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75章 好人有好报(一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75章 好人有好报(一更)(第1/2页)

    虽然收下了他这一千两的银票,但是妙娘没有立马去置田,钱财不露白这件事情她还是知道的,要是这般高调去置田了,固然她这点钱府里的人也多看不上,但就怕人传闲话。

    本来她置办宅子租出去,就有人在背后说闲话了。

    大范氏就不免和六娘闲聊说起来,“你那位七妹妹好生会生财,这一嫁进来,就置办了宅院,听说住的还全都是举子,日后她那院子里若是出几个进士,那院子可更是日进斗金了。”

    这事儿六娘又怎么会知晓,但是大范氏这样不掩饰的说给她听,也足以见大范氏对二房的不满,只是不好说出来,只挑了妙娘说。

    当然,她这样大喇喇的说给顾六娘听,也是根本没把顾六娘放在心上。

    料定她不敢左右传话,当然了,即便她去传话也没什么,大范氏如今在府中的地位,哪里是个刚进门的侄媳妇比得了的。

    况且,顾氏到现在可还没有身孕呢。

    顾六娘在她面前也讷言,并不多说什么,她只是来服侍亲戚的,闲话可不敢乱传。

    大范氏见她默不作声,倒是很满意,这样的性子才好,若是和她一起说起顾妙娘的不是,那她反而看不起。

    一个人连自己的手足都不要去巴结别人,这等人怕是只图利。

    谁又敢信任这样的人呢。

    正想到这里,外面传来男声,“母亲,您今日身子如何?”

    原来是程时,大范氏有几分欣慰:“不必进来,过了病气给你就不好了,我今日病好多了,你去陪你媳妇儿吧,她那里有什么要的,只管说就是了。”

    “是。”

    接着程时又关心了几句,复而才离开。

    程时平日在外,到底在做什么,大范氏也心里有数,这个儿子从小就八面玲珑,喜欢走马章台,但对她还是很孝顺的。

    所以,大范氏不介意儿子在外如何,但凡男子,在外有几个红颜知己,如此才算风流倜傥。

    但是,在家必须安抚好皇甫氏,虽然大范氏也不见得那么喜欢皇甫氏,但是她也知道皇甫氏是最适合程时的,她不仅家世好,人品出众,而且能够敦促程时上进,现在就更好了,立马要生孙子了。

    人啊,要门当户对,娶个背景强大的妻子,能少走好些路。

    有此感叹的当然也有宋恺,他倒不是贪慕什么的人,甚至大舅哥的事情,他都当作自己的事情周旋,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怨言。

    程晏把他的事情办妥之后,宋恺请程晏吃酒,他到了一处民宅,外边是个老汉出来迎接,内里有个娇媚温柔的妇人正在温酒,宋恺笑道:“凤娇,去上菜吧。”

    那叫凤娇的女子柔顺答是,宋恺又道:“小宝儿年纪大了,且准备读书识得几个字,这几日我忙着,过几日让宋大安排送他去附近塾学。”

    凤娇是千恩万谢的出去,眼中藏不住的柔情蜜意。

    很快菜就上来了,看样子是提前准备好了的,程晏等门关上才打趣道:“好啊,宋兄也金屋藏娇起来。”

    “云浮你千万不要笑话我,什么金屋藏娇,我家中一日不得安生,难得在这里还平静学,况且这凤娇也是个苦命女子,我来几次她的日子也好过些,不至于寡妇失业被人欺负。”说到这里,宋恺脸色淡然。

    程晏也见怪不怪了,宋恺大好男儿,却有个岳家拖后腿,这六千两怕是他自己积攒多年,甚至还借了别人才凑出来的。

    他们家兄弟也不少,宋学士当家,儿子们不过是拿月例过活,也是不容易。

    程晏反客为主,替他倒了一杯酒:“宋兄不必多说,我知道你为人有分寸。你放心,小弟同戴全说过之后,戴全表示不会计较了,你让嫂夫人也放心。”

    “此事还要多谢云浮了。”宋恺一饮而尽。

    程晏摆手:“你我相识多年,这个谢字当不得,宋兄但凡日后有为难之事,只管找我就是,但凡我程晏能帮的,绝不二话。”

    宋恺知道程晏为人,最是急公好义,在京中是有名的豪爽之辈,待朋友最为真诚。这次他其实也求了别人,但别人一听说得罪戴荃都摆手,唯独有程晏什么都不问就应下了。

    此人是可以相交,也可以信赖的。

    他不免道:“我知道云浮兄有大志,日后但凡你需要,我宋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程晏要的就是这一句,他继续和宋恺吃吃喝喝,问起程晷近况:“我兄长程晷在翰林院,也不知道如何了?哦,对了,还有位林朋友,就是那日我们在雍之先生那里见过的那位,中了状元,我因闭门读书,不大清楚外面的事情了。”

    对于程晏和林寒哲之间的事情宋恺当然也是有所耳闻,什么横刀夺爱云云的,他当然不大相信,但是不少人拿他们对比,宋恺也约莫了解程晏的心结,倒是实话实说:“家父本就欣赏林寒哲,他与我们家往来颇多,云浮兄,那林寒哲十分有才干,且待人实诚,他做事向来心细如发雷厉风行,又文采飞扬,皇上对他也很是欣赏。”

    “哦,不曾想如此。其实当初我和林寒哲在同一间学舍,我知道他确实乃难得一见的天才。”

    这是有一说一,程晏本人出身于科举世家,累代公卿,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到如今这个地步,不算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林寒哲出自寒门,不,寒门都算不上,还只是农门,却能一鸣惊人,得意处愈发谦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宋恺见他神情淡淡,但依旧褒扬林寒哲,他忍不住劝道:“云浮,此子前途远大,我父都让我多和他往来,况且他和你长兄交好,听闻元辅对他也很是看重。你还是……”

    “志同则道合,志不同就道不合。日后我若侥幸及第,和他乃同侪,若是政见一样,自然会走到一起。”程晏并不因为林寒哲前途大好就作谄媚状。

    他这样,反而更让宋恺敬佩。

    不愧是才绝京华的程云浮。

    从不屈就于人,方显其人之傲气。

    当然,程晏也留意到宋恺并没有提到程晷,没有提到的人,那就证明不太重要。

    这庶吉士一般在翰林院待三年,散馆时,有的继续留在翰林院,有的则去科道,有仇不报非君子,程晷差点置他于死地,他又怎么会真的看着他步步高升。

    但是兄弟阋于墙这种事情,就不方便同宋恺而言了,他吃了一杯酒,见宋恺已经是醉醺醺的了,他勾了勾唇,离开此处。

    但很快,程晏不必动什么手,清流就已经有人开始攻讦元辅程清,指他为儿子按通关节,上疏的这些人当然是清流中人,这些人官位不大,但极其敢言事。

    这些人对程清大致是不太满意的,认为他太依附于皇权,程清大怒,他儿子不过只是甲科进士,怎么通关节了?却有人道若非是圣上在殿试上亲自挑出林寒哲的考卷,恐怕罢落也是做得出来的,当初大家选的状元可是程晷啊。

    无奈,程清先上疏自辩,然则虽然有永嘉帝为他说话,但同时皇帝也没有惩罚言官,故而言官们有所依仗,跟闻到血腥味的动物似的,程清随即而来的攻击也不少。

    如此,本来安安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