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60. 制盐 不需要再煎煮,日晒便可得海盐!……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60. 制盐 不需要再煎煮,日晒便可得海盐!……(第2/2页)

喊道:“出盐了!真的出盐了!”

    伴随着他这一声大喊,周围的村民忙围了过来。

    果然,大家也都瞧见了这村民面前的那块火山岩石槽的最边缘地方,凝结着一圈细线一样的白色结晶。

    不多久,便有村民欣喜若狂的跑到刘里正家中告知韩彻这事。

    虽一早便预料到这事肯定能成,此刻韩彻听闻后,脸上还是不由得浮现了笑容:“走吧,都过去看看。”

    到了地方后,亲自目睹过后的刘里正等其他人的高兴程度,比起韩彻来便更深许多。

    等到傍晚的时候,海边的那些火山岩石槽里,便随处可见白花花的海盐结晶。刘家村的村民们纷纷欢喜的拿着工具,细心的把上面结晶了的盐巴刮下来。

    这一步得到的海盐为粗盐,虽有一些杂质,但现在一些百姓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直接食用粗盐。

    不过在将粗盐加工成细盐这方面,时下早就已经有了较为先进又方便的技术。

    分别为注水再溶解,清洗过滤,蒸发三步骤。

    最后得到的食盐,虽比不上现代的工艺那么纯,但已经称得上是品质比较好的细盐了。

    韩彻在交待刘里正继续带着乡民制盐,并留下韩老三和一名衙役看守。自己则带上另一名,拿着前一天晒制好的那一批海盐赶回了县衙。

    这一次韩彻在刘家村一共待了五天,但实际晒盐只有一日,不过海水晒盐的效率之高,便使得韩彻这次带回来的海盐,需得要两辆牛车来拉运。

    韩彻又被安南百姓都熟识,因此也就一小会的功夫,不少人都知道韩彻拉运两牛车海盐回县衙的事。

    有那消息灵通的这时便言道:“莫不是大老爷之前说的海水晒盐法成功了?”

    “什么海水晒盐法啊?”有那外地来的商贾便忙问。

    “我们大老爷前些时日去了那刘家村,说是试试改进制盐的法子。言道不需要再煎煮,日晒便可得海盐!”托集市创办的福,每日都会有各村的百姓带着自己地里的农作物,拿到县城来售卖。

    因此在消息流通这一块,也比过去要来得快捷迅速不少。

    这下好了,韩彻用海水晒盐成功的事很快便安南县城内传开了。

    隔日,裕州府城刺史府,唐刺史也收到了韩彻派人呈送过来,有关于海水晒盐的文书。

    惊得唐刺史一看完文书,面色都变了,立即大喊道:“来人,驾车!”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安南出了大事?”心腹见状,忙问道。

    唐刺史便把手中文书直接递了过去。

    心腹一看,也惊了一大跳!

    随后,心腹在快步跟上唐刺史的脚步时,心中也翻滚无数。

    别小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制盐方子,要知晓食盐对于民生和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来,盐都是国之大宝。

    同时,盐在时下也是财富的代名词。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