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286.第 286 章(二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286.第 286 章(二更)(第1/3页)

    此次的短道速滑世锦赛开赛时间是3月19日,不过为了方便选手调整时差同时适应场地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的队伍都是和华国队一样,在3月10日前后就抵达了瑞典哥德堡。

    这一次的世锦赛虽然只是苏凉首次参加世锦赛,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选手们来说却不是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

    “噢,今天我看到华国队的那个苏了!”

    “他看起来可真有个性!”

    “你们看到了吗?塞缪尔亚当斯和他的关系看起来很不错,塞缪尔不是总败在他手下吗?”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赛场上的成绩和赛场外的友情是两件事吧。”

    聊天的是一群美国队的小伙子们,不过他们其中有一位的脸色可算不上好看。

    “啊哈,哈里克,不要摆出这样的脸色,那个华国队的家伙太强了,我看过你和他的那几场比赛,其实你的发挥也很不错,只是那家伙在冰面上的时候简直像是个魔鬼!”

    被队友点到名字的哈里克·布拉西脸色深沉。

    在这个赛季跟苏凉的比赛之前,他一直是美国队中知名的年轻天才选手,在美国队中,即便是队里的一些名将也未必就能够稳稳地压住他,同时他也是美国队培养的新一代核心选手。

    作为美国队未来的核心,哈里克布拉西从来都是充满骄傲的,直到第一次在比赛中遇到了那个来自华国队的苏凉——那个比他还要更小上几岁的家伙,一个迄今为止出道才两个赛季,就已经被无数人视为大魔王的家伙。

    哈里克听着队友的评价,冷哼道:“世界杯和世锦赛不同,他可以在世界杯上夺得1500米的连胜,但他未必能够在世锦赛上取得同样的胜利!”

    “啊哈,当然,他未必会再次取得胜利,但是他绝对是赢取比赛胜利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不是吗?”

    苏凉跟着他师兄到酒店的餐厅用餐时,听到的就是这个讨论。

    或者说,这段时间,类似这样的讨论交谈已经出现过了无数次,有苏凉当面听到的,也有国家队的工作人员或是其他选手听到的。

    用华国队随队的记者刘耀武的话来说,苏凉就是这一次世锦赛男子1500米夺冠的热门候选人,许多人都期待着想要看到他在这一次的世锦赛上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

    当然,有看好他的,同样也有对他并不看好的。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也有人认为苏凉之前将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世界杯分站赛上。

    “他完全不应该这样做,世界杯虽然也是水准不错的赛事,但是绝大多数的,世界杯的分站赛更多是让他们保持比赛的节奏,同时认识到更多的对手——世界杯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呼吸喝水一样的事情,不值得他们全力以赴!”

    “而且每一场世界杯比赛,不是每个国家都会派遣队伍报名参赛的,就像是他最近那次参加的意大利世界杯分站赛,总共只有36名男性参赛选手,这些选手分别来自18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有的国家甚至只能派出1名选手参赛……”

    记者追问:“那么你是不看好苏凉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成绩了是吗?”

    “啊哈,或许吧?这一届世锦赛一共有52名男性选手参赛,这些选手里可没有任何一个会是世界杯上可能会出现的水货——他有没有能力取胜,该问的是这些参赛选手和苏凉自己不是吗?”

    在华国队下榻的酒店中,领队张栋成每天会翻看大量的各国选手的相关讯息,也会请刘耀武的记者团队帮忙一起搜集当前的一些舆论信息。

    当然,这些舆论信息并不是搜集之后用于刺激选手的,主要还是从中分析看看有没有需要高度关注、重视的对手,同时如果遇到恶意的媒体,也会跟国家队里的选手们先通个气,让大家伙儿不要被媒体舆论影响到。

    “又是讨论咱们小凉的啊?”

    张栋成在看完采访内容后,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的位置,这两天他看的资料太多,这会儿眼睛发胀有些难受。

    “咱们运动员房间的电视能看到这些东西吗?”

    这么问了句之后,张栋成又摆了摆手:“行了,褚睿他们几个都是老将了,这些东西影响不到他们。”

    至于苏凉?

    想到苏凉,张栋成笑了笑,就电视上的这些评价,还不如苏凉在国家队内跟教练组开会评价自己时的用词来得冷酷无情呢!

    没错,华国国家队的教练组时不时会组织运动员和教练组一起开会讨论,开会的时候就是所有人一起对着选手比赛的录像带进行复盘。

    对于其他选手,这种复盘的时刻基本就是教练组在分析讨论,偶尔让选手自己来提一提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大约只有褚睿他们这些老将,在看多了比赛之后,才能够在复盘的时候和教练组之间有比较成熟的沟通。

    可轮到苏凉的时候,那可就不一样了——自从国家队的教练组发现苏凉的复盘能力后,每一次苏凉的复盘会议都是国家队的教练组成员到得最齐全的时候,到场的教练人手一个笔记本,在苏凉开始复盘之后,几乎个个都下笔如有神,刷刷刷地开始记录苏凉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张栋成也不知道苏凉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苏凉复盘点评的视角确实是很多教练都没有考虑过的角度,哪怕是对着他自己在赛场上已经非常完美的表现,他还是能够吹毛求疵地提出一些更好的切入点。

    就比如他始终对于自己的体能感到不太满意。

    在苏凉的分析体系中,他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竞技能力子要素,而以他个人的说法,他是将体能这个要素放在首位的。

    当时知道苏凉这样的划分方式和排序后,不少国家队的教练都感到很惊奇。

    因为苏凉是国家队内可以说是唯一且最典型的战术型选手,教练组原以为他的这个竞技能力子要素的拆分表中会将技战术以及技战术的执行能力放在首位,结果没想到苏凉竟然是将‘体能’这个在许多人看来都过分简单的要素放在了这个拆分表格中的最顶层。

    但苏凉当时面对教练组的疑惑,他的回答非常冷静且直接:“技战术以及战术执行能力当然重要,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具备足够体能的基础上的。”

    “没有体能,再好的技战术都发挥不出来,没有体能,一切的战术都只是空中楼阁。”

    这句话,让当时与会的张栋成记到了现在。

    在体能之后,苏凉确实将技战术与战术能力放在了第二梯队的重要度位置上,但只要看看在首位上的体能,华国队的教练组就明白了苏凉的核心想法——不论技术和战术有多么的新鲜,体能才是一切的基础。

    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苏凉个人对基础能力的重视程度。

    在那之后,华国队的不少教练都以苏凉为例子,给他们各人手下的小选手好好地上了一课。

    因为这个赛季苏凉的彻底崛起,在那段时间,华国队中也吹起了一股子技战术为王的风潮,有些小队员觉得苏凉的能力实在是帅,因此会在比赛中下意识地去模仿苏凉,可是不仅技术不到位,就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