-06 23:59:24~2023-07-07 20:38: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芙芙子 6瓶;青、rgmau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7 ? 赚钱
◎要不我们这次就买这里的吧?◎
农历五月底, 一年一度的征缴夏税的税务官们如往年那般,再次抵达柏州府城。
“韩大人安好。”
“杨大人安好。”
二人见面时,互相作揖问好,韩彻再将这一群税务官们先领进正厅坐着, 接着又命人去府库将今年需缴纳的夏税银钱取来。
这是因为柏州这两年大面积种植经济效益明显更高许多的棉花, 葛麻等织物的栽种自然便减少。
百姓种植棉花能赚取到的银钱更多,他们肯定会选择更划算的去栽种, 于是就都用银钱来缴付夏税的葛麻等织物。
但韩彻也知晓, 这种情况长久不了的。
朝廷去年年底便决定要全国开始择选适宜栽种棉花的地方, 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为此韩彻也按照朝廷的吩咐,对棉花的栽种技术做了细致的文书陈述。
若不出意外的话, 要不了几年,待到棉花栽种在全国都形成一定规模后,朝廷便会直接替换掉过去的葛麻等织物,开始以棉花为新的夏税缴纳作物。
毕竟在性能上, 不论是舒适度还是保暖度, 棉织物都胜过葛麻等织物。
待到那时候,棉花的作价自然也会大幅度下滑。从只有上层阶级能专享的奢侈品, 真正成为大众百姓也能穿用得起的普通织物。
这其实也不止是棉花如此, 很多农作物都会经历这么一个从神坛走向世俗的过程。
但在之前,还是足够让先种植的柏州百姓借此发家致富了。
在知晓柏州今年要用等价值的税银替代实物后, 税务官这边显然也是更高兴的。
实物在清点时,都还需对品相做一番核验。毕竟这东西一收上去, 真要出了什么问题, 他们这些前来征缴的税务官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一整个府州, 哪怕如柏州这般人口户数极少的, 最终所能征缴到的实物总数量也是庞大又繁重的, 这对税务官来说,在运输上也不是件轻省的事。
但折现成银钱,税务官们便只需做一番核算,最终确认无误便可。银钱体积也轻巧,运输上便更能轻省许多。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折现往往都会略高于市价一点点。没办法,这是时下折现的行规。
韩彻所做的赋税数据的文书又特别的清晰明了,于是也就不到一个时辰,税务官们便将柏州今年要缴纳的夏税各项数据全都核算清楚。
事情一办理完毕,税务官们瞧着天色还早,便也准备带着税银赶紧回去。
征缴赋税也不是个多轻省的活,如柏州去年和今年,都足额缴费的情况是很难的。还有好些个地方,每年都会拖拖拉拉。他们税务官们征缴不足额,便会影响政绩,自然就得使劲去催。
最后能顺利催收,都还算是皆大欢喜。最怕的便是如过去的柏州一样,它就是那么的差劲,它就是缴纳不出来,任凭怎么催都不管用!
对于这些地区,负责前去征缴的税务官自然是最不喜的。
知晓这些税务官们近期公务特别的繁忙,韩彻也就不过是客气的口头留两句后,便派衙役送他们出城。
税务官们在返程时,自然便又一次瞧见两边地里所栽种的棉花地和孜然地。
“柏州今年的这棉花长势,瞧着真的不错。”
“还不是因为那位韩大人善种植,前不久咱们在平州瞧见的棉花地,可远比不得这边长得好。”棉花如此高经济效益的作物,平州又是因丝绸生意而发展起来的,自然便也有不少人开始种植起来。
听说平州的卫刺史还特意找到柏州来,跟这位韩刺史请教。却不知为何,栽种得就是不如柏州这里。
这事对不懂棉花种植的人来说,想到的都是技术上的问题。但要韩彻来说,栽种技术或许还是有一些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两地的地势不同。
平州那边,韩彻也做过一番了解。气候上确实是能种成功棉花,可非常适宜种植的区域却很分散。
税务官们一路这么边走边讨论,鼻尖这时又闻到了一股浓郁的奇香。
这种香味独特又熟悉,中觉得好像在哪闻到过似的。其实在他们来时也已经闻到过一次,只是当时大家急着赶路,便未曾停下来。
这一次,因着柏州这边的夏税征缴的太过顺利,给他们预估的时间节省出来不少,税务官们也就没之前那么急促。
再者这股浓烈的奇香太过吸引人,于是便有一税务官实在是好奇,他便顺着这香味所飘散的地方跑过去仔细一看,只见远处有一片田地里,正盛开着大片大片的伞状白花或粉花。
眼下五月底,再过不久,柏州今年所种植的孜然便进入大面积的成熟期。而孜然就是这么一种一边开花一边成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