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夺玉: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之夺玉》 24-30(第7/17页)

沈家——”孙志东嗤笑一声,一脸猥琐道,“这还不简单?李思危好相公,看上沈二公子的花容月貌,求而不得,只能想方设法找事。”

    说到这里,他伸手搭在身旁孟连生的肩膀轻轻拍了拍,笑说:“不过小孟,你帮沈二公子这事办得不错,就是得让李思危好好吃个瘪。话说回来,东哥还真小看你了,你一乡下小子有点本事啊,竟然能结交上沈家少爷。”

    孟连生淡声说:“也是机缘巧合。”

    “不管什么合,都是你本事。”孙志东自认跟沈家不是一路人,对沈玉桐这样的世家公子也不感冒,因而对孟连生这段友情并无兴趣,说完这句,就又沉下脸,将话题拉回李思危,“若不是大哥一直压着,我早就干掉李思危那龟孙子。”

    陈勇道:“大哥也是小心谨慎,现在警署故意让我们立新与顺和双方制衡,以方便控制上海。要是我们直接动李思危,李署长和护军使那边可都不好交代。”

    孙志东狠狠吸了口烟,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让李思危这小赤佬骑在我头上,我实在是不甘心。”

    一旁的孟连生冷不丁插话问道:“东哥,你不能动李思危,但如果别人动呢?”

    孙志东明显是觉得他在讲笑话,嗤笑一声:“我倒是想,但上海滩除了警察署长和护军使,有谁敢动李思危?”

    孟连生若有所思,没再说话。

    这一趟空手而归,孙志东一腔怒火,自是去烟花柳巷发泄个痛快。

    孟连生回到柏公馆,已临近十一点,他漱洗干净,去报架拿了两份今天还没看的报纸。

    沈家最近被顺和断了往北的盐运,沈二公子也成了花边新闻的常客。

    今天报纸上依旧有他的小花边,说顺和这回中断沈家盐运,实则是李思危和沈玉桐争夺佟如澜闹出的矛盾。

    上海滩公子哥儿争捧戏子不是稀奇事,先前还有过大打出手闹出人命的例子。如今佟如澜又正当红,倒也合情合理。

    孟连生平静地扫完这篇满是噱头的小故事,翻开另一页,目光不经意落在一则悬赏消息上——江南制造局昨夜丢失一批军火,淞沪警察署悬赏两百大洋征求线索。

    短短一则消息,孟连生却默默看了半天,最后将报纸折好,放在床头柜上。

    *

    城南高昌庙。

    洋务运动后,随着江南制造局在此建立,高昌庙成为成了沪南重镇,酒楼,银号,布庄鳞次栉比,比起租界,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到高昌庙去白相,一度成为沪人流行的休闲方式。

    孟连生此前从未来过高昌庙白相过,今日前来,也并非为了游玩。

    他下了电车,朝路人打听之后,寻到江南制造局附近。

    江南制造局丢失军火是一桩大事,为此军警正在派人挨家挨户搜查,昨日立新码头也迎来了几个便衣,只是事发三日,始终一无所获,据说护军使大发雷霆,去警察署狠狠敲打了一番。

    比起不远处市的热闹,工业区十分清静,只隐约听到有机器的轰鸣声。大铁门外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大兵,表情冰冷严肃,让人毫不怀疑如果在门口露出哪怕一点鬼祟之状,这几位大兵便会举起手中的毛瑟枪,将人当场击毙。

    因而孟连生只默默打量片刻,便如同一个普通路人一样,神色平淡地离开。

    离开大兵的视线范围后,他在周边转了一会儿,目光落在几个躺在路旁挠虱子晒太阳的小乞儿身上。

    他想了想,走过去蹲下身子,从袖子里掏出几枚铜元,丢在小乞儿面前的小盆里。

    懒洋洋的小乞儿立马坐起来,伸出脏兮兮的手,将那几枚可怜的铜元刮分。

    “谢谢公子!”

    孟连生轻轻一笑,似是随口问:“你们晚上也睡在这里?”

    小乞儿身后有一个茅草棚,遮不了风,但挡雨约莫是够的。

    有小乞儿回:“是呢!”

    孟连生笑问:“那这几日半夜,你们有没有听到看到有什么车辆经过?”

    “车辆?半夜除了粪车,还能有什么车辆?”

    孟连生点点头,沉吟片刻,又问:“粪车是拉去哪里的?”

    一个小乞儿往南面一指:“那边的化粪池咯!”

    孟连生顺着他的手看了一眼,遥遥可见大片的农田。他点点头,又从袖子里拿出一枚银元,递给那个衣衫褴褛的小乞儿:“和大家一起去买好吃的。”

    几个面黄肌肉的小乞儿,顷刻间变得神采奕奕,攥着一块银元,蜂拥着朝街市跑去。

    此刻正是秋收时节,今年江南一带天色不错,收获颇丰。孟连生找到一处化粪池,旁边凌乱放着两个空粪车。他皱了皱眉头,迈步离开这熏香之地,走到不远处一个金黄稻田停下,田里几个农人正在用打谷机打谷子,轰隆隆的好不热闹。

    这一带是大片农田和果园,一眼望去,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农人在忙碌。要找地方藏几箱军火,想来不是难事。

    他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农人的劳作,走到几个人旁边,客客气气地问:“这附近有没有野码头?”

    “有的,你往东走到江边,再往南走半里地,就能看到一个,没怎么用了,就偶尔有打渔的用一用。”

    孟连生道了声谢,按着他说的方向走去。

    虽已仲秋,晌午的日头依然炙热,他走到江边站住。

    水面波光粼粼,前方野码头一条乌篷船靠在水边,船头坐着一个老翁,正叼着一杆旱烟在抽,几只鹭鸶在水中嬉戏。

    这是一条渔船,船夫正是打渔人。

    孟连生上前一步,问道:“老伯,你这船这两天能出租吗?我想从这里运点东西去长江?”

    老翁抬起眼皮,道:“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今晚已经有人包了,你要么现在,要么明日?”

    孟连生随口问:“今晚几点被人包了?”

    老翁答;“亥时三刻。”

    孟连生点头:“行,那我回去确定一下,再来同你商量时间。”

    老翁见他转身,冲着他背影高声道:“包一次船一块大洋,一分都不能少。”

    孟连生回头,笑着点头:“嗯,好的。”

    第26章、第二十六章 李思危望着那张纯良无辜的笑脸,蓦然间明白了什么。

    孟连生返回租界,找到孙志东时,对方刚刚吃完午饭,正躺在私人茶馆请了采耳师傅给他采耳。

    “东哥,我有点事想跟你说。”孟连生低声道。

    苏志东耷着眼皮子,慵懒地挥挥手:“说罢。”

    孟连生凑到他耳边,小声低语两句。

    孙志东一把将采耳师父推开,蓦地竖起身,睁大眼睛看向他:“当真?”

    孟连生道:“我也是今天去高昌镇找老乡,听他们聊起这事,几方的话合计后猜测的,也不敢百分百确定。想着这是大事,就赶紧来告诉你。”

    “确实是大事。”孙志东并未计较他这消息的来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