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28章 第128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28章 第128章(第1/2页)

    冯大帅在进攻之前,居然效仿古人写了一篇檄文!还传送给天下各郡,十分高调!

    秋叶听说的时候居然有几分感动。

    有一说一,秋叶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博学多才之人,甚至在前面十几年秋叶是没读过书的,那个时候巫马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全家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倾尽全家之力在供养着二叔读书。读书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是一种能改变阶级的事情,是一种能带来利益的事情,连家中长子的街溜子富贵都没资格上手摸一摸书本。

    所以秋叶作为一个丫头片子,连书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更别说去读书了,也不要说站在外边听二叔读书,二叔那就是个懒蛋.秋叶除了看见爷爷生气的时候那家伙装模作样的读出来几句之外,天天窝在屋子里面,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呢,等着人家读书的时候在外边偷学两句等于白日做梦。

    后来到了长生老母身边,老母因为知道秋叶会写字,也就默认了秋叶会读会写,根本没有问秋叶读了什么书,读了几年了。

    所以秋叶吃的还是上辈子的老本儿。

    而秋叶上辈子的老本是什么呢?只能感谢九年义务教育,课堂上的文言文教育以及在高考压力下高中三年狂背古文,让她不至于是个睁眼瞎。这些知识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后来因为用不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就像是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记得吃了多少种食物一样,但是食物却真的支撑了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运行。学过的知识也是如此,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甚至是觉得没有的时候,在默默影响着一个人。

    秋叶把上辈子学的应试技巧以及阅读套路忘得差不多了,这辈子凭借着那么一点点印象,连蒙带猜还能看懂书的。至于写文章,秋叶身边有婢女也有专门给她起草文书的记室,所以动笔的时候不太多。

    这一切掩盖了秋叶是个文盲的事实,也让秋叶头一次听见有人写檄文讨伐自己觉得惊喜莫名,真的有一种被别人高看一眼的错觉。秋叶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也是一个值得人家郑重对待的一方诸侯了。

    当檄文拿来的时候,秋叶心里在想:我多谢他高看我一眼,希望写的是骈体文!最好气势足一点!!文章最好华丽一些!!!

    遥想历史,曹操被锋利如刀的檄文差点治好偏头痛。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里面的一句“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简直是流传千古。

    秋叶就想,大部分人这一辈子,其实是活了两回。第一次死亡是□□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认识怀念亡者的最后一人死亡。无论是曹操或者是武则天,他们其实是活了三回。等到史书焚毁,文明灭绝,他们真正的籍籍无名之时,没有人再讨论他们那辉煌过去,他们才是真正的与这个世界告别。

    时至今日,秋叶坐到这个位置上,就想着自己也要像曹操或者武则天的一样,得到三次活命的机会。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50年后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了,100年后还记得自己音容笑貌的人也离开这个世界了,如果有一篇出名的文章记录着自己,或许自己在千百年后仍然还活在史书上,活在传说里,活在野史里面。

    人类文明传承下去靠的就是文字图像。

    一篇檄文,一篇如刀的檄文,能满足秋叶这个野望。

    但秋叶是个文盲,她满怀希望的把这一篇檄文拿到了前面几句就觉得诘屈聱牙,自己有很多字还不认识。而且没有标点符号,看的脑仁疼。

    秋叶一直在学习,但是有些东西真的是靠时间积累才能发生质变的,就目前来说,秋叶还没有等到量变产生质变的那一刻。

    她也没掩饰自己是个文盲,把檄文递给了周莲,“不染,你来读一读。”

    周莲整理了衣服之后,恭恭敬敬地把檄文接了过来。这檄文其实就是战书,是一方势力向着另一方势力宣战,拉开了乱世的帷幕,这是给王朝覆灭吹响的第一声唢呐。从这篇檄文发出来的那一刻起,标志着王朝威信的轰然倒塌,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就比如当年天下诸侯不再对周天子心怀敬畏,就如楚王问询九鼎的重量,今日也是如此,足以载入史册。

    周莲知道自己正站在新旧交锋的关键一天。如果周围的这些人真的能笑傲到最后,自己多少就能在史书上占上一两行。

    真的如此的话,此生足矣!

    他先是低头看了一遍,随后便朗声阅读了出来。

    秋叶侧耳倾听,连蒙带猜知道对方把自己骂了一通。内容就是一些老调重弹的说自己如何鱼肉百姓,又说自己颠倒阴阳,他们的那位大帅要把大伙从自己的魔爪下救出去......

    骂人都没新意,让秋叶听完之后心中暗生闷气。

    就这破玩意也好意思发出来,丢人现眼!

    读完之后秋叶冷笑了几声,“既然檄文明发天下,要讨伐于我,我若是畏畏缩缩不敢应战,倒让天下英雄小看了。虽然咱们眼下以秋收为重,还比较忙。但是,灭了跳梁小丑的时间还是有的。

    传令:”

    两边站着的文武管事全部站了起来。

    “令均县,绿水,北郭,各出大军两万,星苑出辅兵四万,长生关调驻军九万,辅兵五万。各县大军三日内集结,五日内开赴长生关。”

    两边轰然应是。

    “令林荣总领兵马,从坞堡调各路将校文书医匠辅佐。”

    林荣接令。

    “令组建坊打开库房,迅速整修器械,交于大军,派三千人随军出征。”

    董老接令。

    “令钱粮坊开仓放粮,两日内交付辅军二十三万人一个月的口粮。”

    钱满囤接令。

    ......

    长生关已经关上了大门,因为大战,关前的土地上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所有的将士进入战时状态,披甲挎刀轮班昼夜巡逻。

    冯大帅想要粮食的心思其实是从几个月前都已经开始了。为此他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一旦确定了南边的邻居有大把的粮食,冯大帅自然不愿意再等,等的时间越久,他这边的库存也就消耗的更多。

    所以队伍很迅速的开到了长生关外,而且是在夜色中悄悄的在外面安营扎寨。

    他手里的人手,加上来往的辅兵和一些不能参加战斗的文职,撑死了也就九万出头,对外宣称三十万大军。争取在关外展开的时候,靠着庞大的人数给予对方极大的心理压力。重要明日一早,大军密密麻麻的布在关下,营造一种神兵天降的气氛,他要在为开战争前压山阳郡一头。

    他这么着急,也是因为他的粮食将要耗尽了。

    这边偷摸的安营扎寨,冯大帅本人带领着一些将领来到了关外的不远处,向着夜色当中被月光照耀下的雄关观察。

    墙高,这是他们的第一印象。

    雄伟,这是第二印象。

    城外的护城河寂寂无声,水光反射着月光,如银鳞跃动闪烁着银光。河宽,这是第三印象。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是考虑到整个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