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90-100(第1/14页)
91 ? 安置
◎你说那韩彻可会去告你?◎
前段时间衙门所发布的公文, 其实并不止分发孜然种子这一条。
两年多前那批自赎自身,被韩彻安置在职田的孩童,有大约十来个今年满了十五周岁。朝廷规定,凡年满十五岁者, 便可成婚。
还有不少十三四岁的, 也马上便要年满十五周岁,步入“成年人”阶段。
衙门便决定给这批孩童以职田为中心, 最终择选出一处距离职田并不太远的荒地, 预备建设新的村庄作为安置点。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和落户, 村庄的房屋一律由衙门出资,组织人手去修建。分发给他们的田地, 也会由衙门雇佣些工人过来,与这些孩童一起去做前期的开垦。
官府还会分发一定的种子农具,以及一头耕牛帮助他们更快稳定生活。村子里的村长和里正,也都是由衙门这边安排适合的人选过去任职。
至于当初韩彻刚让大家自赎自身时说的, 待成年后让他们自行选择要不要归家一事, 这次官府根本就没提。
柏州过去那么的贫穷,能被父母抵押出去, 并且至今都未来赎回的孩童, 过去在家里过得日子也可想而知,感情自然便也所剩不多。
少部分便是还对父母在心中抱有感情和期待的, 在职田的这两年多的共同生活下,也让他们对伙伴和佃户们产生了不想分离的感情。
他们习惯了跟同伴们在一起, 也习惯了听官府衙门的安排。在这里吃得饱穿得暖, 也没有动辄打骂, 更是他们过去从未感受过的美好生活。
到最后, 自然便是官府怎么安排, 他们便怎么听从。
一下子要安置这么多孩童,为他们建设出一个新的村庄,对衙门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再多的钱,韩彻也甘愿出。
或者更准确一点的来说,打从两年前,韩彻提出让这些孩童自赎自身的时候,心里就从没真打算让他们再回那样的父母身边去。
只是时人看重品德,也极为注重孝道。父母纵是有万般的不是,世人也要求做子女的去孝顺依从。
韩彻并不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也别拿什么过去家里贫穷的话到他这里来做借口。这几年韩彻给柏州的所有农户都按户分发棉花种子,教授他们各种技艺,现如今谁人不知柏州的百姓暴富起来了?
可这两年,又有几个做父母的来跟官府把自赎自身的孩童赎回去?
奈何眼下韩彻也没办法跟这种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信奉的主流思想去做明面上的抗衡。
甚至韩彻都别说去做抗衡,但凡他这里有半点这样的言论流露出去,便会立即遭受到千夫所指,还会带累柳氏三娘她们。
对于这种情况,韩彻能做的便只有借用官府的名义。
在这个年代,哪哪又都是地广人稀。
柏州就更不必说,便是因纺织大市场吸引了不少外来商贾客流,但这些都不是常驻人口,更不可能落户下来,以至于府城的总人口数到现在也还未过万呢!
府城缺人,韩彻顺势把这批孩童编户下来的操作。在别人看来,韩彻这是想要发展更多的人口户数,提高政绩。
“唉,这些孩童也是好运道哦!”那些来柏州府城购置纺织品的,便都这般一脸羡慕的感叹着。
“我听闻那些自赎自身的接受编户后,也会分发孜然种子!”
“嘶!那么金贵的孜然,也能这般舍得!果然不愧是‘韩财神’,一出手便是大把的银钱洒出去!”
“……”
职田这边的孩童们听着大家都这般的说他们运道好,于是一个个的心里也越来越欢喜自己能被留在府城,接受官府的编户齐民安置。
对于原生家庭的挂念,也就在相对减少。
便是他们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会产生什么太多的想法。这些做父母的确实是对已经抵押出去的孩子没什么感情了,家里现在的日子又过得很好,几乎都另外又生了其他的孩子。若官府真让他们这时候回来,做父母的也不知晓该如何对待。
现实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便是疼爱,在孩子多了以后,也会跟五个手指头一样,疼爱有长短区分。
至于更垃圾的父母,这样安排就更好了。滋源由君羊幺二五咬死咬死瑶儿收集滋,源多多欢迎加入将来万一他们真起了念头想要来找寻这些孩子占点便宜,也会先考虑一下时下这种交通上的极为不便利,对他们而言到底方不方便,划不划算。
而且就过去抵押出去一直未赎回,还是由官府来做统一安置这一点,也能给这些孩童将来万一真要面临垃圾父母使用“孝道”压迫时,增多几分舆论上的帮助。
可以说,韩彻为了这批自赎自身的孩童,确实是考虑良多。
但外人再如何帮忙考虑,做父母的一旦对子女造成伤害,始终都是一辈子都好不了的心灵创伤。
*
六月底,京城。
这日陈家二老终于抵达陈家。
进府的第一件事,陈家祖父先是黑着脸把下人屏退,接着转脸便对着吴氏厉声呵斥道:“吴氏!跪下!”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愣住。
陈二娘满脸错愕,陈大娘也是蹙眉不解。
至于陈卓,他皱眉看向吴氏。
“父亲!不知儿媳做错何事,惹得父亲这般生气?”吴氏见着陈家二老满脸那压制不住的怒火,心头也很是惶恐不安。脑海中更是快速转动,莫不是之前陈大娘被退婚一事,突然事发了?
可不应该啊!
陈大娘被掳一事,她当初只是安排人引导了刘家去注意陈大娘自救时被烧伤的手腕,让他们对此产生了些怀疑。
后面的事情,吴氏便再没有去操作了。
当然这也是吴氏很相信,刘家这种只能暗地里去调查,在陈家及时的将证据证人都处理完之后,是查不出太多有用的东西。
不过吴氏要的也只是刘家对这事起了疑心,坚定退婚的念头。毕竟刘家若真认真调查下去,吴氏还怕引火烧身到自己身上了。
好在,之后的事情发展的都如了吴氏的心意。
世家大族对子嗣的婚姻本就极为看重,更别说原本刘家对幼年便丧母,只能由祖父母带去平州抚养长大的陈大娘做嫡房长媳便不是很满意。
若陈大娘真遭遇了这些事,刘家断不能将这样的女郎娶为家中长媳,甚至很可能还会是未来的当家主母。
之后两家一次相聚,刘家那边果然便拿陈大娘自救时的手腕烧伤做试探。陈家对这一点,自然是早就想好了完美的说辞。
可真当刘家主动提出这样的疑问,陈卓便也猜测刘家应当是知晓了点什么。
陈卓对此难免便会担忧万一将来陈大娘被掳事发,那就是结亲不成反结仇。也别觉着证据都被消灭掉了,但当时陈大娘可是报官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