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180-200(第10/22页)
幼主登基,由高太后听政, 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除置将法外,全部被废。”
“高滔滔虽然反对变法,但是大宋在其听政期间稳定发展,安稳过度到宋哲宗手上。
而宋哲宗类似其父,并且是一个更坚定的主战派,同样支持变法。
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 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
新党执政后, 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
可惜的是,后来新党内部自己出现分裂,使新法大受影响。”
顿了顿,李一继续道:“宋哲宗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主战派, 在军事上,他一改元祐弃地求和的政策, 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又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
在军事上成就斐然,可以说是一位很积极进取的皇帝。
但是,大宋皇帝总有那么点奇怪的宿命,稍微不错的皇帝总是会死的早,而不咋地的垃圾却总能活得久,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大宋就这样居然没有短命的亡国也是稀奇,可能这就是苟延残喘的威力吧?“】
被狠狠讽刺的大宋:丢脸,很丢脸,特别脸!
赵匡胤抽了抽嘴角,别告诉好不容易出个好苗子就早早没了。
【“宋哲宗身体一向不怎么好,在位末期因子女接连夭折而大受打击,年仅二十五就去世了。”】
宋神宗闭了闭眼睛,不止为英年早逝的儿子痛惜,更是为大宋的命运痛惜。
天命亡我大宋吗?
宋哲宗眼睫毛微微颤抖,居然这么快吗?
“官家,您要保重身体,大宋不能没有你啊。”快成为亡国之臣的臣子们各个悲呼,十分真情实感。
眼看宗室没几个成气候的,边境又虎视眈眈,这要是又碰上那宋徽宗那样的“人才”,不得完蛋啊。
宋哲宗好笑想:这大概是满朝文武最真心的一次了吧?
可是,他真的不想死,他还有那么多抱负,他还放不下大宋……
【“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不提也罢。
总之,高滔滔和宋哲宗主政期间,大宋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
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
而这与王安石变法留下的基础无不关系。”
“当国家走到一个阶段,阶级固化,变法强国总是不能避免的,如果不变法,那就只能等到最后,百姓忍无可忍的时候揭竿而起,等到天下重新洗牌,那时候代价也就更大了。”
“历史是轮回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吧。”
“好了,说王安石就不能不说他的变法,但是变法并不是王安石对全部,他也是一代大家,就如我所说的,最开始认识王安石,我以为他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的文学造诣由此可见一斑,哪怕不当官,他也会是青史留名的大文学家。
他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一洗五代旧俗。
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豪纵沉郁,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共开豪放词之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可以说,作为一名文学家,王安石同样极其出色。“】
王安石笑了笑,出色的文学家吗?其实也不错,不过到底不如变法家好听。
【“世人称赞他也好,骂他也罢,想来他也是不后悔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每一个变法者都大抵都是满怀九死不悔是的心情而在历史的潮流中坚定不移的迈出自己的步伐,哪怕这条路再难走,也不愿停下。
诚如开头我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与诸君共勉。“】
第 190 章
【“在历史上, 大宋的皇帝是“特别”的,同样的大明的皇帝也是出了名的有特色,明武宗也是如此。”】
朱元璋忍不住眉心一跳, 谢谢他的大明不需要那么有特色的皇帝。
朱棣想了想天幕到目前为止说过的皇帝, 不是极好就是极坏, 差别太大, 让人有点胆战心惊。
他揉了揉额头,但愿不是个噩耗, 大明可承受不起第二个朱祁镇。
这样的“福报”谁要给谁。
【“大明皇帝主职业千千万,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明皇帝不敢做的, 凭借一腔爱好勇闯新路,对家传皇位不屑一顾。”
“副业皇帝,主业大将军的明武宗也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人。”
“明武宗同样是一个极其有争议的皇帝,后世对朱厚照的评价毁誉不一。
一方面大家觉得明武宗喜好玩乐,且施政不循常制,致使朝纲多有紊乱,被认为是无道昏君;
另一方面,其在某种程度上追求个性解放,且在朝政大事上不糊涂, 能任用不少贤臣良才, 大体保持了明朝基业的稳定,并且挺能打仗的,是一个能力不错的皇帝。
这样毁誉加身的明武宗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朱元璋挑眉我,有能力, 但是不务正业的皇帝?
他冷笑,这小子也是皮痒了是吧?
嘉靖帝有些惊讶的抬眸, 居然是他那位堂兄吗?
嘉靖眼里的光瞬间亮了许多,连他那位好堂兄都有资格上天幕,他自认功绩比之堂兄远甚,必能得天幕之眷顾,修道成仙。
嘉靖:修仙修仙修仙……
朱厚照眨了眨眼,手上摸着爱宠,扬眉自信道:“这神仙很有眼光吗?”大将军,嘿,他喜欢这个称呼。
【“明武宗朱厚照是独生子女家庭出生,他的父亲虽然是皇帝,但是一生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朱厚照他娘张皇后,夫妻恩爱,虽然不止一个孩子,但是最后立主并长大成人的却只有朱厚照。
作为嫡长子,也是皇帝唯一的孩子的朱厚照可谓天之骄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除了不能选择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人生就没什么不顺畅的。“】
“不能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朱元璋幽幽道:“这小兔崽子不想当皇帝还想做什么,大将军吗?”他横了朱棣一眼。
朱棣大感冤枉,这和他有什么关系?都多少代了。
“有的人渴望而不可得,有的人唾手可得却不屑一顾,真是讽刺。”朱高炽悠悠的想。
朱瞻基默默不说话,他爹看起来心情一般般,他怕被揍。
自从知道他好大儿的事情后,是怎么也看他不顺眼,要不是还有小儿子顶着,指不定就动手了。
【“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