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98章 第198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98章 第198章(第1/3页)

    上辈子的时候秋叶曾经听过一句话:“钱是人的胆。”

    当这个世界上太多的问题可以用钱解决的时候,拥有更多的钱,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多呼风唤雨的资格。

    从小了说去一家很贵的餐厅,在朋友们面前可以毫不在意的付账。或者是在同龄人面前,把自己穿着的名牌和稀少的包包拿出来就能收获一众羡慕的眼光,这就是钱壮人胆。往大了说,有些人年纪轻轻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自己也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就能享受优渥的生活。在嘴里叫嚷着自己不需要奋斗,或者是少奋斗10年,鄙视那些拿着三五千块钱累死累活的人。这样情况也是因为有钱下支撑。

    人性本就这样,但是到了这个世界之后秋叶的认知有了一些变化。到了这个世界,有了权利,一切唾手可得。

    可偏偏秋叶就拥有这天下最大的权利。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江南的富贵有的时候也比不上秋叶。所以秋叶似乎就有可以任性的权利。古往今来,能让人感觉到享受的也就那几样东西。她可以随时取用,但是秋叶有一种看破一切的宁静。

    她比别人多了一辈子,这是一种很宝贵的财富,比权利和金钱都要让人羡慕。

    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不一样的感悟。秋叶上辈子也追求过浮华,最终归于平静。

    这是生命的一段完整的旅程,正如一篇词里面说的那样: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

    这说的是人生前半截儿,那个时候经历的不多,或者没有经历过。都说欲穷千里目,就应该更上一层楼。这一些尚且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们极力的攀登。在攀登的过程里,带了一点卖弄得跟身边的人讲“高处其实没什么好的,就是有了一点儿寒冷。”

    而真正体会了高处不胜寒之后,见识到一览众山小之后,万千言语化为一声叹息,那种满腹惆怅是根本说不出来的。

    所以后半阙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叶用一辈子体会了这个,她的生命从绽放,到盛开,到最后凋零,有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有了一个完整的心境,所以声色犬马在秋叶面前没有丝毫的吸引力。

    秋叶这一辈子想要追求更高级的享乐。有什么比自己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更有成就感的吗?

    高兴就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愉悦,而不是笑过就忘,或者是在笑的时候带着那么一点空虚和对自己的内疚,更不应该在未来甚至产生悔恨。

    所以,那点子人造的欢愉还真的吸引不了秋叶。

    特别是过了年之后,廖安民将那位香公子的调查放到了秋叶的桌子上。

    秋叶的忍不住笑了几声,“我要多谢谢他们看得起我,还给我操了这个心。”

    廖安民年纪大了,悄悄的叹了一口气。觉得这个世界更加魔幻了。

    但是那位香公子终究不是一个安定的因素。廖安民的意思是尽快处理了。

    秋叶摇了摇头:“好歹是一条性命,人没有到我面前,尚且没有闯祸,咱们为什么要杀了他呢?这事儿的起因并不在这个香公子身上。祸根儿还是在江南,我给江南写一封信,你们替我送过去吧。”

    秋叶是突然之间有了想法,要给富贵写一封信。用一种理智的口吻,不带着一腔爱恨来讨论一些事情。

    秋叶想到自己和富贵的身份,觉得应该在信里面和自己这位事业上的对手生理上的父亲理智的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让富贵知道,你用这些不如流的手段有违你父亲的身份,皇帝的身份!若是想要斗,麻烦你把你的节操捡起来,像个男子汉一样,像个父亲一样,像个皇帝一样放马过来。

    秋叶将信的内容想了几天,终于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开始动笔。

    “父亲大人膝下:

    自星苑分别至今,已十余秋也。”

    写到这里秋叶提笔叹了一口气,觉得还是写大白话吧,巫马家都没出多少文化人。

    “十多年来,不知道父亲如何,我已经成了一个母亲,每每碰上孩子来请教问题都忍不住想起幼时。

    幼时家贫,最大的心愿是吃饱饭。彼时万万不敢奢想有今日之际遇。且每当节庆之时,总有阿谀奉承之臣歌颂英明圣德,还有不少熟读经典之辈盛赞巫马氏祖宗仁德,每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反问自己,人生追求可还记得?

    .........”

    这封信被快马加鞭一路送到江南,江北的信使背着一块防水的油布包袱皮儿,里面装着长约一尺厚约四指的盒子。

    盒子被打开检查了之后,发现里面是数封信件。富贵就特别好奇,心想:那死丫头给我写什么?

    但是一匣子的信有不少,富贵就拿回去读。

    此时江南春光明媚,正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富贵坐在御书房的楼下,吹着春天的风,闻着花香,身边放着香茶,打开了一封信。

    信是写在轻薄柔软的彩色笺上,粉蓝色的纸,黑色的墨,还没有读就能从里面看出一股子富丽繁华。

    富贵把前头的客气话略过,重点是看秋叶写出来的读书感悟。

    一个皇帝在日理万机之后的闲暇之余,是不会读那些圣贤经典。皇帝不是要做一个大儒,而是要做一个君主。所以史书才是皇帝该读的。

    秋叶在信里面先是写了自己对于读书的要求。“史书,不能读当代编写,今人写不出古事。如今有人给前朝修史,史料尚可真实。若说一百年后,甚至是到了下一个朝代。再有人为前朝修史,史书已然与事实不符。所以读史书第一要做的就是辨真伪。孤证不立,要将同一朝代所有史书共同鉴别......所以做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要辨忠奸,辨真伪。”

    富贵读到这里,觉得这个女儿太理想化了。但是治学的态度还是可以的,比自己认真。

    接着往下读。

    “然而人之初性本恶。世间有忠贞之士也有硕鼠之辈,此两者不多,若是出了硕鼠尚可补救,然而碌碌无为者不知凡几,其怠/政之害比硕鼠尤甚......”

    富贵看到这里觉得有点意思了,皇帝的心事有的时候是不能向大臣说的。皇帝的心思也只有皇帝懂,要是秋叶此刻在富贵面前,两个人绝对能聊得很开心——抛开哪点恩怨,就工作方面而言,两个人有着诸多的相同语言。

    这封信被富贵细细的读完,富贵放下信长叹一口气。这封信挺长的,说的也非常多,从吏治民生基建强军通商几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秋叶对于治国的理解。

    富贵读完之后,忍不住在心里面感慨:论治国,我不如她。

    这也不过是这一匣子信中的一封,富贵手中拿着信,背着手在楼下走来走去。

    这封信给了富贵极大的心理压力,让富贵一边感慨于秋叶在执政治国方面已经完全成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浪费了这几年的时间,几乎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和秋叶比起来,已经输了许多。

    尽管富贵没有太多的学问,但是富贵心里面儿估量了一下。秋叶的治国理念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皇帝。前朝的那些皇帝老儿没法儿跟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